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阻擋
- 大帝歸民
- 小八快跑
- 12188字
- 2019-07-01 03:10:00
林仁肇所率之兵雖不過兩千,但經他這一阻擋,李處耘已率軍殺來。
高懷德見此,知火炮難奪,忙指揮部下撤向城內。
蜀軍欲追趕,城頭上的曹彬下令發箭阻攔。李處耘、林仁肇揮軍回營。
今日一仗,損傷慘重。眾人均悶悶不樂。
負責攻擊南城的王昭遠、王赟也受挫。宋軍在王超的指揮下奮勇抵抗,力保城門不失,而蜀兵死傷眾多。
水路高彥鑄未有損傷,因為船只根本無法靠近。宋軍在水中扎下一層一層的水柵欄,綿延足有一里。高彥鑄欲派兵清除,便召來弓箭襲擊,只好作罷。
王昭遠、王赟、高彥鑄等人來到大營,緊急商議對策。直到深夜,未有所得。
“明日起暫停進攻,待想出辦法后再行動。”王昭遠建議。
李谷點頭道:“只好如此了。”
次日宋州出奇平靜。高懷德不解:“一鼓作氣方能攻破城池,蜀軍為何不再來攻呢?”
曹彬想了下道:“昨日受阻,死傷慘重,蜀軍應在想辦法。”
“想吧,看他們能想出什么好辦法。”高懷德不屑地道,花白的胡須都在跳動。
曹彬望著天空道:“老將軍,若汴京有失,我宋州還有何用?”
高懷德大驚,“曹將軍的意思是蜀軍會棄宋州而攻汴京?”
曹彬道:“若我,便會如此。”
高懷德搖頭道:“想那蜀軍中無曹將軍這般良才。”
曹彬跟著搖頭,“不僅有,而且不止幾個。”
“那我們應趕緊向皇上稟報,早日堤防才是。”高懷德道。
曹彬想了想道:“老將軍,如今或許只有你的話,皇上肯聽。”
高懷德馬上道:“好,我這就派人去汴京。”
“皇上在西京,最好能直接去那。”曹彬對留守汴京大臣們的辦事能力很是懷疑。
“好,直接去西京。”高懷德明白其中含義,道。
西京的趙光義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高估了蜀軍。接連幾日,蜀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發動攻勢,結果都被輕而易舉的擊退。
站在城頭的他得到眾將士的歡呼膜拜,他終于露出難得的笑容。
“皇上,蜀軍并不可怕!”張居正趁機給他打氣。
郭從文好似有不同意見,“臣覺得蜀軍未盡全力。”
張居正隨即道:“郭大人,我洛陽守軍便盡全力了嗎?”
趙光義擺擺手制止二人,道:“蜀軍遠道而來,只要我們能堅守住,越往后,蜀軍便會越困難。”
這點,眾人都認可。
“我們有天下第一糧倉洛口倉,何懼蜀軍!”趙光義豪氣萬丈。
這句話提醒了張居正,他忙道:“皇上,洛口倉應重兵把守。”
趙光義望向郭從文,問道:“何人守倉?”
郭從文答道:“皇上曾欽點大將軍李繼勛率兵兩萬鎮守附近,未有變動。”
趙光義這才想起。
李繼勛,那可是趙匡胤的結拜兄弟,戰功赫赫,是趙光義登基后留用的少數老將領之一。以前在大周禁軍,李繼勛便非常喜歡趙光義。
當然趙光義也知道什么叫功高蓋主,所以雖然給的爵位高,但手中兵權卻越來越少,派他鎮守洛口倉。
此中含義,李繼勛心知肚明。這是個油水差事,何處調糧不來求他呢?所以爽快答應。
“有李大將軍在,洛口倉應無憂。”張居正道。
趙光義對這位老大哥信心滿滿,笑道:“那是自然。”
高懷德派出的快馬星夜兼程來到,遞上奏折。趙光義看后,自言自語道:“高老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
張居正問道:“所憂何事?”
