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劉季由于常?;丶?,所以也就常常路過沛縣城,也就常常有機會去好友們那里喝兩杯。這回家的機會多起來了,喝酒的機會也多起來了。
劉季一生不太喜歡儒生。
他自己常對友人解釋說,是因為自己小時候,馬維先生過于嚴厲,對自己管束得過于苛刻,由此厭屋及烏,此后,他見了儒人便生厭惡。(這大概也就是他后來當眾摘下儒生的帽子往里撒尿的原因吧,這是后話)由此,他即使是讀書的時候,也絕不戴儒帽著儒服。
劉季現在做了亭長,亭長這個職位是文也管武也來的,亭長其實是個文吏武吏合二為一的角色。
別的亭長,愛斯文的,就著儒冠儒服,若是有那些愛勁道,崇尚燕趙之氣的亭長,也就戴盔披甲的,以武士自居。
把自己當做文吏吧,劉季厭惡那儒冠儒服。說自己是武吏吧,劉季尋思,自己也夠不上武士的稱謂,所以也不便著盔戴甲。
可是,劉季身為亭長,總得有自己的著裝吧!
劉季思來想去的,最后,就別出心裁地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種“亭長帽”。
劉季的亭長帽子很特別。
這種帽子由竹篾編成,形狀像小船型,下面有繩索系在下巴上,特別可笑的是,劉季在帽子的尾端,編上了一個像野雞尾巴一樣的裝飾,形狀怪異,人見人笑。
劉季常常戴著這種帽子招搖過市,還頗為自得。
一天,劉季又回家,路過沛縣城時,按照慣例,又去邀請朋友們去那酒肆喝兩盅。
當劉季戴著他特制的亭長帽出現在友人身邊時,弄得蕭何等人撫掌大笑不已。
可是諸位,誰又能夠想到,幾年后,當劉季高坐龍床,行九五至尊時,劉季當亭長時這種隨心所欲地自制的官帽,還成了官場的流行物呢,人人都爭著戴上這種帽子,來取悅皇上,此是后話。
二
前面已經說過,呂雉雖然是出身于富戶人家,但自從嫁給了劉季以后,卻毫無大家閨秀的架子,不僅親自下田勞作,還細心地籌劃著日常的生活,而且能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相夫教子,侍養雙親,極盡為婦之道。
有一天,呂雉和一雙兒女劉盈、劉樂正在田間勞作。
呂雉娘兒幾個累了,就到田邊歇息。
這時,那伸向遠方的小道上,有一位老者,蹣跚而來。
老人家走累了,口渴了,就向呂雉討水喝。
呂雉看那老者,白須白發白眉的,著一襲白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一副壽祖模樣,似乎年紀很大,但是,老人的風神卻很飄逸。
呂雉忙拿起茶壺倒了一碗茶,雙手遞到老者面前,說:
“老人家,喝吧,我這里還有饅頭,您老也吃點吧!”
說完,呂雉又給老者遞上了兩個饅頭。
老人吃著饅頭,喝著茶水,仔細地端詳了呂雉一會兒,對呂雉說:
“老兒我素操相術,頗有心得,老兒我現在觀夫人的面相呀,乃是天下的貴人呢!”
呂雉停下了手中的活兒,就笑了,說道:
“老人家取笑了,想我乃是耕田機織的農婦,何來富貴之言?”
老人道:
“哎!話可不能這么說呀!相書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世事如棋,人生如夢?。《嘀x夫人施舍,多謝多謝!”
老者說完,就笑著走了。
老人走了,呂雉就在田里發起愣來,老人的話勾起了她的心事呢!
老人剛走,劉季就來到田間幫忙來了。
呂雉見了丈夫來了,就忙把老者之言告訴了劉季。
劉季一聽,心念一動,馬上就去追上那老者,懇求老者也為自己相相面。
那老者仔細察看了劉季的上上下下,相完了他的相貌后,大吃了一驚,老人就對劉季一揖到底,說:
“君相大貴,君相大貴呀!貴不可言哪!可比天上之日月星斗,那天空的東方,夜里可觀二十八顆星星,若將那二十八顆星星連綴起來,就是一尾龍的形象呢,這就是東方蒼龍,而老者觀君之相,恰合蒼龍之貌,君非凡物之可比!適才老兒在田間所見之夫人,想必是足下的尊眷?”
劉季道一聽那老者之言,心中大喜,連忙回答老者說:
“正是內人,正是內人?!?
老者又道:
“這就對啰!俗話說:‘夫貴妻榮’嘛。有你這么一位丈夫,你的夫人將來想不富貴也不成哪。夫人會因足下而尊貴,您的子女呀,一定會與足下同貴。恭喜您呀,恭喜您呀!”
那老者說完,對劉季又是打拱又是作揖的,一副誠心得不得了的樣子。
劉季聽了那老者之言,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非常高興,趕忙謝那老者。
劉季對老人家說道:
“在下來日如像老人家所言,定當厚報!”
老者聽了劉季的話,大笑數聲,飄然而去。
老者走后,劉季越想越高興,高興之余,乃禁不住也大笑起來。
劉季笑完了,不由得聯想起了不久前發生在豐邑的一件大事。
這事呀,還得從大秦的始皇說起喲。
這正是:山有奇珍,
必有靈光,
龍騰蒼穹,
先有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