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譯學法的幾個問題

[生]聽了你上面對英語譯學法的介紹,我認為很有道理,不過,我心里還有一些問題很想問一問,可以嗎?

[師]當然可以,有問題很正常,沒問題才不對。我正想通過回答你的問題把譯學法講得更透徹一些。

[生]我記得上英語教學法課的時候,課本介紹的第一種方法是語法—翻譯法。老師介紹完這種方法后,就把它痛批了一頓,說它多么多么落后,那態度真有點視如敝屣的味道。我們都知道,語法—翻譯法就特別注重翻譯。那么,英語譯學法和語法—翻譯法有什么區別呢?

[師]語法—翻譯法是外語教學法中最古老的一種,有一段時間被不少人大加鞭撻,說得一無是處,不過近十幾年又有些“回暖”,甚至有專家預測它會東山再起,當然不會是原封不動地東山再起,而是要經過改進,去掉落后的東西,吸納新的、先進的內容,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要詳細說明語法—翻譯法太費時間,我只能簡單地說說英語譯學法和它的不同之處。第一,語法—翻譯法是一種教學法,主要是老師用的,而英語譯學法是學習的方法,是學生自個兒用的。這一點在翻譯上最明顯。語法—翻譯法中,翻譯是老師為幫助學生理解外語而做的,而在英語譯學法中,要求學習者自己動手翻譯和對比。可以說,前者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動,學生被動;而后者則以學生為中心,著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第二,語法—翻譯法的最大弊端是重輸入,輕輸出,翻譯的目的是輔助理解,完成輸入,而英語譯學法是為提高學生的外語輸出能力而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說好、寫好外語,同時也學會了翻譯。第三,語法—翻譯法并不重視母語和外語的對比,翻譯是幫助理解的步驟,而不是對比的手段。但英語譯學法不同,特別重視語言之間的對比,力圖通過對比,發現異同的規律,以便指導以后的學習。第四,語法—翻譯法注重書面語,輕視口語,而英語譯學法對兩者同樣重視。初級階段側重于口語,高級階段則轉向書面語,同時不斷復習、鞏固口語。

[生]可是,我感覺這個方法的核心是漢譯英,那么,使用這個方法和做漢譯英有什么區別?同學們印象中都覺得漢譯英很難,這個方法能叫學生們接受嗎?

[師]對這個問題,我前面曾回答過,你現在又提出來,可見還是有疑慮,那我再強調一下。是,這個方法好像和做漢譯英差不多,因為它們都需要由漢語到英語的轉換,其運用的心理機制相差不大。但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做漢譯英時我們沒有現成的答案,自己不能知道所譯英語正確與否,當然也就無法將其作為學習、練習和復習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英語譯學法中,英語原文就是答案,是正確的、地道的、可靠的語言材料,有了這些句子,我們可以放心地做這種特殊的漢譯英。另外,因為這種漢譯英已經有了答案,漢譯英的最大難題已經被破解,漢譯英就沒有那么困難了,對本科學生來說是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當然,開始肯定還是會有一定難度,但是經過大量練習之后,我們對漢英之間的異同、漢語和英語句子的特點、漢英轉換的規律等肯定會越來越熟悉,也就越來越容易了,任何知識和技術的學習過程都是這樣。還是那句老話: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生]我明白了,譯學法里的漢譯英是有安全答案的漢譯英,所以是一種可以由學生獨立完成而且無須忐忑的漢譯英。不過,我感覺你這個方法好像還是讓我們死記硬背。

[師]我想先問你一句:“死記硬背”這個詞在你心目中是貶義詞嗎?