趙光義道:“高老將軍擔心蜀軍會直接進攻汴京。”
“為防萬一,不若讓前來西京的袁繼忠、康延澤率軍往汴京。”張居正建議道。
觀近兩日情景,西京足可應付。趙光義想了下,點頭同意。接著道:“向其他節度使發下旨,許以眾諾,凡勤王者,封王侯,提高俸祿,可傳于子孫。”他動真格的了。
曹彬果是良將,猜中蜀軍意圖。經過兩日商議后,王昭遠等人作出大膽決策,向曹州慕容延釗發令,令他率部直搗汴京,吸引宋軍。另外,林仁肇率部繞過宋州,也向汴京進發。
汴京不存,宋州能有何為?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你攻別的州鎮都沒關系,但打汴京,北部眾節度使怎能沉住氣。若出兵勤王,則這兩支隊伍將深陷其中,恐難脫身。比如近在澶州的鎮寧節度使楊瓊,或遠在滄州的橫海節度使耿全斌等。說實話,他們都曾是趙光義手下親信,也想出兵勤王,但皇上給的條件也太苛刻,便在等機會談條件。
圣旨到各地后,眾節度使立刻召集人馬奔向汴京。其他各地咱不管,只有汴京才能保咱封王封侯。
曹州出發的慕容延釗未到汴京,便遭到袁繼忠、康延澤兩部的阻擊。
一番大戰,慕容延釗占了上風,可恰此時澶州的楊瓊率兵殺到。
慕容延釗無奈,只好率部撤回曹州。
慕容延釗一撤退,林仁肇部再往汴京便毫無意義,也只好回到宋州大營。
王昭遠、李谷、李處耘、王赟等人見此計失敗,又一次愁云密布,苦思良策。
洛陽的趙光義大悅。這東西兩線均讓蜀軍寸步難行,形勢一片大好。
蜀軍對洛陽的攻擊從未停止過,但未能踏入城池一步。宋軍上下蔓延驕傲情緒。
宋州方向的舉步不前,讓孟昶下定決心提前行動,又與眾人商議后,當夜孟昶親率禁軍兩萬迅速向洛口倉移動,欲一舉拿下洛口倉。
天下第一倉的洛口倉地理位置相當扼要,自洛水逆流可直到西京,逆黃河可到潼關、西安等地。順流可達山東,還與大運河相通,四通八達。
洛口倉平日里便保持五千士兵守衛,而它西接偃師,東聯虎牢關,兩地城高墻厚,糧足兵精,互成犄角,將洛口倉守衛的嚴嚴實實。
李繼勛自來后,便駐師偃師,伸開雙手等待各地求糧官員不斷送來的禮品。
他過得很開心,很適宜。看看當年的那些弟兄,只能拿一點“退休金”暗度晚年,他還是很感謝趙光義這位小兄弟的。這個油水差事可不是誰都能得到的。
至于曾經的抱負,都是浮云。好吃好喝地積累財富,為子孫留下幾輩子也花不完的基業,這才是真實的。
洛陽被蜀軍圍了,那又如何,有你們年輕人呢。李繼勛召來數名部下,在府中徹夜尋歡作樂,尤似神仙。
“大人,你說蜀軍會不會偷襲咱這大倉?”鎮守虎牢關的大將石普擔憂地問道。
石普據說是結義兄弟石守信的遠房侄子,李繼勛對他比較客氣。擺擺手道:“奪倉容易守倉難。若蜀軍奪了大倉,你我從東西出兵夾擊,又如何能守得住呢?蜀軍大部不敢離開西京,否則咱大軍出城攻擊,豈不難以對付?賢侄,不用擔心。”
其他部將紛紛贊揚李繼勛的神機妙算。
突襲,講究的是出其不意。所以當夜在到達羅口一帶后,孟昶下令在山中歇息,待夜間行動。
“洛口倉的五千守軍不足懼,問題是如何抵擋住從偃師和虎牢關的來的宋軍。”孟昶道。
符彥卿道:“兵來將擋,土來水淹。皇上放心,有我符老四在,不管哪個方向來的,都殺他個片甲不留。”
孟昶笑道:“符老四,不要光靠勇力,也要用用腦子。可別忘了,咱們的目的不僅僅是守糧倉,而是將趙光義在洛陽的守軍調出來。”
“皇上,你就布置吧。”武璋在旁道。
“實話告訴你們,糧倉守軍中有我大蜀的人。”孟昶得意地道。
“哈哈,那得糧倉豈不舉手之勞。”符彥卿大笑道。
孟昶道:“不錯,但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然后笑著將計劃告訴眾人。
“這樣行嗎?”符彥卿、武璋有些擔憂。
“朕的計劃有不行的嗎?”孟昶很有信心。
符、武二人道:“只是皇上豈不很危險?”
