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事學宏大的學科體系
軍事學不是靜止的封閉的學科,而是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的知識體系。在軍事學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戰爭手段的發展,戰爭空間的延伸,社會形態的演變,軍事學的研究領域也不斷拓寬,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推進,學科呈現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與其他學科的交流中不斷涌現出許多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當代軍事學已發展成為一個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多層次、寬領域的理論體系。
依據當代軍事學的發展狀況,當代軍事學學科體系大體可以概述為以下五大類,即:戰爭相關因素構成的基礎學科,軍事哲學與軍事思維領域的基礎學科,戰爭指導領域的骨干學科,軍隊建設領域的骨干學科,以及軍事歷史領域諸學科。
第一個門類:研究戰爭相關因素的基礎學科
地緣戰略學,是以地理要素為基礎透視國際地緣戰略、國際經濟、國際軍事關系,研究地理空間對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影響及進行相應的戰略謀劃的學科。
國際軍事學,是研究國際軍事戰略格局,國際軍事形勢,各國軍事力量對比,各國軍事理論與軍事走向的特點與變化規律的新興學科。
軍事經濟學,是研究軍事經濟資源配置的特點與規律的學科。
軍事外交學,是研究主權國家在軍事領域對外交往的特點與規律,包括軍事外交政策的制定與軍事外交行為的特點與規律的學科。
戰爭法學,是研究戰爭法的制定與實施規律的學科。
第二個門類:研究軍事思維規律的基礎學科
軍事哲學,是研究軍事共同本質與普遍規律的學科,是關于戰爭觀、軍事認識論和軍事方法論的科學。它是軍事理論思維的最高層次,是軍事學各門類學科共同的理論基礎。
軍事思維學,是研究軍事活動主體思維機制與思維規律的學科。它重在探討軍事思維與軍事實踐的聯系,軍事思維的形式、方法以及作為二者統一的軍事思維方式。
戰略文化學,是研究戰略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對戰略決策與戰略行為的影響的學科。
第三個門類:研究戰爭指導規律的骨干學科
戰略學,是研究戰爭全局指導規律的學科。軍事理論界通常將戰略學與戰役學、戰術學作為軍事學術的主體,而戰略學是軍事學術的最高領域,是起主導作用的骨干學科。“戰爭全局”是戰略學區別于戰役學與戰術學的根本標志。
近年有的學者以現在是“和平時期”,“非戰爭行動”日益突出為由,提出將戰略學的定義由“戰爭全局”的指導,改為“軍事斗爭全局”的指導。這不僅閹割了戰略學的戰爭本質,也混淆了軍事戰略與其他戰略的界限,擾亂了軍事學學科體系。事實上所謂“和平時期”只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間歇期,“非戰爭行動”也是戰爭行動的延伸和補充。以“戰爭全局”為指導的戰略學從一開始就覆蓋了戰爭時期與相對和平時期,既適用于指導戰爭行動,也適用于指導“非戰爭行動”,不存在戰略指導的空白點。什么時候戰爭消亡了,以“戰爭全局”為研究對象的戰略學才可以走入歷史。至少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在戰爭根源仍然存在的今天,在強權政治日益膨脹的當代世界,用“和平學”沖淡“戰略學”,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在實踐上更是十分有害的。
戰役學,是研究戰役及其指導規律的學科。或者說,它是研究戰爭局部指導規律的學科。它在軍事學術中處于戰略學與戰術學之間的地位。它與戰略學是局部與全局的關系,一方面它從屬于戰略學,另一方面又對戰術學起著指導作用。
戰術學,是研究戰斗及其指導規律的學科。戰術學從屬于戰略學和戰役學,是軍事學術的主體學科之一。戰術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戰斗的本質、類型、特點、基本原則和組織實施方法等。
軍事決策學,是研究軍事領域決策規律的學科。所謂決策就是借助一定的科學手段和方法,在多種行為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并付諸實施的過程。
軍事運籌學,是研究運用數學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對軍事問題進行定量分析與決策優化的規律的新興學科。
軍事謀略學,研究軍事對抗中運用計謀策略,最大限度地獲取軍事效益,達成軍事目的的規律的學科。它是軍事領域的對抗智慧學、制勝思維學,是戰爭與軍事活動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最生動的體現。
軍隊指揮學,是研究軍隊組織指揮的理論原則、實施方法與發展規律的學科。它著重探討軍隊作戰指揮要素、指揮原則、指揮藝術,建立軍隊作戰指揮系統,以及包括掌握情況,定下決心、計劃組織、作戰控制等在內的軍隊作戰指揮活動的基本內容、原則與方法,軍隊作戰指揮方式與效能評估,現代條件下軍隊指揮的特點與發展趨勢等。
