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月 [宜山]

11月1日 召集學生行開學禮,與講王陽明“知行合一”與“良知”之說,并以其治學、躬行、艱貞負責和公忠報國的精神,為今日國難中大學生的典范。開學訓辭對學生際此國難輾轉內遷以后應更勵志力學敦行各端,督悔備至,而于浙賢王陽明曾來西南之艱卓精神,征引尤詳。筆記稿曾連載于《國立浙江大學校刊》復刊第1、2、3期(1938年12月5、12、19日,《校刊》復刊第1-3期 并以《王陽明先生與大學生的典范》為題,附錄于《浙江大學西遷紀實》。《西遷紀實》附錄第6頁 后又載于《浙大學生》復刊第2期(1941年9月)。《全集》第2卷第451頁

同日 作新學期第一次總理紀念周,報告新聘雷沛鴻(賓南)雷沛鴻(1888—1967),字賓南,廣西南寧人。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曾四任廣西省教育廳長,創辦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學院。時廣西教育廳廳長。被聘為國立浙江大學主任導師。為主任導師和孟憲承為教育系主任等。《校刊》復刊第1期

11月2日 軍校第四分校將分扎于宜山之四鄉,而總部則在城附近。

11月3日 上午召集會議討論一年級生課程辦法。

11月4日 上午蔣百里來,云將于次日赴遵義陸軍大學,擬請張曉峰往作短期演講。晚蔣百里患心臟麻痹去世。

11月5日 往樂群社看望蔣百里遺孤。

11月6日 出發赴桂林,10日回宜山。途遇押行李學生,知三水行李、儀器被棄之情況。

11月8日 決由胡剛復、沈魯珍、諸葛麒三人赴湘,為校中滯留在湘之圖儀協同辦理商洽車輛與運輸事。

11月11日 教育部規定學生交費仍為20元一學期,包括學雜、體育等費用。尚無人交費。因廣西地理原因,午后召集訓育與注冊人員重定作息時間。

11月12日 晨請雷賓南在文廟講《廣西教育》。晚召集導師會議,討論重新分配學生。

11月13日 長沙“文夕大火”1938年11月13日凌晨發生在長沙。因日寇進犯,國民黨當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房屋被燒毀,經濟損失約10億元。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2000余年城址不變的古城,文夕大火毀滅了長沙城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楚國歷史文物積累,地面文物毀滅到幾近于零,在歷史研究上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因12日所發電報代碼是“文”,大火又發生在夜里(夕),故稱。,焚城五日。女生遷入文廟。下午至文廟視察一周,知已大體就緒。擬召集西大、浙大、農業改進所會議,商量桂省農業改進事宜。

11月14日 全校開課。教授到者過半數,學生(老生)注冊共320余人。上午在明倫堂作紀念周,講《導師與人生》。全家中毒嘔吐腹泄。

11月15日 鄭曉滄太太來交鄭辭職書,欲全家遷滬。勸其靜養幾日再定行止。

11月16日 至圖書館出席宜山各界主任會議,謀慰勞來宜之湘鄂傷兵之法。

11月17日 胡鳳初來報告三水行李、儀器失落原因。

11月18日 諸葛振公、胡剛復、沈魯珍赴桂林往衡陽,運在樂昌及泰和的儀器來宜山。

11月19日 宜山各界公祭蔣百里,并行葬禮。下午召集來宜后第一次校務會議,報告遷移經過及新生錄取情形、年度預算、防空問題及師范學院之成立等,并定“求是”為校訓,校歌特請馬一浮制。舉行第二次導師會議。《校刊》復刊第3號

11月21日 國際防疫處華中組章德齡來談瘧疾問題。下午召集借讀生審查會議,決取借讀生50名。

11月22日 為大多數學生健康計,決四年級學生加讀體育二小時。張曉峰和張孟聞來談赴都勻、三合調查校址事。

11月23日 午后偕周厚復、王季梁赴文廟、標營,視察膳廳等建筑。下午至文廟聽馬一浮講《六藝要旨》。

11月24日 陳冠球赴柳州,押運在柳之儀器、木器來宜。

11月26日 召集院長會議討論校務,決薪水發放方式及寒衣捐贈、傷兵慰問等。

11月27日 囑張曉峰、張孟聞等赴貴陽時往貞豐視察,以其地通紅水河,并注意治安、交通、糧食、衛生、風景、工人等諸種問題。

11月28日 紀念周請顧谷宜講《孟興會議以后》。《浙大日報》在宜山油印復刊。《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6頁

11月30日 下午聽馬一浮講《學問》。晚召集訓育委員會會議,準學生有家屬者可不住校(一年級軍訓例外);訓委委員須每周至宿舍巡查一次,每日輪流;晚自修可至11點熄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崇仁县| 龙胜| 大同县| 海南省| 鄂州市| 友谊县| 栾城县| 安塞县| 石门县| 安图县| 黔江区| 昔阳县| 石泉县| 星子县| 大理市| 东台市| 万载县| 青神县| 黑山县| 咸丰县| 鹤庆县| 玛沁县| 台山市| 奇台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绛县| 修水县| 松原市| 进贤县| 汽车| 瓮安县| 柳州市| 东明县| 星子县| 漳浦县| 宝应县| 连云港市| 万安县| 定远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