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北京市于2013年正式啟動“北京中小學融合教育行動計劃”,率先以國際最前沿的特殊教育理論“融合教育”(也稱作“全納教育”)為目標,推進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權利,促進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建設。

融合教育在本質上與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隨班就讀模式是不同的。隨班就讀的試驗與推廣主要目標是為大量還沒有機會接受任何形式教育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提供上學讀書的機會,融合教育則是徹底的教育變革。隨班就讀只針對普通班級里少數殘疾兒童的教育和服務,融合教育則要求教育整體的、系統的變革來應對所有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融合教育者認為殘疾兒童有權在普通教室接受高質量的、適合他們自己特點的、平等的教育與服務。學校應成為每一個兒童獲得成功的地方,不能因為學生的殘疾與差別而進行排斥與歧視;學校應該尊重日趨多樣的學生群體與學習需求;多元化帶給學校的不應該是壓力,應該是資源。融合教育試圖通過殘疾兒童教育這一杠桿撬動教育體制的整體變革與社會文化的積極改變。融合教育理論遠遠超出了教育的范疇,成為與社會上所有的公民相關的事情,是挑戰不公正與歧視的利器,與各國社會文明發展水平、人權保護,以及社會公平與正義目標的實現緊密相關。融合教育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全球特殊教育領域討論最熱烈的議題。今天,即使在最為貧窮、資源缺乏的國家,融合教育也已成為使更多處境不利的兒童享有學校教育機會的政治宣示或者現實舉措。

可見,北京市融合教育行動計劃是隨班就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需求,是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的自我突破與完善的必然舉措。它開啟了我國融合教育發展的新篇章,促進北京市整體教育體制變革,促進北京市教育的現代化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在國內融合教育改革與發展方面起到引領與示范的作用。

融合教育要求普通教師和特殊教師在高度多樣性的全納學校環境中相互合作、協同教學。普通教師掌握特殊教育或全納教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特殊教師學習普通教育的相關教學方法,成為融合教育教師教育的必然選擇。各類康復、治療人員與相關設備也進入普通學校共同構成支持與服務體系,這也是各國發展融合教育的基本舉措。

然而,國內關于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普通教師對于融合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方式還不了解?,F階段教師的職前與職后教育中關于殘疾的基本知識及相關教育技能的課程幾乎沒有。因此,開發適合于我國教師培養實際需求的融合教育理論及實踐教材就非常必要。北京市作為率先推行融合教育的前沿陣地,所有教師掌握融合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是全面實施融合教育的前提。2013年,本人有幸得到北京市“向基礎教育傾斜: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的支持,主要任務就是開發一套系統性、操作性較強的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教材,為北京市乃至于全國的普通教師學習融合教育提供一套基本的教材。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于成稿。主要內容由本人歷年所指導的研究生共同完成,書稿中的個案由北京市相關學校提供。撰寫過程中得到多位特殊教育工作者包括華國棟、肖非、劉全禮、李玉向、蘭繼軍、雷江華、龍建友、蘆燕云、孫穎、黃偉、王紅霞、周凱、楊希潔等同志的大力協助與支持。特此致謝!

本教材共分為十章,各章編寫者如下。第一章:關文軍(北京師范大學);第二章:江小英(北京師范大學);第三章:傅王倩(北京師范大學);第四章:熊琪(南京特殊教育學院);第五章:趙梅菊(北京師范大學);第六章:孫玉梅(華中師范大學);第七章:劉慧麗(赤峰學院);第八章:汪斯斯(北京師范大學);第九章:林瀟瀟(華中師范大學);第十章:顏廷睿(北京師范大學)。全書由主編與副主編完成統稿工作,北京市161中學高二(3)班鄧昱昊同學對書稿進行了文字整理與編輯。教材中難免有諸多疏漏與不當之處,請各同行批評指正!

鄧猛

2015年6月10日于北京師范大學英東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天峨县| 巫溪县| 襄城县| 苗栗县| 新疆| 新安县| 和静县| 若羌县| 南华县| 夏邑县| 镇平县| 金寨县| 嘉义县| 会东县| 铜鼓县| 郎溪县| 普兰县| 嘉鱼县| 肥乡县| 思茅市| 获嘉县| 洪洞县| 晋中市| 武清区| 襄城县| 门头沟区| 织金县| 长春市| 九寨沟县| 永吉县| 杨浦区| 湘阴县| 蓝田县| 红桥区| 阳曲县| 珲春市| 邵阳县| 腾冲县| 东城区|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