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梯級公開課6
- 摩羅 楊帆編著
- 458字
- 2019-06-17 10:42:28
三、選文特點
經(jīng)、史、子、集,是中國古人對浩瀚文獻的分類方法,名曰四部。《國學梯級公開課》按照古人的分類方法(但也有所變通),引導習者一步步進入古人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文化堂奧,是最好的捷徑。本編每級教材都按集、經(jīng)、史、子順序排列。因為集部文獻淺易生動,習者容易進入。
集部
《國學梯級公開課》把今天所謂文學作品,諸如散文、小說,都歸入集部。3梯18級的集部連綴起來,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由近及遠、逆向編選的簡單文學選本。
經(jīng)部
《國學階梯公開課》按照唐宋形成的“十三經(jīng)”體系,從中節(jié)選合適的篇章作為經(jīng)部課文。“十三經(jīng)”在語言上的難易程度,差別甚大。本編基本上按照從易到難原則編選。
史部
史部選文最為特殊,每級5篇課文,其中3篇《史記》故事選段,1篇《資治通鑒》故事選段,1篇其他文章。先秦典籍都是經(jīng)過漢代整理然后流傳,故可說華夏書面語到漢代才最后成熟和定型。《史記》正好是漢代最輝煌的作品,代表了漢語的成熟與定型。學好了《史記》,也就學好了古代漢語。
子部
先秦的諸子百家,漢以后凡是著書立說,闡發(fā)天地大道、人生奧義和治國謀略的著述,都歸入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