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桓公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左傳
【題解】
本篇記述齊桓公接受周天子賞賜祭肉時的一個場面。文字簡短,但對齊桓公受寵若驚的情態,寫得十分細膩生動,使人看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會于葵丘[1],尋盟[2],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齊侯胙[3]。曰:“天子有事于文武[4],使孔賜伯舅胙[5]。”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6],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7],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8],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9]。
【注釋】
[1]會于葵丘:魯僖公九年(前651年)夏季,魯僖公、周天子使臣宰孔、齊桓公、宋襄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在葵丘盟會。葵丘,宋地名,在今河南蘭考。
[2]尋:通“”(xún),把冷了的東西重新溫一溫。這里指重申過去的盟約。
[3]王:這里的“王”和下文的“天子”都指周襄王。宰孔:宰,官名;孔,人名。周天子使臣。齊侯:指齊桓公姜小白。胙(zuò):祭祀時用的肉。根據周禮,天子祭祀社稷宗廟時用的肉,只賞賜給同姓諸侯。齊是姜姓國,不應受賞。周襄王賜給齊桓公祭肉,這是表示對齊國的一種特殊禮遇。
[4]有事于文武:指祭祀周文王、周武王事。
[5]伯舅:周王室與異姓諸侯通婚,所以尊稱他們為伯舅。
[6]耋(dié):老。年七十稱耋。
[7]違:離開。咫(zhǐ)尺:比喻距離很近。咫,八寸。
[8]隕越:倒下去。
[9]下、拜、登、受:臣屬領受天子賞賜時的四種動作。下階,再拜稽首(叩頭至地),然后登堂,受賜。
【譯文】
齊桓公在葵丘與各國諸侯聚會,為的是重申過去的盟誓,并且使大家更加和好,這是合乎禮的做法。為此,周襄王派宰孔賞賜給齊侯一塊祭肉。宰孔說:“天子正忙于祭祀文王、武王的事,派我賞賜給伯舅一塊祭肉。”齊侯就要下階拜謝。宰孔說:“且慢,后面還有命令呢。天子讓我告訴您:‘因為伯舅年老,應重加慰勞,賜爵一級,不必下階拜謝。’”齊桓公回答說:“上天的威嚴距離我的顏面,不過咫尺之遠,小白我豈敢貪受天子之命,‘不必下階拜謝’!那樣,恐怕就要倒在下面,而使天子蒙受羞恥,怎敢不下階拜謝!”于是走下堂階,再拜稽首,然后登堂,領受了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