“有我們在,怎會有危險!”孟昶身后杜逸風夫婦、唐糖四妃也很自信。
“好,就這么決定了,立刻挑兩千人換裝。”孟昶下令。眾人這才明白孟昶下令帶上兩千套宋軍服裝的意圖。
傍晚,駐守洛口倉的校尉王能突見原處煙塵揚起,大驚,忙組織士兵們立在柵欄和高臺上,彎弓搭箭。
來人近前,身旁副校尉桑贊笑道:“是咱宋軍。”
王能道:“小心為妙。”
停下,孟昶向身后一身宋兵打扮的唐糖一努嘴。唐糖縱馬向前,大聲道:“聽聞蜀軍欲奪洛口倉,皇上令燕王殿下率兩千人為先鋒前來馳援。”
“燕王是誰?”王能這類中下級軍官并不知道,小聲問道。
“前皇次子。”桑贊答道。
也就是當今皇上的侄子啊。王能嚇了一跳,便欲出柵欄迎接。桑贊阻止道:“王校尉莫急。去年在汴京我見過,讓我仔細瞧瞧。”
看不清楚。桑贊大喊道:“洛口倉乃重地,不容有失。還請燕王近前,待我等細觀確認后再迎接。”
三五二歸一(五)
孟昶笑著提僵走近,贊道:“各位盡忠職守,本王很滿意。”
“是燕王殿下!”桑贊驚道。
王能慌忙下令開門,率眾兵跪地迎接。
孟昶笑嘻嘻地率兩千“宋兵”進入。王能、桑贊來到面前,恭敬地道:“不知燕王殿下駕到,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孟昶擺擺手,“無礙,無礙。事情緊急,本王自西京一路而來,未作通知,不怪各位。”
“蜀軍要攻此地?”王能半信半疑地問。
孟昶立刻厲聲道:“若本王所猜沒錯,今夜或便有蜀軍來襲。傳令下去,每一位士兵都不許休息,嚴陣以待。”
不會吧?眾兵懷疑不已,卻只能遵命。
夜深,突然傳來震耳馬蹄聲。高臺上的孟昶站起,道:“蜀軍來了!”眾士兵握緊手中弓。
很快,黑暗中蜀軍殺到。
“放箭!”孟昶下令。
箭出,傳來聲聲慘叫。蜀軍停止進攻。
“你們聽著,有我燕王在此,休想踏入大倉一步。”孟昶大喊道。
蜀軍撤退,馬蹄聲漸漸遠去。
“燕王神武!”王能等人贊道。
孟昶道:“蜀軍應不會輕易放棄,明晚或會再來,應趕緊向偃師和虎牢關稟報。”
桑贊應道:“屬下這就親往偃師稟報。”
燕王這魄力,果然非同凡響啊。王能心中崇拜不已。
孟昶打個哈欠,道:“王校尉,蜀軍白日是不敢進攻的,讓大家好好休息,明夜必有大戰。”
到了偃師的桑贊向李繼勛稟報了昨夜被蜀軍偷襲的情景,只字未提燕王的到來。
“好大的膽子!”李繼勛大怒。沒想到蜀軍竟敢鋌而走險,襲擊糧倉。
桑贊忙道:“幸有王校尉警覺,率眾弟兄將蜀軍打退。”
李繼勛有些懷疑地問:“你們五千人便將蜀軍打退?”
桑贊道:“看情形,蜀軍也不過五千人,士兵們不停發箭,他們難以靠近,被迫退去。”
李繼勛點點頭,“看來蜀軍不過是來騷擾的。”
“但應就在大倉附近。大人,若不殲滅他們,大倉永不得安寧哪。”桑贊道。
李繼勛想了想,道:“與其去尋找蜀軍蹤跡,不如待他們攻打大倉時,前后夾擊,讓他們無路可走。”
桑贊道:“大人的主意極佳。”
“你先回去讓王能加強防范,我派人前往虎牢關令石普出今晚出兵,我偃師之軍也今晚出兵。兩路夾擊,萬無一失。”李繼勛道。
桑贊連忙奔回大倉,孟昶正在休息,便向王能稟報了李繼勛的計劃。
王能不停點頭:“好計,待燕王醒來,我便向他匯報,你去休息吧。”能在燕王面前多露臉,前程豈不一片大好。
直到天快黑,孟昶出房間,見王能守候在外,忙道:“王校尉,有要緊事喊醒本王便是,不用如此矜持。”
王能心中崇拜又多了幾分,“燕王勞累,不忍打擾。這不李大人已有部署。”將李繼勛的計劃敘述一遍。
孟昶大喜,道:“好,與本王打算不謀而合。王校尉,看今晚又是無月,叮囑大家小心,不可讓一個蜀兵進入我大倉。”
“燕王放心,便是一只蒼蠅也不會放進來。”王能很有信心。
“為防止蜀軍兩路來攻,王校尉,你負責東面。”孟昶道,“至于西面,便交給本王。”
王能立刻遵命行事。
孟昶又鼓勵了一句,“若守住今晚,王校尉的功勞,本王一定大大的嘉獎。”
王能喜出望外,到了東面,更加賣力的組織士兵們站好方位,弓箭準備充足。
夜很黑,從前方傳來急切馬蹄聲。“大家注意,來了!”王能緊張地握緊手中的刀。燕王果然神機妙算,蜀軍從這個方向來到。
桑贊也很緊張,“燕王那邊還很安靜,要不請他那邊派兵來援助吧。”
“放心,有我王能在,誰也休想踏入。”王能激動地道。建功立業的機會便在今晚。
蹄聲漸近,王能大喊道:“射!”箭如電劃破夜的黑,飛奔過去,立刻傳來數聲慘叫。
“我們是宋軍。”那邊傳來喊叫。
王能一愣,桑贊提醒道:“蜀軍詭計多端,千萬別上當!”
王能一聽有理,大喊過去:“你們是宋軍,我們還是蜀軍呢!弟兄們,繼續射!”
桑贊也在旁起哄:“對,我們還是蜀軍呢,射呀!”
那邊從虎牢關匆忙趕來的石普一聽,大喊不妙。糧倉已被蜀軍占領了!“來人,速向李大人稟報,糧倉已被蜀軍占領!”