[生]有點兒這個意思。我們說“死記硬背”一般是和“理解記憶”相對立的。

[師]那譯學法顯然不是死記硬背,因為譯學法靠的是對英語的透徹理解,沒有透徹理解,就不可能翻譯好,而沒有好的翻譯,譯學法就沒用處。但是,如果你認為練習和復習階段是“死記硬背”,是指要下死功夫,一絲不茍地去記憶和背誦英語句子,一字一詞都不馬虎,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那不用我說,這種“死記硬背”是必需的,是值得的,不可小看,更不可鄙視。

[生]我想說一件事。大一、大二時,學院規定:學生必須背課文。于是,每位英語老師包幾個學生,每周監督學生背幾段精讀課文。不瞞你說,我們對這種背誦很反感,幾乎沒有一個同學認真對待,都在那里應付差事,過后便忘得一干二凈。學院調查學生為什么反感,同學們都說,不反感課文,而是反感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可是學院領導和老師們都說,學英語就是要背,不背誦就學不好英語。我們對此很苦惱:不背學不好英語,成天背我們又實在受不了。

[師]你說的情況很有普遍性。說實在話,我不贊成不看內容,一味強迫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學外語,一定要背,英語譯學法也離不開背,甚至“硬背”,但問題是背什么內容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如果充斥了外國的東西,與我們平常想的、說的、寫的內容不吻合,那背誦不是在做無用之功嗎?前面咱們曾經說到要改造英語,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再回到譯學法是不是死記硬背的問題來。來看一句英語:Jack bought a book.翻譯成漢語是“杰克買了一本書。”現在有兩個任務,第一個是要求你背下來這句英語,第二個是讓你看著漢語譯文說出這句英語。和第一個任務相比,你認為后一個任務是死記硬背嗎?顯然不是。如果要背下來英語,你就要牢記是Jack,還是John或Jill等等;要牢記是bought,還是brought, borrowed, wrote或read等等,同樣在book這個詞上也是如此。總之,你要把這句英語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不能錯一個詞。可是,要完成第二個任務就完全不同,你不用牢記這些內容,這些內容由漢語承載,只要一看漢語,這些內容就傳達給你了,你要記住的只是構成句子的特定詞、短語、句式和語法特征,記憶的負擔減少了很多很多。

[生]這兩種任務的記憶量是無限和有限的區別。

[師]對,譯學法要求我們死記硬背的內容已經很小了,如果連這點兒都不想去記憶,那干脆不要學外語了。

[生]再一個問題是,譯學法特別重視兩種語言的對比,我感覺這好像不是“學習”英語,而是“研究”英語了。

[師]實踐證明,我們原先那種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學習方法和過程的確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學們英語口頭和書面表達里大量的錯誤和中式英語就是明證。而“研究”英語,深入剖析英語句子,再和漢語相比較,這表面看上去耗時、費力、艱苦,但卻是學好英語最扎實、最可靠的“捷徑”,這才是真正的英語學習。

[生]按照譯學法的做法,英語句子千千萬萬,難道都要一個個地記住嗎?這樣做可能會很苦、很麻煩吧?

[師]當然要一個個去記,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包括英語學習,都是一個個詞、一個個詞組、一個個句子積累而成的。請一定記住“積累”二字,“高山起微塵,千里始足下”,用來說明英語學習是再恰當不過了。另外,你說英語譯學法苦,的確,用這個方法要吃些苦。古人說得好:“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英語中也有句諺語你肯定很熟悉:Easy come, easy go,苦辦法一定有苦辦法的好處。

[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用這個方法我們要記憶多少個英語句子才能達到標準?

