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戰(zhàn)爭Ⅰ:山雨欲來
- 青梅煮酒
- 2921字
- 2021-11-23 17:07:06
皇帝急,太監(jiān)更急
甲午之敗,郁悶的不僅僅是中國人。
早在開戰(zhàn)之初,北方的沙俄就企圖借刀殺人,利用日本人的力量削弱中國,為自己下一步在遠東的擴張創(chuàng)造條件。戰(zhàn)爭后期,沙俄還試圖引日本南下,公開提出“俄國對日本占領(lǐng)臺灣,當無障礙”。但到了1895年3月,得到日本要求大清割讓遼東半島的消息后,俄國大驚失色。外交大臣羅巴諾夫立即上奏沙皇,聲稱“日本不僅對中國戰(zhàn)爭,還要對俄國作戰(zhàn),日本人在占領(lǐng)南滿之后絕不會就此止步,勢必向北推進”。羅巴諾夫要求立即采取行動進行干涉。俄財政大臣維特更是叫囂:“日本的行動是針對我國的,假如日本占領(lǐng)南滿,對于我們將是極大的威脅。”維特提出馬上對日本采取軍事干預。
當時俄國獨自在遠東對日本開戰(zhàn)還沒有必勝的把握。俄國在這一地區(qū)尚無合適的海軍基地。由于海參崴每年有5個月的封凍期,因此俄國早已對中國的旅順軍港垂涎三尺。從彼得大帝開始幾百年來,在遠東尋找一個深水不凍港,已經(jīng)成為俄國多少代人的夢想。就陸軍而言,貫通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剛剛開工,俄國的陸軍主力遠在歐洲,在遠東開戰(zhàn)運兵和補給都存在不少困難。
俄國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盟友法國。正好法國也準備在遠東擴大自己的勢力,法國的目標首先是中國臺灣。有著共同美好愿望的俄、法可謂一拍即合。
俄國還覺得不過癮,還想把英國和德國拉進來。英國的主要利益在長江流域,《馬關(guān)條約》增開口岸對英國有利。加上英國很清楚俄國對遠東的擴張野心,正想借日本的力量來牽制俄國,日本在華得到的利益可以有效地阻止俄國向南擴張。鑒于此,英國對俄國表示,你玩你的,我興趣不大。
出乎俄法意料的是,德國卻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原因很簡單,在德國統(tǒng)一并很快強大后,世界基本被瓜分完了,有勁也沒處使。中日開戰(zhàn)初期,德國反應冷淡。但后來德皇威廉二世眼見日本很快要打敗清軍,就覺得這正是德國染指遠東的好機會。德國的算盤是,讓俄國和日本鬧出矛盾,可以在亞洲牽制俄國,提高德國的安全系數(shù)。同時,德國也想渾水摸魚,在遠東建立一個海軍基地,最合適的地方肯定是中國。
可以說,各懷鬼胎的俄、德、法三國聯(lián)合出面干涉,并不是出于公義,而是出于私欲。
就在《馬關(guān)條約》簽字當天,俄國外交大臣羅巴諾夫?qū)Φ?、法兩國駐俄公使說:“俄國政府決定,立即以友誼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領(lǐng)中國本土的請求。我們的計劃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項友誼的忠告,俄國將考慮三國聯(lián)合在海上對日本采取共同軍事行動——切斷日軍在中國大陸與本國間的一切交通?!钡?、法當即滿口答應。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立即下令,派出裝甲艦和巡洋艦各一艘開往遠東。
4月23日,俄、德、法三國駐日公使一起來到日本外務省,遞交了備忘錄,向日本提出“友善勸告”:“今天日本國割占遼東,既有危害中國首都之虞,也讓朝鮮國之獨立有名無實,有礙維持遠東之永久和平,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占領(lǐng)遼東半島?!比龂薅ㄈ毡颈仨氃?5日之內(nèi)做出答復。
此時,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因為肺結(jié)核正在休養(yǎng)。值班的是外務次官林董。面對突如其來的“友善勸告”,林董不知所措,無言以對。俄國公使希特羅沃進而解釋道,日本占領(lǐng)遼東半島可能會引起沖突。德國公使哥特斯密德更牛,馬上做出了公開威脅,日本必須做出讓步,如果與三國開戰(zhàn),日本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
剛剛戰(zhàn)火平息的遠東剎那間再次風聲鶴唳。俄國命令其太平洋艦隊立即開始在黃海、日本海一帶游弋,并將在遠東的5萬陸軍部隊全部集結(jié)到海參崴,做出一副馬上進攻的架勢。德、法兩國的軍艦也開始頻繁活動。俄國甚至唆使大清政府延遲對條約的批復,給日本施加更大的壓力。