隨即,又阻止士兵們撲了上去。
蜀軍的攻勢太猛了!為啥援軍還不來呢?“桑贊,李大人不是來夾擊蜀軍嗎?怎么還未到。”
“要不我去看看。”桑贊道。
“出不去了!”王能嘆氣指指西面,那里已傳來殺聲。
就在李繼勛率兵悄悄向大倉移動,準備給蜀軍來個出其不意的時候,石普派的人來到。
一聽糧倉已失,李繼勛大驚不已,大喊著指揮士兵們撲了過去。
孟昶毫不猶豫地指揮士兵們用箭阻擊。
李繼勛一心要搶回糧倉,率領士兵們冒著“箭雨”拼死向前,竟有不少士兵沖到跟前。
孟昶大喝聲:“上!”立刻數名士兵躍出柵欄,殺了過去,自然是杜逸風夫婦和唐糖她們。
三下五除二解決掉最前面幾個,宋軍驚懼后退。
見狀,李繼勛無奈下令停止進攻,待天明行動,并派人通知東面的石普。
屢次受阻,正猶豫不覺地石普聽令原地駐扎。
“燕王神機妙算,真是我洛口倉之福。”來到孟昶面前,王能恭維道。
“王校尉英勇無敵,拒敵于外,也是大大的厲害呀。”孟昶笑著道。
“總之有你倆在,是我洛口倉之大福呀。”桑贊大笑總結。
孟昶擺擺手:“李大人的援兵應快到了,大家快回到自己崗位。記住,若援軍不到,萬不可出去攻擊。”
王能、桑贊點頭回到東邊防線,等待援軍。
“蜀軍撤了!”桑贊突然道。
王能一聽,馬蹄聲向東而去,漸行漸遠。
桑贊興奮地問道:“要不要追擊?”
王能眼一瞪:“燕王的吩咐,你忘記了嗎?”
桑贊閉嘴。
石普不能不撤,因為虎牢關被蜀軍占了。本來就只有一萬來人馬,援救糧倉帶來了七八千,蜀軍不費吹灰治理便占了這個至關重要的關隘。幸好有兩個士兵逃來稟報,否則石普還不知曉。
李繼勛一聽虎牢關失守,大驚失色。莫非此次來了蜀軍主力?正猶豫是否繼續奪回糧倉時,只聽四面大喊著沖出蜀兵。
“援兵來了!”孟昶對剛來稟報蜀軍撤退消息的王能、桑贊道。
“好,我這就率兵殺過去。”王能大喜。
孟昶搖搖頭,“那東面也不能不防。這樣吧,我率我的人殺過去便是,你帶領其余人守好糧倉。”
王能忙道:“燕王千金之軀……”
“想我父皇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易如反掌,面對這小股蜀軍,本王還會懼怕嗎?”慷慨激昂中,孟昶已上戰馬。劍向前一揮,“沖啊!”率那兩千人馬沖了出去。
“我大宋有燕王,幸哉,幸哉!”半文盲的王能由衷地贊嘆道。
桑贊笑道:“校尉,咱們快去東邊吧,以防蜀軍卷土重來。”
一出柵欄,孟昶當先,所有人均在左臂纏上白紗。在這漆黑的夜,避免誤傷是很有必要的。
加入戰團,宋軍已在潰敗。
“崇韜、承勛,好樣的。”孟昶夸贊道。
“老大,追不?”趙崇韜喜滋滋地問。
孟昶道:“當然追,要一直追到偃師,而且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朕在此。”
這好辦。趙崇韜帶頭喊道:“皇上到了,追呀!”蜀軍將士跟著喊著“皇上來了,追呀”,緊追不放。
什么?大蜀皇帝來了?李繼勛更是大驚,“快撤,快撤!”
在蜀軍的緊追中,帶出來一萬人,回到偃師的不過兩三千。
追到偃師城前,孟昶下令停止,“回洛口倉。”
石普還未到虎牢關,便見前方的路被蜀軍阻住,當先者兩人,一人長槊握手,一人大環刀抗肩。
“殺!”符彥卿、武璋一揮兵刃,率軍直殺過去。
石普手中長槍還不知道往哪刺,敵人已到眼前。
“符彥卿在此,受死吧!”長槊直刺胸口。
還是跑吧。石普想也未想扔掉長槍便逃。符彥卿是誰?大蜀禁軍的頭,我這等角色哪會是對手。
混亂的宋軍在蜀兵的橫沖直撞下潰不成軍,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
符彥卿、武璋立刻率軍回到虎牢關,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阻擋來自汴京的宋軍。
天亮,孟昶率軍大搖大擺地回到大倉。
“燕王神勇,打退蜀軍!”王能贊道。
“燕王……”不對啊,怎么多出這些人來,還是蜀軍裝束。哦,明白了,是燕王的俘虜。“燕王無敵,俘虜這么多蜀兵。”王能再一次贊道。
“你敢說我是俘虜?”孟昶身后的趙崇韜銀槍指向他的喉嚨。
“誤會,誤會,自己人。”桑贊忙擋在前面。
王能糊涂了。
孟昶下馬,來到他面前,笑著道:“王校尉,歡迎加入蜀軍!”
三五三歸一(六)
王能這時已不是糊涂,是驚呆。
桑贊轉身道:“王兄,快謝皇上!”
