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人轉型研究
- 蔣旭燦 袁志堅
- 712字
- 2020-03-23 14:51:19
第二章 利益考量:媒體轉型背景下媒體人轉型的經濟學分析
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名論文《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中寫道,“人們的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這個論斷放在1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適用。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們的絕大部分利益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轉化為經濟利益,或者說可以用貨幣來計量。而人的勞動,是人維持自身再生產和家庭再生產的必要手段,也天然地跟經濟利益相關。
經濟學研究和分析社會現象的基本前提是“經濟人”假設,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的,人總是試圖或可以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盡管古典經濟學倡導的“完全理性”假設因為過于理想已被拋棄,但現代經濟學的“有限理性”假設因為與現實中人的狀態更加吻合而得到了廣泛認可。在媒體轉型背景下,媒體人如何進行職業定位并做出恰當的職業調整,無疑是一個基于多重信息而做出的經濟選擇行為。因為媒體人作為知識生產者,其勞動價值與其他行業勞動者一樣存在能否合理體現的問題。成本核算、投入產出比、個人資源和能力的擴大再生產空間等,都是媒體人進行職業定位和職業調整時需要理性考量的內容。正是在上述意義上,本研究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討論媒體人的職業轉型也就有了基本的依據和價值。
媒體人轉型在本質上是一種職業選擇的調整,而經濟利益是選擇轉型時考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考察媒體人職業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重要指標。在這一點上,媒體人與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應無本質區別。對媒體人轉型的動機與結果進行經濟學分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促進轉型正義、轉型優先,即媒體人在內部轉型的過程中享受到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制度公平、結果公平,甚至更多地享受到轉型之后的收益激勵、成長激勵,增強其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