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引子之二:事實問題還是邏輯問題
- 春秋大義:中國傳統語境下的皇權與學術
- 熊逸
- 934字
- 2019-07-02 11:25:07
一百年前,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和一些伙伴在山中露營,詹姆斯獨自散步回來,發現大家正在爭論一個形而上學的問題。爭論的主題是一只松鼠:假定有一只松鼠攀著樹干的一面,一個人站在樹干的另一面,這個人繞著樹跑想看到那松鼠,可無論他跑多快,松鼠總是以同樣的速度跑到反面去,松鼠和那個人之間始終隔著那棵樹。最后,問題來了:這個人是否在繞著松鼠跑?[11]
——辯論這種問題的人也真夠無聊的,但這確實是威廉·詹姆斯鄭重其事地拿來做演講的,而這位詹姆斯先生也并非阿貓阿狗,而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這些演講稿的中譯本也被莊嚴地收錄在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中,盡管編者在內容提要里認真注明:“實用主義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現代資產階級反動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美國特別流行,曾被視為代表美國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學。這一哲學是先進的科學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敵人?!?
這位敵人中的干將,這位職業哲學家,此刻就站在爭論雙方的中間,被雙方竭力爭取著。正如我們在遇到危難關頭的時候腦海中總要油然浮現出一些偉大的人和偉大的話一樣,詹姆斯先生馬上想到了經院哲學家的一則箴言:“一旦遇到矛盾,一定要找出差別來?!斌鹧詣倓傇谀X海中隱沒,差別就被找出來了。下面就是詹姆斯的結論:
我說:“哪一邊對,要看你們所謂‘繞著’松鼠跑的實際意義是什么。要是你們的意思是說從松鼠的北面跑到東面,再到南面和西面,然后再回到北面,那么這個人顯然是繞著它跑的;因為這個人確實相繼占據了這些方位。相反的,要是你的意思是說先在松鼠的前面,再到它的右面,再到它的后面,然后回到前面,那么這個人顯然并沒有繞著這個松鼠跑,因為,由于松鼠也相對活動,它的肚子總是朝著這個人,背朝著外面。確定了這個差別后,就沒有什么可爭辯的了。你們兩邊都又對又不對,就看你們對‘繞著跑’這個動詞實際上是怎么理解的?!?
松鼠問題看似無聊,其實卻很現實,歷來很多問題爭來爭去,歸根結底都是松鼠問題。比如人們激辯“儒家思想”如何如何,直辯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但若深究一下辯論的這個標靶到底是個什么,很有可能一百個人的心中有一百個所謂“儒家思想”。所以,事情往往如同威廉·詹姆斯所說的:“你們兩邊都又對又不對,就看你們對‘繞著跑’這個動詞實際上是怎么理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