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諸位,我們暫且撇下劉季與曹氏的這一段話不提,我們回頭再來敘述劉季的諸般事情。
劉季的好朋友夏侯嬰,也是沛縣人,是劉季在亭長任上結識的朋友。
夏侯嬰是沛縣的廄司御,他每日里駕馭著馬車,迎送客人使者,傳遞官府公文郵件。
因為差事的緣故,夏侯嬰常常經(jīng)過泗水亭,每當他經(jīng)過泗水亭時,他總要停下馬車,入得內(nèi)亭和他的大哥劉季坐一坐,噓噓寒問問暖,聊一聊,啜兩杯,講一講天下的大事,傳遞一些縣城里的大道消息、小道消息,與劉季的感情也日漸深厚。
劉季做亭長的第二年,夏侯嬰通過吏試,也成了縣衙的小吏,雖然職務變了,但是,他還是愛駕著馬車尋朋訪友。公務之暇,他就經(jīng)常駕車去泗水亭與劉季相會,有時也接劉季來沛縣城中和好朋友們聚一聚。
且說這一天,夏侯嬰又駕著他那架綠紗馬車將劉季接到了沛縣城中來了。
蕭何吏事繁雜,不能前來相聚,王陵外出云游去了,也沒法子找到。夏侯嬰和劉季二人于是徑直去牢城中尋著了獄掾任敖。三個人就一同來到杏花樓喝起酒來。
三個人要酒要菜,邊飲酒邊敘述著闊別之情。
三個人各自敘談著別后的佳事雜韻,倒也入巷。只是今日少了幾位兄弟,三個人始終覺得缺了些什么似地,酒吃得就有些不暢快。
那任敖見了,就尋些法子讓眾人開心。
任敖就解下佩刀,抱拳一揖,說:
“兩位大哥,今日飲酒,無以為興,就讓小弟舞一回刀,且為二位兄長助助酒興吧!”
任敖言罷,便拉開架勢,舞動起了那把大刀。
那任敖使出看家本領,推云望月,蛟龍入海,繼之獨劈華山,霎時又云橫秦嶺,一把刀舞得虎虎生風,煞是好看。
原來這任敖做獄掾,倒是有些刀上的功夫的,今日一亮那手段,就引得酒客們喝彩起來。
淮北之地,自古多難,戰(zhàn)難頻繁,因此,百姓多有習武之風,民風強悍,與關中燕趙不同的是,關中燕趙之士多佩劍,而泗上之魏楚之人多帶刀,習武帶刀的,功夫自然是人人都有一些的,只是深淺不同而已。
任敖一亮功夫,撩得劉季和夏侯嬰也技癢起來。
二人于是拔劍対舞起來,這二人的功夫哪里比得了任敖?雖然也有些劍花翻飛、驚鴻交接之勢,但是,只要是內(nèi)行的人,就能夠看出二人手段的淺陋之處。
于是,酒客和小二們就喝起倒彩來。
二人紅了臉,情急之下,手上都使些蠻力。
這樣一來,就壞了事了,劉季的劍不小心就傷了夏侯嬰的胳膊。
眾人一看,出事了,就一哄而散了。
三人也都停了手,就也去街上尋郎中,為夏侯嬰敷上金槍藥包扎好。劉季不好意思,就親自送夏侯嬰回家,不提。
不知是哪方小人,將這誤傷之事告到了官府,這樣就把小事弄大了。
因為按照大秦律法,身為官吏的人,要是傷了人,不僅要追究違例之責,而且還要判重罪。
得知被人告發(fā),二人就商量好,一定要隱匿這件事,拒不認罪。
所以,在公堂之上,劉季否認自己傷了夏侯嬰,夏侯嬰也一口咬定是自傷。
這一來就搞麻煩了,官府認為這件公案涉嫌官吏相互包庇,狼狽為奸,于是要深究嚴查。
夏侯嬰因此被投入監(jiān)獄將近一年,每日里被拷問鞭笞,共計一百余次。但是,為了不連累大哥劉季,夏侯嬰忍受嚴刑,拒不供認實情。
由于沒有口供,沒法子定罪,官府最后只得將劉季釋放了。
劉季仍舊回到泗水亭里,仍舊做他的亭長去了。
在獄中關押了將近一年后,因為沒有旁證,夏侯嬰也被官府放出大牢,仍回縣里去供職。
劉季和夏侯嬰二人,經(jīng)過此番折騰,倒是成了生死之交。
四
