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中的心理學策略(第4版)
- 李會影
- 1854字
- 2019-09-02 12:19:11
敢于接受客戶的批評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馬云
生活中,我們常會面對突如其來的批評。誰都不愿意聽到批評,但在成熟人的眼中,批評可能比掌聲更有價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些人害怕批評,是因為不了解批評究竟含有什么東西。愚昧的人總是在批評中氣餒,慣于為自己作無謂的辯解,沉溺在過往的痛苦中。而聰明的人卻善于從批評中發現新大陸,找到另一次成功的契機。
一般來說,批評是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不滿的表現,是向我們提意見的一種方式。所以,面對客戶的批評,我們大可不必過分的恐慌,客戶對我們有更高的要求,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給我們改正的機會,希望能在我們這里得到更好的服務,而這些卻是你不斷創新的原動力。心理學家曾做過關于批評方面的統計,統計結果表明,但凡挑剔你的客戶,有不少是明智而又忠實于你的客戶,是你利潤的重要來源,還有一部分人甚至會與你成為很好的朋友,是你利潤倍增的動力。如此看來,客戶雖然對我們要求苛刻,但我們卻贏得了客戶的心。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再遇到這樣的客戶,你一定要把它當作一次機遇,因為穩穩當當的業務,誰都會做得很好;可一旦要處理問題時,差距就會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人說國外的東西好,其實東西還就是那個東西,在人們叫好的背后,其實是被他們得體的售后服務所折服。因為你的一點兒牢騷,在他們看來就是大事,他們會很誠懇地詢問,并且認真地替你解決問題,那無微不至的服務態度令你欣喜;面對這樣的商家,你還能說什么呢?下回你還會死心塌地購買和使用他們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東西,即使你因此受到批評,而影響了你的業績,但那些都是暫時的,風雨過后就會見到彩虹。只要你懷抱一顆真誠的心,對方就有可能開口,一旦對方開口講述緣由,他對你的反感也就消除了一半,同時,你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如果你在銷售過程中讓客戶產生了反感,你也不妨采用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請求對你反感的人給予批評。高露潔公司總裁立特先生就將這一方法發揮到了極致。
立特先生最初是一名香皂推銷員。當他開始推銷高露潔牙膏時,訂單很少,他曾一度擔心自己會失業。經過分析,他確信產品和價格都沒有問題,于是他推斷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因此,每當他推銷失敗,他就會到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對,是自己的表達不太具有說服力,還是不夠熱情。
有時,他還會折回去,誠懇地直接請求商家給予批評:“我不是回來銷售牙膏的,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意見和指正。請您告訴我,我剛才有什么地方做錯了。您的經驗遠比我豐富,事業又成功,請直言不諱地給我一些指點。”
就這樣,通過請求對方給予批評,立特先生贏得了許多珍貴的忠告、友誼以及訂單。
客戶就是上帝。與“上帝”打交道,焉能沒有指責和批評?這時候,就是考驗銷售人員的心理素質了。認真思考為什么挨批評,了解客戶所說的話中有哪些可取之處?
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客戶的批評,最重要的是理性思考,具備往大處想的視野和格局。
1.不要把批評看得太重
偶爾一兩次的批評,還不至于會影響到我們的職業生涯。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看得太重,你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因為千人千面,所以才需要我們千千萬萬的銷售員。
2.受到批評最忌滿不在乎
凡事不要走極端,不要把客戶的批評看得太重,但也切不可滿不在乎。萬事都有其緣由,所以我們需要事后,靜下來回想客戶批評的原因,及以后如何改進。客戶的批評正是我們進步的階梯。
3.受到批評時,不可當面頂撞
心有疾雷,而面不改色。所以當你受到客戶的批評時切不可直接頂撞,這是一個銷售員最基本的素質。但不頂撞并不代表我們欣然接受,而是躲避沖突點,試圖從另外角度化解客戶的煩躁。
4.對批評不要牢騷滿腹
惱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把客戶的批評看得太重,即使無法釋懷,可以找身邊人一起找辦法解決,或者幫你舒心。切不可心情低落,影響以后的銷售生涯。
5.搞清楚客戶為什么批評你
凡事皆有原因,當你挨了客戶的批評,那你就反思,為何客戶會有如此大的舉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透徹了。其實,客戶的批評,也正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客戶明確的表達的他的需求,針對性的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事半功倍。
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