你?王能驚詫望著他。
“桑贊,好些年不見,可好?”孟昶笑問。
桑贊忙跪地答道:“謝皇上掛念,桑贊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大蜀,想著皇上。”
孟昶將其扶起,“辛苦了!”然后大喝道:“來人,將王能拖出去斬了!”
王能已猜出此人便是大蜀皇帝,早已魂飛魄散。
桑贊忙道:“皇上開恩,王能對屬下照顧有加,懇請皇上允其投誠蜀軍。”
孟昶搖搖頭,“我給他機會了,他不吭聲。”
桑贊忙輕撞下王能,“王兄,快些謝恩。”
王能忙跪地大呼萬歲。
“呵呵,好了,咱們都是熟人。”孟昶笑著扶起他,“王校尉莫要緊張。”
這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呀,皇上,皇上竟親自扶我。王能已說不出話,熱淚盈眶。
“李繼勛必然還會來奪大倉,趕緊修筑工事。”孟昶下令。
石普逃到偃師,向李繼勛長吁短嘆蜀軍的人多勢眾。
“蜀皇帝在呢。”李繼勛解釋道。
石普醒悟道:“怪不得連符彥卿也在。”
李繼勛嘆道:“我們恐怕難以抗衡,我這就向西京皇上稟報,調來大軍奪回糧倉。”
“還有函谷關。”石普忙道。
“你們覺得這可能嗎?”趙光義將折子一扔,問道。
張居正道:“蜀西路大軍在我西京,東路大軍在我宋州,應是小股蜀軍奪了洛口倉。李大人夸大其詞。”
趙光義冷笑聲,道:“我看他這兩年享福得老糊涂了!還說蜀皇帝在糧倉,那里易攻難守,他會去犯這個險嗎?”
郭從文在旁道:“聽聞那蜀皇帝極愛犯險,不可不防。”
“先讓李大人率部去奪糧倉探明蜀軍虛實,再做決定。”張居正建議道。
趙光義想了想,點頭同意。
“虎牢關扼守我軍東西兩京,應派兵奪回,以免成為后患。”郭從文道。
趙光義道:“汴京宋軍已退,袁繼忠、康延澤在那無事,便讓他倆去奪虎牢關。”
李繼勛接過圣旨,明白是皇上不相信他,只好聚集僅有一萬五千人馬,殺向洛口倉。
孟昶不容宋軍近前,親自率兵出大倉迎擊。
“來者何人,快快還我糧倉!”那年宋州對陣,李繼勛在北方,故不識孟昶。
孟昶笑道:“蜀中張三是也!”
“張三是蜀皇帝孟昶小名。”有識得之將小聲提醒。
你看看,給你說了蜀皇帝,你不信。李繼勛見孟昶身后不玩萬把人,不禁向兩邊望了望。會不會有伏兵?
“李老將軍不用看,我就這點人,來打吧。”孟昶笑著道。
鬼才信你呢。李繼勛猶豫不決。
孟昶道:“好吧,你不打,我來打!”說著,拔劍一指,蜀軍鐵騎疾奔向前。
好吧,只有打了。李繼勛舞著丹鳳刀迎了上去。
那邊的李承勛神馬跑得快,偃月刀猛劈過去。
兩刀相遇,相碰火星四濺,一老一少,你來我往地甚為精彩。只可惜無人觀看,大家都很忙,忙著斬殺宋兵。
石普見一小將銀槍沖過來,心想我怕那符彥卿,可不怕你,挺槍迎上。
才幾個回合,他便知道自己錯了。這小將的銀槍如出水蛟龍,實在難以招架。
起初宋兵多于蜀兵,不一會便人數差不多,再一會宋兵已少蜀兵,又一會蜀似乎兩倍宋兵。
“叔,走吧。”石普向李繼勛大喊。話音未落,趙崇韜的銀槍已挑飛他手中長槍。
“啊。”他大叫聲便逃竄。
李繼勛見狀,收刀回馬向偃師而逃。
“燕王……不,皇上神勇。”回到大倉,王能夸贊道。
孟昶一攤手,“我可連一個兵都沒殺到。”
經這兩日,王能已沒了先前的恐懼和不安,笑道:“所以皇上神勇哪,打退敵軍根本無需親自出手。”
桑贊在旁道:“王兄,你已實實在在地成為我蜀軍一員了!”