暫不贅言劉季夏侯嬰的情誼之事。只說那春去秋來,劉季做泗水亭長看看已有一年多了。按照大秦的律法,小吏任職界滿一年的,都要服官役一年。
劉季的役期一到,就被郡里派往秦都咸陽去服役。
淮北泗水去關中咸陽,征途遙遠,而且要闊別一年多。因此,沛縣的同僚、朋友兄弟們都來為劉季送行。按照慣例,送行時,大家都要送劉季紅包。
按照當時的行風,紅包一般是用紅紙包上三百個“半兩錢”。
當劉季打開蕭何大哥的紅包時,卻發(fā)現(xiàn)紅包里整整齊齊的堆著五百錢。劉季的心里頓時熱乎乎的,對蕭何充滿了感激之情。
秦末之時,小吏是按月發(fā)餉的,這餉呢,就叫做“月俸”。
一般小吏的月俸也就是三百錢。即使遇上皇上加恩,增增資,那增資也就是十幾個錢。
現(xiàn)在,同僚們給劉季送三百錢,就已經(jīng)與月俸相當了。蕭何大哥是劉季的上司,又是有頭有臉的大戶出身,而自己身為下屬,又是一介貧民,蕭何大哥卻送自己大約兩個月的月俸,這么看重自己,這怎么能不讓劉季心生感激喲!
蕭何破例送劉季五百錢的用意何在?是表示對劉季的情誼深厚?是表示對劉季特別的看重和欣賞?還是刻意地要結交劉季?我們無法揣測,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蕭何對劉季的情意是很特別的。
許多人愿意與劉季交往,他們是江湖義士之間彼此狹義相投的結交,這種交往,不圖回報,是沒有刻意的用心的。但是,我們從蕭何日后與劉季的關系來看,蕭何多送紅包似乎是有著特別地用意的,蕭何以及后來的張良與劉季的交往,則大大的不同于一般江湖義士與劉季的交往,他們之間的交往是有著鮮明的目的的。這是亂世英才覓英主的交游,是洞悉時局的政治家在早早地作著風云變幻的準備。
當劉季看到這整整齊齊的五百個半兩錢,心中涌起的波瀾不亞于縣衙東面那微山湖上波濤,激蕩不已。
劉季想到蕭何大哥對自己是如此的有心,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吝嗇和苛刻,嫂子對自己的白眼和心狠。
多么鮮明的對比!劉季覺得。
劉季是俠骨之人,受人點滴之恩,日后定當涌泉相報。劉季一生都不曾忘了蕭何大哥這五百錢的恩義。后來,當天下一統(tǒng),論功行賞之時,劉季特意為蕭何增加兩千戶的封邑,來感謝大哥當年這兩百錢的恩情,這亦是后話。
幾天后,就是劉季遠行的日子。眾人在桂花樓設宴為劉季餞行,酒宴之后,劉季就辭別眾人,遠赴咸陽去了。
這是劉季平生第一次遠征,而且是去都城咸陽。
就在劉季赴都城咸陽的前不久,秦將王賁從燕國境內(nèi)奉命南下攻齊。
王賁統(tǒng)領著十萬秦軍,浩浩蕩蕩的向南挺進,一路上幾乎不遇抵抗,秦軍就勢如破竹地攻進了齊國的首都臨淄,齊王建投降了黯然而降。
至此,華夏大地上的最后的一個諸侯國煙消云散了。
秦王贏政終于完成了他一生的最偉大的事業(yè),平息了燃燒了幾百年的戰(zhàn)國烽火,一統(tǒng)天下。
人們由此記住了“咸陽”這個名字。咸陽現(xiàn)在是名副其實的華夏一統(tǒng)后的大都城,是大秦統(tǒng)一華夏以后的皇城。諸位想想,作為華夏史上第一個大帝國的皇都,咸陽城那氣勢,那氣派,哪里是當年的楚都壽春抑或是郢所能相比的!
秦并六國后,秦始皇將原六國的王公貴族、豪強巨賈十二萬戶遷徙到秦都咸陽。
咸陽的繁華是無法形容的。
這說明:好漢自有天照應,
患難之中有真情!
披肝瀝膽好兄弟
留得千年好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