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鄭伯克段于鄢 隱公元年

穀梁傳

【題解】

《穀梁傳》也稱《春秋穀梁傳》,與《左傳》《公羊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據說也是解釋《春秋》的史書。《穀梁傳》傳說為孔子再傳弟子穀梁赤所作。最初口耳相傳,漢初才寫定成書。其觀點和體例與《公羊傳》相近。

本文的標題是《春秋》中的一句“經文”,內容是對經文的注解。《左傳》中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1]

段,鄭伯弟也[2]。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3]。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

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4]

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于鄢[5],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6],親親之道也[7]

【注釋】

[1]段:姓姬,名段。鄭莊公的弟弟。因封在京邑,故稱京城太叔。后叛逃到共國,又稱共叔段。徒眾:士兵和百姓。

[2]鄭伯:指鄭莊公,前743年至前701年在位。

[3]世子:古代天子和諸侯的嫡長子。目:稱為,視為。

[4]甚:這里是加重責備的意思。

[5]鄢:鄭邑名,在今河南鄢陵縣境。

[6]賊:做大壞事的人。這里指共叔段。

[7]親親:親愛自己的親屬。

【譯文】

“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做到”的意思。能做到什么呢?就是能“殺”的意思。為什么不說“殺”呢?因為看到共叔段擁有士卒和百姓。

共叔段是鄭伯的弟弟。怎么知道是弟弟呢?凡殺死世子或同母弟的,都稱為君。因為這里稱他為君,所以知道共叔段是弟弟。

共叔段是弟弟,可是不稱弟;是公子,可是又不稱公子,這是《春秋》貶斥他的意思,共叔段喪失了做子弟的道德。貶低共叔段,但更重責鄭伯。

重責鄭伯什么呢?重責鄭伯處心積慮,故意使自己的弟弟走上犯罪的道路。

“于鄢”,即在遙遠的地方。這種寫法如同說,從母親懷里把他拖出來殺掉一樣,如此而已。目的在于重責鄭伯。

那么,作為鄭伯,他該怎么做才算恰當呢?慢慢地追擊逃走的賊子,這才是表示親愛己親的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望都县| 内黄县| 红河县| 新余市| 澜沧| 永靖县| 青冈县| 小金县| 临安市| 乐山市| 交口县| 临沧市| 海伦市| 通江县| 乌兰县| 高碑店市| 灵山县| 蒲城县| 泰兴市| 江陵县| 永顺县| 璧山县| 泊头市| 安溪县| 凤凰县| 鹤壁市| 当涂县| 广丰县| 延津县| 仙居县| 界首市| 肇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武隆县| 靖安县| 南通市| 崇信县| 怀柔区| 甘洛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