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全國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教程
- 宋玉普主編
- 2114字
- 2019-08-02 15:51:19
2.9 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2.9.1 截面尺寸限制條件
配置間接鋼筋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局部受壓區的截面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 Fl——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張拉階段驗算中,應根據相應階段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f′cu值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表4.1.4-1的規定以線性內插法確定;
β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當混凝土等級強度不超過C50時,βc取1.0;混凝土強度超過C80時,βc取0.8;其間按線性內插;
β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
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
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對后張法構件,應在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中扣除孔道、凹槽部分的面積;
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2.9.2節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6.2.2條)確定。
2.9.2 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1.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
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Ab,可由局部受壓面積與計算底面積按同心、對稱的原則確定;對常用情況,可按圖2.9-1取用。
圖2.9-1 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
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當配置方格網式或螺旋式間接鋼筋且其核心面積Acor≥Al時(圖2.9-2),局部受壓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Fl≤0.9(βcβlfc+2αρvβcorfyv)Aln (2.9-3)
當為方格網式配筋時(圖2.9-2a),鋼筋網兩個方向上單位長度內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不宜大于1.5,其體積配筋率ρv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當為螺旋式配筋時(圖2.9-2b),其體積配筋率ρv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圖2.9-2 局部受壓區的間接鋼筋
a)方格網式配筋 b)螺旋式配筋
式中 βcor——配置間接鋼筋的局部受壓承載力提高系數,仍按式(2.9-2)計算,但Ab以Acor代替,且當Acor>Ab時,應取Acor=Ab;當Acor不大于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l的1.25倍時,βcor取1.0;
fyv——間接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α——間接鋼筋對混凝土約束的折減系數,按2.4.2節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6.2.16條)取用;
Acor——方格網式或螺旋式間接鋼筋內表面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其重心應與Al的重心重合,計算中仍按同心、對稱的原則取值;
ρv——間接鋼筋的體積配筋率(核心面積Acor范圍內單位混凝土體積所含間接鋼筋的體積);
n1、As1——方格網沿l1方向的鋼筋根數、單根鋼筋的截面面積;
n2、As2——方格網沿l2方向的鋼筋根數、單根鋼筋的截面面積;
Ass1——單根螺旋式間接鋼筋的截面面積;
dcor——螺旋式間接鋼筋內表面范圍內的混凝土截面直徑;
s——方格網式或螺旋式間接鋼筋的間距,宜取30~80mm。
間接鋼筋應配置在圖2.9-2所規定的高度h范圍內,對方格網式鋼筋,不應少于4片;對螺旋式鋼筋,不應少于4圈。對柱接頭,h尚不應小于15d,d為柱的縱向鋼筋直徑。
【例2.9-1】 鋼筋混凝土構件當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時,其中局部受壓時的計算底面積Ab如何確定?( )。
(A)Ab是局部承壓面積的2倍 (B)Ab是局部承壓面積的3倍
(C)Ab是根據局部受壓面積與計算底面積同心、對稱的原則確定
(D)Ab與局部承壓面積相等
答案:(C)
解答:根據2.9.2節1中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6.2條)規定,知(C)正確。
【例2.9-2】 已知后張法一端張拉時的軸心受拉構件(屋架下弦)的截面如圖2.9-3所示。混凝土強度的等級為C40。當混凝土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采用超張拉),預應力鋼筋采用鋼絞線(fptk=1720N/mm2,fpy=1220N/mm2,Ep=195000N/mm2)。非預應力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fy=360N/mm2,Es=200000N/mm2),構件長度為24m,采用JM12錨具,孔道為預埋金屬波紋管。
已知屋架端部的局部承壓凈面積Aln=23500mm2(扣除孔道面積后),局部受壓計算底面積Ab=70000mm2,局部受壓毛面積Al=28260mm2,屋架端部配置方格網式間接鋼筋(HPB300鋼筋),焊接鋼筋網片為230mm×220mm,如圖2.9-3,鋼筋直徑為 8(鋼筋為HPB300),兩個方向的鋼筋均為4根,網片間距s=50mm,則局部受壓承載力與( )項數值最為接近。
(A)1185kN (B)1322kN (C)1572kN (D)1387kN
答案:(A)
圖 2.9-3
解答:因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50,取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βc=1,間接鋼筋對混凝土約束的折減系數α=1。
應用式(2.9-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1-2))得:
方格網式鋼筋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
Acor=230×220mm2=50600mm2
根據式(2.9-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3-2)),體積配筋率:
由式(2.9-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3-1)),構件的局部受壓承載力為
0.9(βcβlfc+2αρvβcorfyv)Aln
=0.9(1.0×1.57×19.1+2×1.0×0.036×1.34×270)×23500N
=1185174.09N≈1185kN
【例2.9-3】 有一類似于圖2.9-1e所示的局部受壓面積為250mm×200mm的構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25,配置方格網式間接鋼筋(HPB300鋼筋)。
1.焊接鋼筋網片為500mm×400mm,鋼筋直徑為 6(HPB300),兩個方向的鋼筋分別為10根和8根,網片間距s=50mm,則間接鋼筋的體積配箍率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0.023 (B)0.034 (C)0.047 (D)0.042
答案:(A)
解答:方格網式鋼筋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為:Acor=500×400mm2=200000mm2
根據式(2.9-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3-1)),體積配箍率為
2.間接鋼筋的局部受壓承載力提高系數βcor=2,體積配箍率為ρv=0.03,該構件的局部受壓承載力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2857kN (B)2957kN (C)2927kN (D)2998kN
答案:(B)
解答:混凝土的局部受壓面積:Al=Aln=250×200mm2=50000mm2
根據圖2.9-1e的規定,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
Ab=(3×200)×(2×200+250)mm2=600×650mm2=390000mm2
因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50,所以取βc=1,α=1。
應用式(2.9-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1-2))得:
由式(2.9-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式(6.6.3-1)),得構件的局部受壓承載力為
0.9(βcβlfc+2αρvβcovfyv)A1n
=0.9×(1.0×2.79×11.94+2×1.0×0.03×2×270)×50000N=2957067N=2957kN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建設工程施工管理
- 2020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必刷題+歷年真題+押題試卷:建設工程施工管理
- 2019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必刷題+歷年真題+押題試卷: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2020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必刷題+歷年真題+押題試卷: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
- 2014全國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教程
- 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
-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歷年真題解析及預測(2024)
- 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考點速記 真題全解 專家押題
- 建設工程進度控制(土木建筑工程)歷年真題解析及預測(2024)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考試精編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2016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高分突破)
- 2015年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權威押題密卷: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