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宣坐在夏日夜晚的路邊,他兩眼無神的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和人們,心里亂成了一團糟。
原本的生活是快樂的,但這種快樂是表面的,內心深處的空虛寂寞以及感情的無處安放,讓他始終像是游蕩的不安定的飛絮,一會掛在了樹梢上,一會跌落在了門臺上,一會被風刮的渾身顫抖,一會在空中緩緩地游走。
誰都希望自己的道路是平坦的,但事實卻是“事與愿違”。一波三折已經不足為奇,一波多折基至起起伏伏才是生活的真諦。
和一宣的前半生可謂是“跌宕起伏”的。他在五歲的時候因為腦膜炎被當成了感冒治療,結果口吐白沫,幾乎丟了性命。他的父親抱著他拼了命的往醫院跑,他的大伯叔叔們緊隨其后,到了醫院和一宣已經幾乎沒有了生命體征。那個時候有一種救命的藥很難買到,幸好和一宣的一個大伯在醫院里有親戚,于是通過這個關系搞到了不少,但是醫生認為沒有必要給和一宣用藥了,他勸和一宣的家人放棄,但他的家人堅信和一宣一定會好起來,他們輪流給和一宣扎針,當時的和一宣很胖,根本看不到血管,他的家人們忙得滿頭大汗,每個人都扎了好幾輪,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一個大伯終于把針扎上了!
和一宣的臉色由蒼白逐漸地變得紅潤了,呼吸由弱變強。他的親人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你們真厲害!”醫生朝著大家豎起大拇指。
“這樣孩子就沒事了吧?”
“還不能這么說……只要別留下后遺癥……”聽醫生這樣說,大人們剛剛放在肚子里的心又提溜了起來。
幸好,和一宣沒留下后遺癥,他跟原來一樣,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到了十五,和一宣剛剛學會騎自行車,跟著大舅去城里玩,在快要接近城區的馬路上被一輛車碰倒在地,摔碎了胳膊。姥爺帶著他去找姥爺的拜把兄弟,這個拜把兄弟是當地有名的正骨專家,聲名遠揚。經過一番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胳膊上綁上了夾板,用繩系住掛在了脖子上。
天氣漸漸的冷了。和一宣掛著繩子坐在火爐旁邊取暖,手被爐子烤熟了他竟然沒有感覺!
“壞了!”和一宣的父親見狀感到大事不妙,立即聯系了他的一個兄弟,這個兄弟在地區的醫院工作,是一位教授。聯系好之后父親帶著他趕到了地區醫院。
“你們要是再晚來幾天就只能截肢了……”教授查看了和一宣的胳膊說道。在這位叔叔的幫助下,和一宣做了手術,保住了這只胳膊。
當和一宣跟李凡聊起這些的時候,李凡心疼的摟著和一宣,眼里浸滿了淚水。
“老公,你受苦了!”
“沒事……不經磨難不成佛……”
“未來的日子里我陪你……”
“嗯!我也只要你陪!”
“嗯!我愛你,老公!”
“我愛你,老婆!”
“我們永遠都在一起!”
“嗯!永遠不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