“哈哈。”孟昶大笑。然后向身后趙崇韜、李承勛道:“快去虎牢關幫助符老四。”
虎牢關前,符彥卿、武璋率一萬余禁軍已與袁繼忠、康延澤的五萬大軍激戰在一起。
一萬對五萬,平均下來就是一對五,大蜀禁軍很吃虧。然而戰場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常言說將熊熊一窩,袁繼忠、康延澤本是宋禁軍中的小腳色,文不成武不就,但忠心趙光義,才被委以節度使。這樣的將會帶出什么樣的兵。
這兩人很乖,指揮大軍沖上去,自己卻在原處觀戰。
宋兵在地方上驕橫慣了,享福慣了,哪見過這等如虎似狼的人物。符彥卿、武璋率禁軍在敵陣中橫沖直撞,毫無顧忌地取下敵人首級,將敵陣沖得七零八落。
“叫你們主將來!”符彥卿的長槊拍在敵將肩上,不屑地道。
主將?怕死鬼,不知道躲哪了。忍著巨痛,宋將心中罵道。
“袁兄,那個便是符彥卿。”康延澤一指,道。
袁繼忠指向另一側道:“那個使大環刀的便是武璋吧。”
康延澤點點頭,“只要干掉他倆,蜀軍便完蛋。”
“好,咱倆一人一個。”袁繼忠緊握手中長戟。
“同意。”康延澤手中長斧顫動不已。
“等把他們拖垮了,再上不遲。”袁繼忠象是自言自語,小聲嘟囔。
康延澤也輕聲道:“等他們疲憊力乏,再上更穩妥。”
過了良久,兩人仍在原地。因為符彥卿、武璋似乎沒有一點力乏的跡象,越戰越勇,越戰越興奮。毫無疑問,若不是五倍蜀軍,宋軍早已潰敗。
轉眼午后,兩軍仍在激戰。袁繼忠堅持不住,道:“康兄,上吧。”
康延澤猶豫地道:“要不再等會?”
“再等下去,這些無用的兵都要死光了!”袁繼忠道。
“那好,上!”康延澤道。
二人這才揮著兵刃,帶著親兵沖了上去。
與此同時,虎牢關內也殺出一支隊伍,當先兩神馬兩小將,正是趙崇韜與李承勛。
“符叔,交給我了!”趙崇韜已搶在符彥卿前銀槍直指袁繼忠而去。
符彥卿大笑道:“好嘞!”
“武叔,我來!”李承勛的偃月刀已在武璋前迎上康延澤。
袁繼忠不愿意了,長戟格開刺來的銀槍,道:“我要和符彥卿打。”
趙崇韜笑道:“符叔很忙,沒空。”
袁繼忠還想說話,卻沒時間,因為槍頭點點,眼花繚亂地刺著他的要害。
李成勛可沒那閑功夫逗對手玩,一接觸便是“刷刷”一刀接一刀的狂砍。
康延澤的長斧只有忙不迭地招架,累的很快滿頭大汗,狼狽不堪。
蜀軍加入近八千生力軍后,原本持衡的戰局瞬間轉變。宋兵的人多優勢似乎消失,到處是被大蜀鐵騎踐踏過的慘叫。
這娃好猛!康延澤最先支撐不住,調轉馬頭便逃。
袁繼忠也想逃,可是還沒來得急,趙崇韜銀槍一挑,將那長戟挑飛。緊接著槍頭一轉,刺中他右肩盔甲,又是一挑,將他挑落馬下。
逃吧,逃吧,能逃到哪算哪。逃吧,逃吧,能逃得掉就逃吧。漫山遍野都是四處逃竄的宋兵。
符彥卿、武璋未去追殺,收兵回關。任務已完成。
躺在地上的袁繼忠見無人睬他,哭喪著臉爬起來,撿起長戟,慢慢向回走去。慢慢,身邊或傷或裝死的士兵越來越多,描繪出一幅敗軍的凄慘畫面。
李繼勛親自來到洛陽,親自向皇上稟報戰況。當然,蜀軍人多勢眾是戰敗的根源,蜀皇帝坐鎮是戰敗的理由。
望著這位戰甲上滿是血色,面孔上只有憔悴的老將軍,趙光義終于相信蜀軍主力在洛口倉,在虎牢關,要斷他后路,回汴京的后路。
怎么辦?他望向眾人。
去奪虎牢關的大軍也敗了,怎么辦?眾人低頭,不敢吭聲。
趙光義強忍怒氣,道:“朕現在需要你們的智慧,你們倒是給朕啊。”
作為皇上的首席智囊,張居正不得不說話:“皇上,如今之計,唯有皇上御駕率大軍奪回這兩處。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郭從文總感覺其中另有蹊蹺,卻又說不出,只好跟著應道:“臣覺得張大人所說有理。”
“是啊,皇上,老臣跟你去奪回洛口倉。”李繼勛大叫道。
既然是蜀軍主力,我自要帶去大軍,西京防守撐得住嗎?趙光義問道:“郭愛卿,朕將西京防衛全權交給你,你可能承擔?”
