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楨國立浙江大學年譜(1936-1949)
- 李杭春
- 1094字
- 2020-03-23 14:44:53
12月 [宜山]
12月1日 導師第一次至標營與學生聚餐,也是學生自治會自辦膳食第一日。《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6頁
12月5日 為《國立浙江大學校刊》作《復刊弁言》,刊于復刊第1期。《校刊》復刊第1期
同日 學生自治會組織的兩所宜山平民夜校之婦女班甲、乙二班在永慶鎮開課;7日,丙、丁二班在威遠鎮開辦。生員報名超過200人。《校刊》復刊第2期
12月6日 據注冊課報告,實到二、三、四年級學生409人,新生81人。
12月8日 校務會議討論馬一浮所制之校歌問題,擬請人制就歌譜后一并通過。修改章則中校務會議代表,除系主任為當然代表外,其余應由全體教授選舉產生。
同日《國立浙江大學校刊》復刊。
同日 泰和圖儀運樟樹鎮裝浙贛車,今日西開赴宜。《西遷紀實》附錄第16頁
12月10日 下午召集行政會議,到李喬年、盧亦秋、鄭曉滄、梅迪生、孟憲承等。晚導師聚餐,到三十七八人,膳后召集第三次導師會議,討論訓育委員會與導師會議間之聯絡問題。
12月12日[南寧] 經南寧、河內往昆明、重慶、貴陽等地,次年1月15日回宜山。
同日 校中紀念周請文理學院副院長梅光迪講《出席第二次參政會經過》。《校刊》復刊第2期
12月14日[南寧]《申報》報道,浙江大學正籌備由桂遷滇。《申報》(汪偽)1943年6月23日第2版
12月16日[河內] 第一批圖儀抵宜。《西遷紀實》附錄第17頁 截止是日,學生自治會募集捐款合計國幣1022元,其中700元將送宜山縣抗敵后援會轉送前方,其余留以慰勞以后來宜山之傷兵。《校刊》第4期
12月17日[河內] 梁慶椿為紀念父親遇難,捐贈“梁述明紀念抗戰論文獎金”。《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7頁
12月19日[昆明] 聯合李壽恒、鄭宗海、胡剛復、盧守耕、陳鴻逵、梅光迪、馮言安、顧青虹、章誠忘、楊耀德、陳訓慈、郭斌和諸同仁,發起將送梁述明先生賻儀移充并入“梁述明紀念抗戰論文獎金”啟事。《校刊》復刊第3期
同日 學生自治會組織的宜山平民夜校之少年訓練班正式授課,內容有戰時常識、歌詠、話劇、美術、演講等。報名者逾300,錄取146人。《校刊》復刊第2期
同日 校中第四次總理紀念周請王庸講《學術研究與學者態度》。參《校刊》復刊第4期
12月22日[昆明] 出席中央研究院會議,并參觀西南聯大。《校刊》復刊第8期
12月26日[昆明] 校刊報道大批圖書儀器及重要文件、藥品等運抵宜山。《校刊》復刊第4期
12月28日[重慶] 至川東師范教育部,詢及經費問題。
同日 白崇禧將軍在校講演,題為《兵戰與學戰》。《校刊》復刊第5期
12月29日[重慶] 身在河內的汪精衛發艷電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中日兩國調整關系之基本政策》的主和聲明,并在香港公開發表。《翁文灝日記》上冊第307頁 蔣介石發表演詞,痛斥汪精衛關于講和條件之談話。《王世杰日記》上冊第1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