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收藏的門道作者名: 西風本章字數: 746字更新時間: 2020-04-22 16:17:29
定級的標準
文物和古玩藝術品的定級標準有時是可以重疊,但大多數是不一樣的。古玩藝術品的定級標準,可以說由市場和行業圈子說了算,在一定范圍內,甚至可以說是由實力大拍公司和古玩藝術品經紀人說了算。市場當中的古玩藝術品注重的是市場關注度和古玩藝術品本身達到的真、精、稀的程度,用文物定級標準定級的古玩藝術品,往往市場上并不認可,這主要取決于藝術品投資環境、投資者整體的認知度以及參與收藏的群體大小來衡量。拿瓷器來說,用文物定標準來確定宋代官窯瓷器可以定級為一級,明清官窯瓷器則只能定級為二級或者三級,有的甚至夠不了級別。但是在藝術品市場環境中,明清官窯的市場價值卻遠遠高出宋代官窯的市場價值,而且相差的數目還很大。再比如張大千的繪畫作品和齊白石的繪畫作品,一個是傳統文人藝術家,一個是傳統匠人藝術家。從藝術的真正文化內涵來講,一個是具備中國典型文人骨氣,寧可遠走他鄉而漂泊一生;一個則是隨遇而安,甚至大有攀附權貴的嫌疑。但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上,齊白石的很多繪畫拍賣價格遠遠高于張大千的繪畫拍賣價格。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古玩藝術品的價值主要決定于市場,并不能體現它們的本質價值。
這也印證了收藏界那句名言:“藝術品價值,市場說了算,不管你愿不愿意,現實就是這樣。”當然,也有一部分收藏家不受藝術品市場的約束,只要自己喜歡就收藏,但這需要心境和財力的支撐。收藏普品和殘碎瓷片的收藏家,要么為了學術研究,要么注重文化休閑和自娛自樂。所以古玩藝術品的定級可以說沒有嚴格的標準,品相好、有傳承、品級高的定級就高,反之則低。往往市場文物藝術品,定級標準在一定意義上并不受國家文物定級標準的限制。最大的問題是國家層面的文物藝術品鑒定機構,在真偽鑒別方面嚴重退化,導致近些年來各種丑聞層出不窮,嚴重損害國家的形象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