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斯基時刻:如何應對下一場金融危機
- (美)L.蘭德爾·雷
- 551字
- 2019-06-26 11:59:12
華爾街范式
明斯基理論深深植根于兩大體系。一是“純理論”體系。在學術界,經濟學家創造理論、模型,再用經濟數據進行驗證。但事實上,主流宏觀經濟理論已經在近年用鮮活的實例證明了,這種做法對于真正理解市場運作機制毫無實際價值。
此外,明斯基理論還有另一塊重要基石,即實際的金融市場。他時常說,自己起步于華爾街范式。需要澄清的是,明斯基并不是呼吁去做“占領華爾街”運動所抗議的對象——1%的市場操控者,而是認為只有弄清楚華爾街的復雜交易,才能看懂當代經濟。明斯基對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
這促使明斯基形成另一套研究思路,他不僅可以預見危機(新的經濟大蕭條)來臨,而且斷言這個問題會不斷發生。他曾說,金融創新最終都會導致金融危機,例如證券化、提升負債比率、債務分層和杠桿收購等。
很早開始,明斯基便提出了能夠減緩不穩定性的政策,隨后的半個世紀,金融體系在進化,明斯基也在完善自身理論,并不斷提出建議。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主流經濟學家所為恰恰相反:金融體系逐漸變得復雜、難以捉摸時,經濟學家們卻不斷簡化金融研究方法,降低華爾街金融創新在經濟模型中的重要性,這些模型都是來自學術象牙塔。
在政府官員看來,現實似乎并沒有那么糟糕,他們肩負對復雜金融體系的監管職責,卻時常采納簡單而且十分危險的主流經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