書名: 羊皮卷作者名: (美)戴爾·卡耐基本章字數: 3280字更新時間: 2020-02-26 18:17:22
第四章 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
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
我們的社會中現在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對待自己的工作不是認真、負責的,而是抱著一種“混”的態度。他們認為,只要每個月將工作“混”過去,將薪水“混”到腰包里,就將單位的上司或者公司的老板騙了:瞧瞧,我并沒有好好上班,可工資一分錢也沒少拿。
為了不認真地工作,他們費盡了心血,找各式各樣的借口,所花費的精力和“聰明才智”,很可能比真正的工作還要多。
這些人,可能都自以為是聰明人,因為他將別人騙了還將工資騙到了手。如果這些人真以為自己是聰明人,那我們真該為這些人惋惜:因為他們實在算不上是聰明人。他們以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其實他們騙的不光是別人的薪水,還騙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到最后他們就會發現,原來吃虧最大的是自己,而不是上司或老板,更不會是那些認真工作的人。因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顯示出他是否有擔負更大的責任的可能,這同時也決定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就。
因此,我們應該樹立一種積極的工作觀,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只要你這么做了,你就會發現,你從這種觀念中受益匪淺。
與其絞盡腦汁地想著自己怎樣能夠“混”下去,還不如簡單一點,將這些精力放在工作上,說不定你因此會在工作中取得非凡的成績!
一個對工作熱忱、積極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并對此懷著深切的興趣。對自己的工作熱忱的人,不論他在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難,或者需要多少努力,他都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只要你抱著這種態度,你就一定會成功,就一定會達到你人生的目標。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熱愛我們的工作,對工作態度熱心、認真,其實就是對我們的生命熱心、認真,是一種熱愛生命、熱愛人生的體現。所以,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與其頻繁地改變自己的工作,還不如改變一下自己的工作態度。因為改變工作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而改變工作態度,用一種熱心、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
遠離惡習,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卡耐基認為,人并非生來就具有某些惡習和不良習慣,都是后天慢慢養成的,對于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來講,有些習慣雖然不好,但它們可能無礙大事,不會產生直接的沖突和嚴重危害;而有些不良習慣則是我們獲得幸福與成功的大敵。對于后者,我們應該努力改正,并堅決摒棄,否則,這些惡習會影響我們終生。下面是卡耐基建議我們在工作中應克服的幾種不良習慣:
(1)忌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如果你到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參觀,就會看到天花板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那是詩人波曾所寫的:“秩序是天國的第一要律。”秩序也應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很多人的桌上老是堆滿了文件和資料,可有些東西一連幾個星期也不曾看一眼。一位新奧爾良的報刊發行人說,他的秘書有一天為他清理辦公桌的時候,終于找到了失蹤兩年的打字機。
卡耐基認為,當你的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堆滿了待復信件、報告和備忘錄時,就會導致你慌亂、緊張、憂慮和煩惱。更為嚴重的是,一個時常擔憂萬事待辦卻無暇辦理的人,不僅會感到緊張勞累,而且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和胃潰瘍。
(2)忌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白手起家的查理·魯克曼經過12年的努力后,被提升為派索公司總裁,年薪10萬,另有上百萬其他收入。他把自己的成功歸于兩種能力。魯克曼說:“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因為這一時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弗蘭克·貝特格,每天早晨還不到5點鐘,便把當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個晚上預備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險數額,如果沒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數額,以后依此推算。
