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師即獨特的學生研究者。教師的一切工作均需建立在對所教學生的傾聽與理解之上,否則不僅會貽誤學生,而且有可能摧殘學生。教師這一職業的最大特點之一:不是幫助學生發展,就是給學生發展帶來損害,沒有第三種可能。在這一點上,教師不僅和一切與物打交道的職業區分開來,也與技術取向的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區分開來。以醫生職業為例,因其技術性強,且一個醫生往往只與患者短暫接觸一次,因而很可能既未對患者提供幫助,也未造成損害。但這種情況在教師行業則極為罕見,因教師要長時期與學生在一起,是學生學校生活的一部分。當教師面對學生時必須有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反省意識,又要有一種保護學生、捍衛學生利益的擔當精神。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是一種存在關系——建立在“教育愛”的基礎之上;其次是一種認識關系——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之上。“教育愛”與“教育理解”很可能是教師專業素養的兩個核心構成。

教師的學生研究(在基礎教育階段,即教師的“兒童研究”)又具有獨特性。這主要表現在:第一,教師是實踐研究者。如美國著名課程學者施瓦布(Joseph Schwab)所言,“實踐”(the practical)是課程的語言。教師的學生研究不是采用歸納、演繹的方法,并基于縝密的數量關系分析,得出關于學生的普適性科學結論或邏輯體系,而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鮮活并動態生成的問題,通過集體審議的方法,理解問題的成因,得出恰當的、適應學生發展需要的問題解決的方案、策略與方法。第二,教師是行動研究者。教師的學生研究以改善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為根本目的。提出問題、制定計劃、開展行動、收集數據、反思數據等方面是構成教師的學生研究的核心要素。只有改善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才能研究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教師的學生研究是負責任的和道德的行動研究。教師的一切學生研究,在行動中、由于行動并轉化為教育行動。第三,教師是參與性研究者。教師的學生研究迥異于某些“職業心理學家”的研究:后者往往以旁觀者的姿態,把兒童當作信息提供者,以獲取“數據”和發表學術論文為目的。恰恰相反,教師的學生研究是參與者的研究:教師關于學生的一切數據都是自己與學生聯合創造的。這是一種民主的參與性研究。

教師在持續的學生研究中,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而且實現了自身的專業發展與自由發展。因此,教師做學生研究或兒童研究,是實現我國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王麗華博士在本書中比較系統地梳理了“教師做兒童研究”的理論基礎、本質內涵與方法策略。難能可貴的是,她還在理論思考的基礎上,與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合作進行了長時間兒童研究,積累了大量經驗與案例,實現了兒童、教師和研究者發展的三位一體。我認為王麗華博士的研究在我國教師教育領域有一定的開創性,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我真誠期待廣大教育研究者與學校教師共同探索“兒童研究”這一課題,以最終實現我國教師與學生的解放。

是為序。

2016年11月22日于滬上三樂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万载县| 郧西县| 大埔县| 平乡县| 辽宁省| 屯昌县| 武陟县| 阳春市| 当阳市| 都匀市| 罗江县| 东丰县| 神农架林区| 泉州市| 清河县| 怀仁县| 宝兴县| 忻州市| 普兰店市| 南召县| 甘肃省| 芮城县| 呼图壁县| 祁东县| 理塘县| 娱乐| 葵青区| 安国市| 洛川县| 武夷山市| 蓬安县| 四川省| 开封县| 兴义市| 滕州市| 天等县| 会东县| 平果县| 青海省|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