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葵科
蜀葵(一丈紅、棋盤花)Hollyhock
原產于中國,現(xiàn)在世界各地栽培
錦葵科 蜀葵屬 Alcea rosea

形態(tài)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2~2.5米,莖不分枝。葉互生,近圓心形,有時5~7淺裂,直徑可達15厘米,邊緣有齒,葉柄長6~15厘米,托葉卵形,有3尖。花大,單生于葉腋,直徑6~9厘米,呈紅、紫、白、黃等顏色,美麗,有時重瓣;小苞片6~7,基部合生,萼鐘狀,6齒裂,花瓣5,倒卵狀三角形,基部有爪,生長髯毛;雄蕊多數(shù),花絲合生成筒狀,子房多室,每室1胚珠;果呈盤狀,成熟時自中軸分裂成多個分果瓣。

夏天,我去清華園散步,從西南門進清華園,那片地方多為教工宿舍區(qū),綠樹濃蔭,幾不見天日,十分涼爽。忽然我看見了蜀葵,栽在馬路邊,這花是高草本植物,莖干直立,它邊向上生長邊開花的特點,十分有趣。不記得是哪位詩人,曾對此賦詩:“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由于這種開花特性,蜀葵的莖干常常上部花還在開,下部花就已結實了。這告訴人們,蜀葵開花是有上進精神的,人也應有此上進精神,莫負了好時光。看似平凡的蜀葵,卻不平凡。
除觀賞外,其莖皮纖維可代麻用。
野西瓜苗(小秋葵、香鈴草)Flower of An Hour
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錦葵科 木槿屬 Hibiscus trionum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較柔軟,有星狀毛;下部葉圓形,不分裂,上部葉掌狀3~5深裂,直徑3~6厘米,裂片倒卵形,羽狀全裂,兩面有粗刺星狀毛,葉柄長2~4厘米;花單生葉腋,果期花梗延長可達4厘米,小苞片12,條形,長8厘米,花萼鐘形,淡綠色,長1.5~2厘米,裂片5,三角形,膜質,有紫色條紋,花冠淡黃色,花瓣5,內面紫色,直徑2~3厘米;雄蕊多數(shù),呈單體雄蕊,子房5室,每室胚珠數(shù)個,花柱5;蒴果,室背開裂,種子多個。

北京各山區(qū)低海拔的山坡、路邊、田埂都有它的身影,說明它生命力頑強。這種常見的野草雖然名叫“野西瓜苗”,卻不是我們很熟悉的西瓜的苗。不僅不是,而且兩者相差甚遠!那為什么叫“野西瓜苗”呢?因為它的葉像西瓜苗期的葉,又是野生的。
野西瓜苗開的花十分有趣,有觀賞價值。它不是那種艷麗的紅花,但它的花萼比較奇特,像鐘,淡綠色,裂片5,長達2厘米,膜質,三角形,有紫色條紋,5個萼片相互連接,形成一個燈籠似的圓球形狀,加上萼片半透明,十分奇特。開花的相貌,不如花萼包裹時有趣,花瓣黃色,很別致,加上它的葉片掌狀,3~5全裂,裂片倒卵形,再羽狀分裂,全葉極似西瓜的葉,還真蒙人。把這種植物種在花壇中,供大眾觀賞挺有意思。
種子含油量達20%,可榨油用。全草、種子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