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妹妹的微笑印在了馬寶丹的心里,讓她永遠記住了憤怒的代價,有時她還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但肯定不會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斯葉對馬寶丹的教育不可不謂苦心奕奕,他發現在憨實的外表下,馬寶丹非常有靈性,她善于觀察,在小事兒上都能領悟道理,這種領悟力力壓99%的人。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并不是古人的一句狂言,是有一定群眾根基。
升入初中后,在新環境下,馬寶丹感受很大的壓力,既有來自對新環境的未知,更有來自某些人的非善意,首當其沖就是班長。
班長陳為民個子不高,長得白白凈凈,只是一雙丹鳳眼總是瞇縫在眼鏡后面,這里要隆重介紹一下這副眼鏡,它的厚度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那是相當了得,馬寶丹總擔心一個不小心,那眼鏡掉下來,能砸壞了班長的腳。
陳為民對馬寶丹格外熱情,第一批入團名單,特別推薦了馬寶丹。按學校規定,每班每人假期都要來學校值日一天,班長照顧她家遠,沒有她的值日安排。馬寶丹理解為班長的認真和負責。
在鄰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出了件怪事,馬寶丹所有的聽課筆記都不見了。馬寶丹繼承了爸爸愛書的習慣,從來不在書上亂寫亂畫,因此特別在筆記本上記錄書后的練習題答案。自從不見了筆記,馬寶丹特別注意自己身邊的人,但是每個人都那么自然??v然,筆記對馬寶丹的考試并沒有影響,可是這件事兒給了她一個信號——有人或許看她不順,或許是在故意搞破壞,這讓她心里發慌。
當身邊的人被一一排除后,馬寶丹將搜索的范圍擴大到全班,唯獨沒有將好人班長列入被懷疑的人之中??墒枪至?,班里八十幾個人,似乎都和這事兒沒關系,這太不可思議了。如果有人處心積慮地做這件事兒,那非高夢瑤莫屬,可她們沒有分到一個班,高夢瑤根本不知道這個課堂筆記的存在。
為了找到課堂筆記,馬寶丹又要去觀察高夢瑤,那就有點兒得不償失,既然筆記本看似重要,實則不重要,也就是掩蓋學習的幌子,花這么多的精力追蹤它的下落,浪費時間得不償失。但是這件事卻像長了草一樣,在馬寶丹的心里生了根,她會有意無意地觀察高夢瑤那幫人。通過幾天的觀察,馬寶丹排除了高夢瑤,以及能想到的人。
馬寶丹奇怪怎么能有人做了壞事兒而沒留痕跡呢,這也太專業了吧,即便是專業人士,也一定有破綻。憑跟著斯葉大師學的本領應該足夠對付這些同齡人,但是很顯然,過于紙上談兵,不善于實戰。而此時在好勝心和好奇心的雙重驅使下,馬寶丹越是找不到答案,就越想找到答案,她將這也歸為求知欲的一種,畢竟對未知的探索是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