長期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人能永遠按照事情的輕重程度去做事。但如果你事先制訂好計劃,然后按部就班地做事,總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3)忌將問題擱置一旁,而不是馬上解決或做出決定。赫威爾是卡耐基的學生,后來成為美國鋼鐵公司董事會的董事之一。他告訴卡耐基鋼鐵公司董事會開會時常拖拖拉拉,許多問題被提出來討論,卻很少做什么決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報告帶回家研究。
后來。赫威爾說服董事長做出一個規定:一次只提一個問題,直到解決為止,決不拖延。表決之前或許需要研究其他資料,但為了讓問題真正得以解決,除非前一個問題得到處置,否則不討論第二個問題。這種辦法果然奏效:備忘錄上有待處理的事項解決了,行事表上再也不是排滿預定處理的進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資料回家,也不用被尚未解決的問題弄得惴惴不安。
這不僅是美國鋼鐵公司董事會的好方法,也是我們每個人在工作中都適用的有效原則。
(4)不會組織、授權與督導的缺憾。在日常工作中,許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權他人,因而提早進入失敗的墳墓。
這些人事必躬親,結果被那些煩瑣細節所湮沒,難怪他們常常感到匆忙、憂煩、急躁和緊張。
有關研究表明:一個大企業的高級主管,如果不懂得組織、授權與督導,通常在五六十歲時即死于心臟疾病——這是長期緊張憂煩的結果。
所以,要使你不至于過度勞累與憂煩,你也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學會組織、授權與督導,讓你的同事或部下幫你完成工作。
卡耐基告誡我們,如果你想獲得平安快樂,就一定要克服不良的工作習慣,進而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贏得打開成功的鑰匙
很多人以為只要擁有一部成功的寶典,就可以一夜之間功成名就,這顯然是極其錯誤的。對此,卡耐基一再告誡我們:一張地圖,不論它有多么詳細,比例尺有多么精密,絕不能夠帶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一寸。一本羊皮紙的法禪,不論它有多么公正,也絕不能夠預防罪行。一個卷軸,絕不會賺一分錢或制造一個賺錢的字。只有行動,才是導火線,才能夠點燃地圖、羊皮紙、卷軸的價值。行動,才是滋潤成功的食物和水。因此我們必須銘記“行動”這個成功準則,絕不拖延和猶豫不決。
我們不逃避今天的責任而等到明天去做,因為,明天之后永遠還有明天。讓我們現在就采取行動吧,即使我們的行動不會馬上為我們換回財富,但是,動而失敗總比坐而待斃好。即使財富可能不是行動所摘下來的那個果子,但是,沒有行動,任何果子都會在藤上爛掉。
我們現在要采取行動!我們現在要采取行動!我們現在要采取行動!從今以后,我們要一遍又一遍地,每一小時、每一天地重復這句話,一直等到這句話重復得像我們呼吸的次數一樣多,而跟在它后面的行動,要像我們眨眼睛那種本能一樣迅速。有了這句話,我們就能夠振作精神,實現使我們成功的每一個行動,迎接失敗者躲避的每一次挑戰。
我們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復這句話。當我們醒來,而失敗者還要多睡一小時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接著從床上跳下來。當我們走進市場,而失敗者還在考慮是否遭到拒絕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立刻面對我們第一個可能的顧客。當我們遇到人家閉著門,而失敗者帶著懼怕和惶恐的心情在門外等待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隨即敲門。當我們面臨誘惑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抄大路行動,離開邪惡。當我們想停下來明天再做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立刻行動,完成另一次推銷。
只有行動才能決定我們在市場上的價值,要想擴大我們的價值,就要加強我們的行動。我們要走到失敗者怕走的地方去。
當失敗者想休息的時候,我們卻要工作。當失敗者仍在沉默的時候,我們要說話。當失敗者在制訂龐大的計劃去訪問一家客戶的時候,我們卻要訪問10家能夠買貨品的客戶。當失敗者說太遲的時候,我們要說已經做好了。
我們只想著現在,明日是為懶人保留的工作日,而我們并不懶惰。明日是使邪惡變好的日子,而我們并不邪惡。明日是衰弱變強壯的日子,而我們并不衰弱。明日是失敗者要成功的日子,而我們并不是一個失敗者。
獅子饑餓的時候會吃,蒼鷹渴的時候會喝,如果它們不采取行動的話,兩者都會滅亡。
我們要飽食成功與富裕,我們渴望幸福和心靈的寧靜。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我們就會在失敗、貧困和徹夜失眠的生活中滅亡。
成功不會等待,財富也不會從地下冒出來,如果我們猶豫不決,她就會許配給別人,永遠棄我們而去。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去行動,為成功、為致富而義無反顧地行動。要知道,只有行動才是成功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