[師]這要看你說的標準有多高。我們都知道,學習英語是沒有上限的,沒有一個最高標準。我們英語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只要你不想讓它停止,這個“不斷提高”就是無止境的,甚至是終生的。因此,如果要問應該用這個方法記住多少句子為好,我認為,那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說句實在話,從一年級同學們的一般水平來看,上大學后開始用這個方法都顯得遲了,若是能在初中學習英語時就開始使用,那進大學時就會有幾千個甚至上萬個好句子裝在腦子里了。來看幾個句子:“他手不釋卷,博覽群書”“他好讀書,涉獵甚廣”“他喜歡讀各種各樣內容的書”“他什么內容的書都愛看”“他看的書很雜,什么內容都喜歡讀”“他亂七八糟的書什么都喜歡看”。如果讓同學們用英語來說這些句子,能說好嗎?能說得完全正確嗎?不一定。實際上,如果忽略文體和某些細節的話,它們都可以用一句很簡單的英語來表達:He likes reading books on many different subjects.這句英語出自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二課Read里的第四句話,只是將主語變了一下。再看下面幾句漢語:(1)“我們贏了是情理之中的事”,(2)“他們理應受到優待”,(3)“給教師們增薪合情合理”,(4)“他活該挨罰”,(5)“女生應受嘉獎”。同學們能用地道正確的英語說好這幾句話嗎?恐怕不易,特別是“情理之中的事”“理應”“合情合理”“活該”這些漢語的慣用表達會使我們十分撓頭。但實際上,第(1)句英語就出自上面說的課本第16單元第62課,原句是這樣的:But Mr Hu, the boys’PE teacher, said he thought the girls deserved to win。課本后“附錄”的“課文注釋”中專門把這句英語譯成了漢語:“可是男生體育教師胡老師卻說女生贏球是情理之中的事”,然后給了(2)(3)(4)(5)句做進一步學習的例子。大家想想看,初中學習的英語表達,上了大學卻不會說、說不正確或說不準確,甚至不少同學會聲稱從沒學過。問題何在?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說,“看著漢語想英語、說英語、寫英語”這個方法是“老少咸宜”,不管是初學英語,還是到了高深階段,統統適用,而且,使用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生]再一個問題就是,英語譯學法的目的,好像只是為了解決由英漢語差別而引起的漢式英語問題,那還有一些不是差別引起的錯誤該怎么辦?

[師]的確,中國英語學習者所犯的語言錯誤不一定都是由英漢語差別引起的,但不要緊,不論是什么錯誤,譯學法都可以“統統拿下”,毫不留情。比如,學生會說出這樣的句子:I have begun to learn English two years ago,很明顯這里有時態上的語法錯誤。為什么會犯這個錯?從理論上可能會有很多解釋,看法不一樣,但不管怎樣解釋,只要利用漢語譯學法來練習和復習,這錯誤就能克服。比如這句話,我們只要看著“我兩年前已經開始學習英語了”,反復地說、寫I began to learn English two years ago,并將英漢語進行對比,直至熟練,那將來犯錯的幾率肯定會大大降低。現在我們學習英語,大都是將輸入和輸出割裂開來,只管輸入,不管輸出,等到輸出時自然錯誤百出。英語譯學法的好處就在于它是在輸出中學習輸出,是在有現成的正確答案的情況下學習輸出,不要說大的語法、用詞錯誤,就連小到拼寫、標點符號這樣的錯誤也能立刻發現并馬上糾正。英語譯學法另一大好處是糾正錯誤不用依賴老師,不用依賴他人,自己就能辦。眼下外語教學中,專家們為老師該不該糾正學生的錯誤爭論不休,改吧,怕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說口語的積極性;不改吧,又怕任其錯誤發展下去,誤人子弟。有的人提出來,要改,但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這實際上等于沒說。什么時機恰當?什么分寸合適?如何把握?見仁見智,太難啦!其實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學生親自去做,甘苦自知,既達到了目標,又不傷面子、不傷自尊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鹰潭市| 和田市| 和田市| 武穴市| 星座| 牡丹江市| 蓬安县| 弥渡县| 承德市| 平山县| 秦皇岛市| 清苑县| 万全县| 博野县| 敦煌市| 都安| 邢台市| 崇信县| 龙里县| 肇源县| 星子县| 秦皇岛市| 原平市| 哈巴河县| 奈曼旗| 依兰县| 溧水县| 泗水县| 江口县| 林西县| 利津县| 城市| 自治县| 定州市| 绍兴县| 洛隆县| 响水县| 广饶县| 贵港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