此時的郭從文若說不能,豈不是膽小怕事。他立刻應道:“臣以死擔當。”
趙光義道:“幸洛口倉離西京不遠,待打退蜀軍,朕隨即率大軍返回。”
張居正道:“觀蜀軍的攻勢,西京周圍蜀軍不足懼。郭大人自會堅守。”
趙光義點點頭,下令:“傅潛,點兵將五萬,隨朕奪回洛口倉。”
一般來說,再長的戰爭都有結束的時候,而勝負天平的傾斜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就在趙光義大軍沒在偃師停留,繼續向洛口倉挺進時,蜀軍對洛陽的總攻戰打響。
孟昶早有交代,要快,要非常快,要快得宋軍連反應也沒。一見宋大軍出城,蜀軍的猛攻便開始。
三五四歸一(七)
北邙山的李廷珪派出霍氏兄弟率兵一萬渡水硬攻門東故馬坊,與宋軍正面碰撞。而他自率大軍從山上沖下,兩面夾擊。
這招當年唐時秦王李世民曾用過,不過差點命喪青羊宮校園如此多嬌。此次完全不同,因為蜀軍的紛涌而下如洪流直接摧垮宋軍防線。青羊宮轉瞬被蜀軍占領。
就在郭從文準備組織力量奪回青羊宮時,前些日子還堅不可摧的西門、南門突然都崩潰,蜀軍的千軍萬馬殺聲震天,直沖入城。
就在郭從文慌忙派快馬向趙光義稟報時,蜀軍已到面前。
我說過,我會以死擔當。郭從文很平靜的拔劍自刎。那刻的平靜是因為他終于找到先前困惑問題的答案,洛口倉處絕不是蜀軍主力,主力就在洛陽周圍。
才兩個時辰,洛陽城便被蜀軍完全控制,可稱神速。也許你覺得這么一座大城怎么可能那么輕易的被破,是我夸大其詞。我真沒有夸張,不信你去問那些俘虜。也可以去問趙匡胤的二子燕王趙德昭,他時年八歲,被趙光義秘密軟禁在洛陽行宮中。
到達洛口倉前,趙光義立刻下令李繼勛為先鋒,傅潛在后,發動攻擊。
在宋兵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中,洛口倉重新回到大宋的懷抱。洛口倉內無一蜀兵,更別說什么蜀皇帝了。
邁入大倉,趙光義疑惑地望著李繼勛。
“皇上,臣絕對沒有說謊,那蜀皇帝曾在此。”李繼勛慌忙發誓。
傅潛在旁猜測道:“是否見我大軍到來,退到了虎牢關。”
趙光義冷笑道:“小小的虎牢關能撐得下多少兵?”
是啊,最多兩三萬,怎么會是蜀軍主力呢。李繼勛與傅潛不敢答話。
就在這時,從西京奔來的快馬稟報西京已失陷,郭從文以身殉國。
什么?趙光義吃驚后大怒道:“回軍西京。”
“皇上,萬萬不可呀。”張居正阻攔道。
李繼勛、傅潛等人跟著阻止。
“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西京淪陷嗎?”趙光義大怒不已。
張居正道:“皇上若回西京,正中蜀軍下懷,恐怕再難脫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有奪回虎牢關,打通回汴京的路,方為上策。”
“是啊,只要回到汴京,再調兵反攻即可。皇上萬萬不可現在去冒險。”李繼勛、傅潛等將力勸道。
趙光義沉思許久,留李繼勛繼續守偃師和洛口倉,親率大軍向虎牢關攻去。
到了虎牢關卻見空無一人,蜀軍并未有斷其后路的打算。
“本將愿鎮守虎牢關,皇上先回汴京。”傅潛毛遂自薦。
我還能怎么做?趙光義點點頭,與張居正等臣奔回汴京。他很失落,他想象兄長一樣力挽狂瀾,結果卻被耍弄。
李繼勛到偃師時,發現城頭已換蜀旗。還未回過神,城門大開,大蜀皇帝孟昶親率大軍殺出。
我還是回糧倉吧。李繼勛掉頭回到洛口倉。
蜀軍緊追不放,待到了目的地,兵力少了一半。
這屁股還沒坐熱,蜀軍已殺到。
我還是逃吧。李繼勛慌忙往虎牢關逃竄。待到了目的地,一看身邊士兵又少了一半。
傅潛連忙迎他入關,部署防守。
孟昶停止追擊,仍留王能等人駐守洛口倉后,回偃師作休整官妖。
洛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宋州外的蜀軍將士。全軍擺宴,大飲壯行酒,準備再次向宋州城發起攻擊。
此次攻擊與前次不同,已做好充分準備。
“呂大人,你確定今夜可將火炮送至城下,而不被敵軍發覺?”眾人正在視察那條地道。只要避開敵人的投石車,到了城下,它便發揮不了作用。
呂尚笑道:“確定無疑。現將火炮拆散,通過地道后再裝配完好,保證明晨便可發揮作用。”
李處耘笑道:“這法子著實不錯。王將軍,據說你這舅子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少戰果呢。”
王赟未答,林仁肇已道:“那是。我金陵城被破,便有這地道的一部分功勞。”
呂尚謙虛地道:“哪里,哪里,略有研究而已。”
“哈哈,你這略有研究課救了大軍哪!”李處耘大笑道,“洛陽城較之宋州城,既宏大又堅固,然已被皇上所破。我等若再拿不下宋州,無顏見皇上哪。”
眾人聽后紛紛點頭。
王昭遠笑道:“諸位也不用自責。皇上已傳來旨意,只要能以最小的損失破城,時間長久不論。并叮囑不可為搶功便急功近利,作無謂犧牲。”
眾人再次點頭稱贊皇上的仁厚。
咱講究的是質量,不是數量。為了不造成大的響動,為了使目標變小,王隨文、王隨武精選出二十架火炮,拆分成零件,是夜分別通過二十條地道,到達護城河旁,隱于出口處。
凌晨,各路蜀軍向宋州城發起總攻,曹彬、高懷德等人忙阻止守城,慘烈的攻防戰再次上演。
蜀軍的攻擊很有秩序,各隊之間留有很大的空間,并不是一窩蜂地亂沖。
見蜀軍的攻擊隊列到了護城河邊,還未架起云梯,曹彬便下令發出弓箭,霎時城下死傷不少。
宋兵得意地笑了。來呀,有本事你們就來呀。
還真來的。猛然“轟隆”一聲巨響,城墻一角倒塌。
怎么回事。曹彬等人探頭往下一看,便見蜀軍的火炮發出火舌,轟向城墻。
這時,從多處傳來巨響。高懷德驚叫著對曹彬道:“大人,快些用投石機砸碎它們!”
