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1952年執教以來,主要擔負經濟地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涉足中國文化地理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事。1972—1982年在冶金工業部工作10年,接觸一些重大建設項目,發現不少經濟布局問題的癥結在文化上。1980年隨中國冶金工業代表團考察日本鋼鐵工業,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經濟高速增長印象深刻。推敲再三,發現文化是重要的推動力量。在實踐中,漸漸領悟到文化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性,漸漸領悟到文化就是產業,文化就是經濟。文藝美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體育娛樂等等,都是蓬蓬勃勃的朝陽產業。環顧世界,凡是文化落后,政局動蕩的地方,社會和經濟舉步維艱。回顧中國經濟建設的基本經驗教訓,有一條是政策和方針必須符合國情和區情。國情和區情包括自然環境和經濟基礎,還包括文化。對于自然環境和經濟基礎方面的國情和區情,學術界有比較深入的分析研究。對于文化方面的國情和區情的研究還是個薄弱環節。認識的轉化促使我在1987年寫成《我國經濟地帶與東亞經濟地帶的文化地理背景》小文。8這是涉足中國文化地理的起始。

前輩的鼓勵和鞭策是促成本書的重要動力。錢學森院士四次親賜墨寶(1994年11月6日,1995年12月,1996年9月8日,1999年4月29日),諄諄教導加強地球表層巨系統研究,加強既涉及自然過程又涉及社會過程的綜合規律研究。910年前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地理學會年會上,吳傳鈞院士建議寫一本中國文化地理方面的著作。吳良鏞院士長期呼吁加強跨學科的研究,1999年4月在云南麗江返京的航班上再次告誡,處在北京大學的地位,加強文化方面的研究是責無旁貸的。殷殷期望,銘記在心。

研究文化地理離不開考察和比較。近些年有幸考察一些國家和地區,親見親聞,體驗深切。為此,要衷心感謝給予協助的各位學友:德國不來梅大學陶普曼教授(Wolfgang H.Taubmann);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福琴教授(Peter Fog-gin),維多利亞卡姆森學院余樂榮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楊汝萬教授;香港大學薛鳳旋教授和林初昇博士;臺灣大學姜蘭虹教授;臺灣師范大學張瑞津教授;新加坡大學鐘臨杰教授等等。最后,應該提到的是美國阿克隆大學馬潤潮教授穿針引線,安排出訪。在醞釀綱目時,馬教授特備專函,指點要津。

全書分十二章。前兩章總論是理論基礎。為了適應干部培訓的需要,在第二章中增添了一些中國自然、人種、歷史、軍事、經濟方面的地理知識。第三章到第七章分論,分別闡述語言、文藝、人才、飲食和建筑五個領域的地理問題。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是區域和城市文化地理,選擇幾個典型區域和典型城市展開闡述。有些文化地理在應用方面的案例,可供實際工作參考。從總論到分論到區域和城市,構成全書的基本框架。

探索中國文化地理有兩個深切的感受。一是學習上的攀登感。文化地理領域廣闊,在探索過程中,要不斷補充新知識,不斷跨越新障礙。伏在案桌上,想起奕林在“凌霄花的自白”中的詩句:“也許,生命的存在,只是在于攀登。……永無止境地攀登,開一朵鮮紅的花,留一個滴血的足跡。”在時鐘滴答聲中,留下行行字跡,確實有與凌霄花相通的攀登感。二是思想上的純化感。中華文化,猶如“天空中的氧氣,自然界的春雨,不可或缺卻視之無形,飄飄灑灑,潤物無聲”。10探索中國文化地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純化。如果能通過字里行間,把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感受,傳遞給讀者一二,將是更大的收獲。

胡兆量

2000年12月3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柳林县| 台中县| 灵石县| 娱乐| 海丰县| 承德市| 尚义县| 江山市| 聊城市| 雷山县| 久治县| 江川县| 澄江县| 昌邑市| 平舆县| 加查县| 英山县| 宁陕县| 临泽县| 商城县| 衡阳市| 锦州市| 东乡| 大名县| 大英县| 昭通市| 揭东县| 内江市| 巢湖市| 兴仁县| 太康县| 漯河市| 锦州市| 凤凰县| 广河县| 喀喇沁旗| 新泰市| 拉萨市| 海宁市|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