其實這個結(jié)果,有一個日本人早就預料到了。讓人驚訝的是,這竟然是一個軍人。他就是前文多次提到的海軍大佐山本權(quán)兵衛(wèi)。早在大東溝海戰(zhàn)剛剛結(jié)束之時,山本就向首相伊藤博文報告,俄、德、法三國在頻繁接觸,恐怕對我軍不利。這樣的事情,連外務省都沒有警覺,作為一個軍人的山本卻預見到了,不能不讓人為之側(cè)目。山本還清醒地告訴首相:“總理,日本現(xiàn)在沒有和這三國對抗的實力,無論他們提出什么要求,我們都只能忍。”事實證明,之后發(fā)生的一切,都在山本的預料之內(nèi),可見此人能成為“海軍之父”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慌了手腳的日本人立即召開御前會議研究對策。其實不用開會就清楚,日本與三國開戰(zhàn)毫無勝算。不算歐洲,僅當時俄、德、法在遠東的軍艦總噸位就達12萬噸,內(nèi)含鐵甲艦4艘。而日本聯(lián)合艦隊加上剛剛俘獲的大清軍艦總數(shù)才不過8萬噸。況且日本海軍已經(jīng)在海上作戰(zhàn)了近一年,大部分艦只傷痕累累,士兵也是疲憊不堪,與三國開戰(zhàn)必敗無疑。
情急之下,日本幻想拉攏英美對抗俄德法。但英美認為日本占領(lǐng)遼東半島對他們也沒什么利益可言,為這點事犯不著去得罪那三個瘟神,因此拒絕了日本的要求。英國發(fā)給日本的照會說:“英國對日本抱有最誠篤之友情,同時也不能不考慮本國的利益,因此不能應日本之請而援助日本。”
陸奧宗光終于明白,在實力面前,外交竟是如此孱弱。他無奈地向內(nèi)閣提出,只能接受三國提出的條件。陸奧宗光在后來的外交回憶錄《蹇蹇錄》中說,如果不那樣做的話,“有逐兩兔而不能得一兔之虞”。
1895年5月4日,日本內(nèi)閣及大本營、重臣召開了聯(lián)席會議。會議決定向三國提交以下復文:“日本帝國政府根據(jù)俄、德、法三國政府之友誼忠告,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占領(lǐng)。”以上內(nèi)容于5月5日告知三國公使。
俄、德、法三國,樂開了花。
日本隨后的附加條件使得俄國大為不悅,日本要求大清以1億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德、法認為,日本放棄對遼東半島,乃是對俄、德、法三國的讓步,并非對中國的讓步,因此不能再對中國提要求。俄國還算“善良”,認為日本開價太高,1000萬兩到1500萬兩就行了。中國的領(lǐng)土,像大媽買菜一樣被雙方討價還價。日本后來降到5000萬兩,經(jīng)過清廷的力爭和俄國的斡旋,最后以3000萬兩“成交”。
1895年11月8日16時,李鴻章和日本外務次官林董簽訂了《遼南條約》,其主要內(nèi)容是:一、中國讓與日本國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區(qū)及遼東灣東岸、黃海北岸、奉天所屬諸島嶼,永遠交還中國;二、中國支付3000萬兩酬報費,于1895年11月16日交清;三、酬款交清后,三個月以內(nèi)日本軍隊從該交還地一律撤回。
從1895年11月30日開始,大清逐步收回海城、金州、大連灣、旅順,到1895年年底,遼東半島全部“光復”。
作為回報,1896年6月,李鴻章專程訪問俄國,雙方簽訂了《中俄密約》。密約商定,大清答應俄國修建一條通過中國東北的大鐵路(就是后來的中東路),日本要是入侵俄國的遠東或者中國、朝鮮,中國所有的口岸都對俄國開放。自此開始,中國東北變成了沙皇俄國的勢力范圍。
1897年11月,山東爆發(fā)了“巨野教案”,德國借機搶占膠州灣。次年3月,德國強迫清廷簽下了《中德膠澳租借條約》,租借膠州灣99年。山東變成了德國的勢力范圍。
1898年3月,俄國軍艦駛?cè)肓寺庙樋?,以“替清政府守地”為借口強迫清廷簽訂了《中俄旅大租借條約》。
1898年4月,法國強租廣州灣,期限99年。
1898年5月,日軍按照《馬關(guān)條約》的約定從威海衛(wèi)撤走。7月,英國與清廷簽訂《中英訂租威海衛(wèi)專條》,強行租走威海衛(wèi)。
回頭再說日本。退還遼東半島相當于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再吐出來,對于日本這個剛剛崛起的新帝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一直懷恨在心的日本于是開始臥薪嘗膽,十年磨劍,伺機復仇。
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