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譜以唐弢的生活行蹤、創作實踐和文學理論(包括雜文、散文、小說、詩歌、文藝論文、學術論著、書話、序跋、前記、后記、書信、題詞等)為線索,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3月版《唐弢文集》為基礎,用以事系時的方法,結合時代背景系年編寫。時代背景與本事有直接關系者,系入正譜。時代背景與本事無直接關系者,系于每年的正譜前,其主要目的是說明唐弢是在什么情況下或何種歷史環境中從事社會工作、創作和生活的,以及他的思想發展變化與客觀環境的聯系。
二、時代背景中,又主要側重于唐弢是文化界人士的特點,偏重于文化方面的中外大事的羅列。
三、唐弢于1926年春離開故鄉寧波鎮海,從此在上海、北京發展。故本譜在時代背景的羅列方面,1926年前的部分,除了中外大事外,還羅列了寧波和鎮海的大事;1926年到1959年去北京工作前這一時期,則稍側重于上海的大事的羅列。
四、唐弢的生平事跡和所有著作(包括雜文、散文、小說、詩歌、文藝論文、學術論著、書話、序跋、前記、后記、題詞等)一律入譜,書信有選擇地入譜。入譜的著作和事件,凡知其年月日者,均按時間順序入譜;僅知年月,不知日期者,入于本月末;無月可據者,則入于本年末。凡作品寫作時間不可考者,按發表時間入譜。寫作時間見于作品和書信,如不相符者,則根據考訂后的時間入譜。
五、對唐弢的著作,一般每篇均寫有題解(包括文章寫作的背景或針對性、思想內容提要、編者簡評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力圖說明唐弢的思想狀況及其發展變化,供讀者參考。
六、為了便于讀者的進一步研究,除時代背景外,對本譜必要的引文和所據資料,均注明出處。與唐弢有關的人物、書刊、社團,在必要時進行簡要的注釋。
七、有些事實與唐弢在文集中的記憶描述不符的,則進行簡單的考證、辨析,并以腳注的形式附于頁末。
八、本譜所列其他資料,均注明出處,以便查閱。
九、本譜參考了傅小北、楊幼生二位先生編寫的《唐弢年譜》,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