軍事威懾學,是研究軍事領域實施威懾行動,以達成軍事目的的活動特點與規律的學科。所謂軍事威懾是指通過顯示武力或表示準備使用武力的決心,迫使對手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敢采取敵對行動或使行動升級的軍事行為。軍事威懾要發揮作用,取決于三個基本條件:一是有足夠的實力;二是要有使用這種實力的決心與意志;三是要讓對手了解并相信上述兩點。
戰爭控制學,是研究戰爭控制規律與控制方法的新興學科。
所謂戰爭控制是戰爭指導者對戰爭的發生、發展、規模、強度及其后果等有意識地加以限制和約束的行為。戰爭控制目的在于防止戰爭的發生,一旦戰爭不可避免,則控制其橫向與縱向升級,力求減少戰爭后果,或力求以小的代價實現戰爭目的。
戰爭動員學,是研究國家或政治集團,采取緊急措施,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及精神力量以適應戰爭需要的理論、方法和規律的學科。
戰爭動員的核心是迅速實現平戰轉換,有效地將戰爭潛力轉換為戰爭實力,以滿足戰爭需要。
軍事情報學是研究軍事情報的搜集、分析、管理、處理的特點與規律的學科。
第四個門類:研究軍隊建設規律的骨干學科
軍制學,是研究國家或政治集團組織、構建、管理、維持、儲備與發展軍事力量的基本制度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其基本任務是揭示軍事制度的發展規律,闡明軍事制度的基本原理、原則,為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制度完備、功能齊全、效率高、戰斗力強的軍隊提供理論依據。軍制學也可以說是軍事力量的建設學,是為“用兵”提供物質基礎的“養兵學”。
軍隊組織編制學,是研究軍隊組織結構、體制編制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軍隊組織結構及體制編制是實現軍事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最佳配置、人與武器裝備等物質要素優化組合的紐帶,是軍隊作戰效能的組織與制度化保障,是軍隊戰斗力構成的基本要素,在軍隊建設中處于重要地位。
武器裝備學,是研究武器裝備發展與武器裝備管理的特點與規律的學科。它旨在以武器裝備總體和武器裝備發展與使用的全過程為對象,把軍事科學與軍事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宏觀的角度與系統的角度,揭示武器裝備發展與管理的內在矛盾、主要特點與客觀規律,為武器裝備的發展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軍隊管理學,是研究軍隊管理活動,揭示軍隊管理客觀規律的學科,是治軍的學問,是管理學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軍事訓練學,是研究軍事訓練規律和指導規律的學科。
主要任務就是以軍事訓練原則、軍事訓練體制、軍事訓練內容、軍事訓練方法、軍事訓練管理、軍事訓練保障等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為研究對象,努力形成對軍事訓練的系統化的理性認識,推動軍事訓練指導由經驗指導向科學指導的轉變。
軍事心理學,是研究軍事活動主體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它旨在認識軍人的心理現象,預測軍人的心理變化,調控軍人的心理活動,保持己方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瓦解敵方心理防線,利用敵方心理弱點,為奪取戰爭與軍事斗爭的勝利服務。
軍隊政治工作學,是研究軍隊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的規律與指導規律的學科。它是最富我軍特色的軍事學學科之一。我軍政治工作是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保證,是我軍的生命線和戰斗力構成的重要因素。
軍事后勤學,是研究軍事后方勤務活動的理論與實踐及其規律的學科。它主要涉及軍隊后勤建設及后方勤務組織指揮,包括財務、軍械、軍需、車輛、油料、營房、衛生、軍事交通等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和運用的基本理論、指導原則和組織實施方法。
第五個門類:研究軍事歷史的諸學科
軍事歷史諸學科是研究以往戰爭及相關活動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科。
學習歷史是政治智慧的起點。由于戰爭的不可重復性與不可實戰試驗性,因此研究軍事歷史,從歷史上的戰爭學習戰爭,就成為鑒古知今、指導未來的重要途徑。不僅如此,軍事歷史學學科還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認識功能、規范功能和服務功能等,是為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展示優良傳統和優良文明成果的重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