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圍廣、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種變異最多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按照理論的指導,如果將幾種編著得比較好的植物志中的所有變種列成一個表格,那么我們在對變化最多的物種的性質和關系的研究上就可能會取得一些有趣的結果。一開始,我以為這似乎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后,沃森先生就讓我意識到了其中的大量難點。在此,我要深深地感激他,他在這個問題上給予了我寶貴的忠告和幫助,之后,胡克博士也有這樣的說法,甚至還對該說法進行了強調。至于所有的難點和各變異物種的比例數目表格,我將在以后的其他著作中進行討論。當胡克博士仔細閱讀了我的原稿,并審查了各種表格之后,他允許我進行補充說明,他認為下面的論述成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在這里,雖然必須把整個問題講得非常簡單,但其真實情況卻格外復雜,并且還不得不涉及到一些將在后面討論的問題,如“生存斗爭”“性狀的分歧”等。

栽培甘藍 攝影當代
甘藍為十字花科,兩年生植物,最先只有一個品種,通過改變DNA、雜交等方法,現已有上百個品種。從外形上看,它們有著明顯的差別。甘藍可以分為結球甘藍(俗稱蓮花白菜)、孢子甘藍、花椰菜(菜花,又分綠色花和白色花)、球莖甘藍、散葉甘藍、彩色甘藍等。
得康多爾和別的一些人都發表了這樣一個觀點,即在一般情況下,分布很廣的植物都會出現變種。這一觀點是可以被預料到的,因為它們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之下,而且它們必須和各類不同的生物進行斗爭(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后面的文章中看到,這是同樣真實且更為重要的條件)。但我的表格卻作了更為深入的解釋,即在任何一個受限制的地區里,最普通的物種,即個體最繁多的物種,以及在它們自己的區域內分布最廣的物種(這里的分布廣與之前所說的分布廣在意義上是不同的,它和“普通”也存在著略微的差異),發生變種的情況最為頻繁。這些變種有著足夠顯著的特征,這些特征會使植物學者認為它有被記載的價值。因此,最繁盛的物種,或者說最有優勢的物種——它們分布最廣,在自己的區域內分布最大,個體也最多——也是最為頻繁地產生顯著的變種,正如我所說的那樣,它們是初期的物種。也許這一點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如果變種要在所有層次上都變為永久,那么它就必須和該區域內的其他生物進行斗爭,而已經取得優勢的物種,將最適合于產生后代,盡管這些后代的變異程度不如其親代,但它還是遺傳了其親代的勝于同地生物的那些優點。這里所講的優勢,只是指那些互相進行斗爭的類型,尤其是指同屬或同綱的具有極度相似的生活習性的成員,至于個體的數目,或物種的普通性,則只是指同一群類的成員。如將一種高等植物和生活在類似相同條件下的其他植物進行比較,前者的個體數目更多,分布也更廣,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它獲得了優勢。這樣的植物并不會因為本地水里的水綿或一些寄生菌的個體數目更多、分布更廣而減少它的優勢。但如果某種水綿和寄生菌在上述各點上都勝過了它們的同類,那么它們就會在自己的這一綱中獲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