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中介語
[師]漢英思維很自然,腦子里漢譯英過程很自然,所以,表達中出現中式英語當然也很自然。談論中式英語,就要先說說中介語的問題。中介語這個概念是美國語言學家賽林格提出來的,是指學習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語和目標語之間的過渡性語言。這里說的目標語就是我們學習的英語。賽林格的意思是,在完全掌握一門外語前,學習者所表達的外語達不到地道外語的水平,嚴格說不是外語,但又不是自己的母語,是“兩不像”。這種“兩不像”的語言,隨著學習者外語水平的不斷提高,會逐漸向目標語靠近,但可能永遠達不到目標語的水平,能達到的人只是極少數。
[生]那不就是說英語是永遠也學不好了?
[師]不能這樣說,達不到目標語的水平不等于學得不好。拿英語來說,學得好不好,關鍵是看能不能用英語交流,而交流有低水平和高水平之分,有簡單和復雜之分。我們的目標是能基本完成交流任務,完成了就是好。當然,隨著學習不斷進步,我們也希望這種好的標準不斷提高,我們的英語水平也越來越高。但是,要想完全達到目標語的水平的確很難,這是我們英語學習的環境所決定的。賽林格的中介語理論現在已被廣為接受。按照這個理論,我們所表達的中介語就稱為漢英中介語。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不斷減少漢英中介語表達、增加目標語表達的過程。
[生]要減少漢英中介語表達,就必須首先弄清楚漢英中介語是怎樣產生的。
[師]賽林格把中介語產生的根源歸納為五個方面,即語言遷移、過度概括、訓練遷移、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這五大根源中,語言遷移列首位,最為重要。所謂語言遷移,就是一種語言對另一種語言的影響,我們關心的是外語學習中母語對外語的影響。影響有好有壞,好影響叫正遷移,壞影響叫負遷移。兩個影響中,壞影響,也就是負遷移,是外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之一,是我們討論的主要問題。咱們國家有位語言學家叫趙世開,他曾經明確指出,母語的遷移是二語習得中“根本性的問題”。
[生]這么說,要減少漢英中介語表達,就要研究母語遷移,研究漢英中介語和中式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