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理能懂,小情緒難控
- (日)和田秀樹
- 861字
- 2019-07-03 18:21:16
你的負面情緒,都是這樣產生的
當額葉功能衰退時,就會產生許多負能量。
前面提過,我們能夠了解與控制自己的情緒,激發自身的干勁,便是源自額葉的功能。但是當額葉功能受損時,就會難以控制情緒。
除此之外,怒罵別人或忍不住與人動手的憤怒及暴力行為,都是額葉功能衰退造成的。
因此,老人拿傘打人或者對國家機關的職員咆哮,有可能是額葉功能減退所致。這些人年輕時的個性或許是出乎現在大家意料之外的溫和,至少不會做出上述粗暴的舉動。
換個角度來看,沒有半點喜怒哀樂的人,他的腦部功能同樣有可能出了問題。事實上,適度且適當地表達負面情緒,對保持腦部年輕來說未必是壞事。如果累積過多怒氣,就會形成壓力,引發胃潰瘍。
只是,再怎么憤怒,有理智的人都會盡可能壓抑或控制,不讓自己破口大罵或出手打人,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憤怒控制”。
基本上,憤怒控制并不是指“不能生氣”。產生憤怒的情緒是人之常情,但若能適時轉換心情,且以不傷害他人情緒甚至身體的方式將心中的不滿表達出來,就表示可以有效控制憤怒。這也是我們期望能達成的情緒管理目標。
然而,額葉功能若是衰退,就會使人怒氣難息,忍不住抓狂。
令人抑制不住的情緒反應,基本上源自邊緣系統。像是憤怒或恐懼,就都是由邊緣系統產生的原始情緒反應。額葉則負責踩剎車,避免這些情緒轉化為實際行動。當額葉功能衰退,無法適時控制住負面情緒時,我們就會直接付諸暴力或口出惡言。
由邊緣系統產生的情緒,整體來說是屬于反射性的情緒。例如如果有人罵你是“笨蛋”,任何人聽了都會感到憤怒。而額葉會在此時發揮作用,撫平怒氣。“真是火大啊。但是算了,不要跟那種人計較。”額葉的功能可讓自己避免一肚子火,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理性”。
人之所以比貓、狗等動物更能控制情緒,研究判斷是因為人類的額葉比其他動物都大。
即使被罵“笨蛋”,我們也能化怒氣為力量,借此發憤圖強:“等著瞧,我會拼給你看!”“我一定會功成名就!”
喜悅與悲傷等情緒也和憤怒一樣,能將它轉化為積極情緒的人,代表額葉功能極佳。這樣的人即使工作遭遇挫折,也能適時轉念,化危機為轉機,最終成為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