曹彬苦笑道:“距離太近,無法擊中。又分散多處,咱們的投石機行動緩慢,怎能及時到達目的地。”
說話間,又有幾炮響在城墻上。
再堅固的城墻也經不起火炮的連番轟炸,很快從各處傳來城墻倒塌的響聲。
有了缺口便好辦了。李處耘立刻傳令預備兵向缺口猛攻。蜀軍將士或向缺口架去扶梯,或直接泅水過河,向上奮勇爬去。
曹彬等守將派兵去守住缺口,城墻內外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鮮血四濺,慘烈無比。
然而顧此失彼,別處的攻擊并未消退,許多蜀軍攀上城墻,揮刀與宋兵交鋒。
“高懷德!”李處耘一指正在缺口處拼命揮槍抵擋的宋將道。
身后馬仁瑀點點頭,挽弓搭箭江北女匪。
李處耘輕聲道:“傷其便可。”
畢竟都是老相識。馬仁瑀明白,箭離弦而去。
高懷德好不察覺,見箭分奔而來,躲避不及,右肩中箭。箭速奇快,連連后退數步方才站穩。
李處耘飛馬到了城下,縱身上了扶梯,幾番縱躍,便進入那城墻缺口處,大喝道:“擋我者死!”鋼刀左右不停砍伐,宋兵驚得連連后退,蜀兵趁機涌入,越聚越多。
高懷德見此,無奈奔到曹彬身邊道:“曹將軍,撤吧。”
望著右肩插箭的高懷德,曹彬苦笑道:“高將軍受傷了,快些退下吧。”
正此時,南門守兵前來稟報:“曹將軍,王將軍逃了!南門已破。”
曹彬、高懷德大驚。原來王超見蜀軍攻勢如此之猛,不禁心生恐懼,城未破時便撒手不管,從北門逃往汴京。
“曹將軍,你我已盡力,若再不撤出城,恐怕會全軍覆沒。”高懷德忍痛力勸。
曹彬仍在猶豫,卻見宋兵都已在四處逃散。如此這樣,只怕所有將士都難出城。他終于下令:“令各部從北門出城,前往汴京。高將軍,你先去。”
高懷德顧不得許多,道:“曹大人小心。”率一部分兵將向北門而去。
曹彬握緊丹鳳朝陽刀,到了最高處,大聲喝道:“李處耘何在?”
附近交戰雙方停下。李處耘大聲回應道:“李處耘在此。”走到那處。
“李將軍,城池已破,然將士無辜,還請將軍暫且停戰,待我軍退出城后再入城,如何?”曹彬懇求道。
李處耘嘆道:“曹彬,你還如從前般寬厚愛兵。好,我答應你。停戰兩個時辰,時間可夠?”
曹彬拱手道:“多謝李將軍。”
李處耘一聲令下,各處蜀軍紛紛退出宋州城。
王昭遠擔憂地道:“萬一這曹彬出爾反爾,我軍再行攻城,豈不困難。”
李處耘道:“曹彬向來愛兵,見大勢已去,不想手下士兵白白死傷,才厚顏相求。王大人放心,若我猜沒錯,曹彬本人是不會走的。”
“你是說他會自盡?”王昭遠猜測道。
“以他的為人,應會做這選擇。”李處耘點頭道。
曹彬鎮定自若地指揮士兵撤出宋州城,然后城門大開,放下浮橋,握刀出城。
蜀軍來到城下,李處耘縱馬來到他跟前。
“李將軍,多謝你給曹某這個薄面。”曹彬拱手想謝。
李處耘道:“曹將軍乃一代良將,吾皇甚為喜歡,若愿降我大蜀,職位比我只高不低。”
王昭遠也來到跟前,勸道:“良禽擇木而棲。大宋氣數已盡,曹將軍不可辜負一身才華,枉來世上。”
曹彬搖頭苦笑道:“曹某連個宋州城都守不住,何來的才華呀。若不是蜀軍仁厚,只怕我這城內幾萬將士便將命喪于此。還有何顏面活在世上。”說著,跪地揮刀抹向脖頸。
眾人皆驚。一代名將即將命隕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