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保持生存體力——學會尋找食源
“十一”長假的第一天,喜歡騎自行車的明明與爸爸騎自行車去郊區旅游,郊區四周是著名的燕山山脈。第一天,他們騎了50千米以后,明明又累又餓,與爸爸在一個山谷中搭好帳篷,拿出預先準備的野餐吃了起來。夜間,父子坐在帳篷邊聊天。
爸爸邊吃邊問:“明明,香嗎?”
明明點點頭說:“前胸貼后背了,真香。”
爸爸看著天空,說:“人以食為天,沒有食物,再堅強的人也會倒下去。如果在野外遇到危險,需要長期生存下去,最關鍵的是什么呢?”
明明不假思索地說:“這簡單,趕快用手機告訴媽媽來救我,給我送吃的、喝的呀!”
爸爸眉頭一皺,說:“也對!但是如果野外沒有手機信號,怎么告訴媽媽呢?”
明明立刻拿出手機,發現確實沒有信號,疑惑地看著爸爸,著急地問:“這可怎么辦呢?”
爸爸摸了一下明明的頭,微笑著說:“怎么辦?自己找吃的。要想在野外生存下去,最關鍵的就是吃。”
明明高聲說:“我喜歡吃面包、肉餅、餃子和煎餅。”
爸爸微笑著說:“是啊,我也喜歡吃面包、肉餅、餃子和煎餅,可野外哪里有現成的呢?沒有現成的,就要靠自己尋找。”
明明追問:“靠自己尋找,能尋找到面包、肉餅、餃子和煎餅嗎?”
爸爸笑著說:“不能!尋找吃的,不一定是面包、肉餅、餃子和煎餅,野外能吃的食物多,必須保證有食物來源,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明明瞪大眼睛,著急地問:“野外尋找食物容易嗎?”
爸爸看著天空,認真地說:“這個嘛,問得好。野外尋找食物并非容易事,不是舉手可得的。有些食物是有毒的,吃了就會喪命;有些食物是帶有病菌的,吃了就會得病;有些食物需要采摘,有些食物需要抓捕,有些食物需要深挖,有些食物需要辨別……學會尋找食物、辨別食物有沒有毒是件大事,掌握這個本領,才能生存下去。”
明明看著爸爸,點頭說:“是、是、是,原來野外生存這么復雜呢。爸爸,您仔細給我講一講。”
爸爸看著明明,笑著說:“好!開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