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樂多聲部寫作教程
- 潘永峰
- 11字
- 2019-08-02 17:16:34
第四節 二聲部的織體設計
一、同步式
1.使用方式
這是最普通的二聲部形態,前面所舉的例子,基本都是這種類型。
在寫這類二聲部時,只需要考慮和弦音符的選擇是不是正確?音程的結構是不是協和?至于節奏可以不用考慮,因為是同步式,所以,節奏跟著旋律走就可以。
例3-17(潘永峰編寫)

如上例中,只需要考慮Am7和弦中音符的選擇是不是正確,F和弦中的音符選擇是不是正確就可以。關于節奏,可以直接復制旋律的節奏。
所以,還可以做出以下選擇:
例3-18(潘永峰編寫)

將第一小節的“G”改為“A”,這樣更加符合Am7和弦的結構。當然為了凸顯Am7和弦的七和弦性質,還是選擇第一種方案比較好。
2.編寫技巧
二聲部同步式合音是其他一切合音的基礎,也是最常用到的合音類型。現將二聲部寫作中出現的一些技巧總結如下:
(1)簡單易唱是基本原則。
(2)調的高低決定了合音排列方式的選擇和男女聲的選擇,相關內容已在之前介紹過。
(3)調感在前,和弦在后,對于五聲調式尤為重要。如:
例3-19(潘永峰編寫)


上例中,單獨看方框內的音符,這樣的選擇完全在和弦之內,但是演唱后,與主旋律的調感不在一起,不太符合主旋律想表達的感覺。分析之后發現,主旋律是五聲調式,有很強的敘事性,但第二個聲部中的音符選擇卻體現了強烈的大小調的感覺。所以,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即使此處有一些二度的沖撞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五聲調式中,因為不存在小二度音程,所以所有音符都可以組合使用,而且完全不會有沖突感,也就是說編寫時可以把五聲調式的五個音符全部放在一起。在流行音樂中,“CDEGA”可以標記為和弦,是可以替代主和弦出現的,所以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去使用。
(4)避免生硬大跳。如:
例3-20(潘永峰編寫)


上例中,在五角星標記的聲部與最高聲部主旋律之間形成了完全一致的行進路線,連跳進也是完全一致,但正是因為這樣的跳進導致了合音旋律出現了晦澀難唱的弊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出現這樣的大跳,修改為最下面的加星號一行。
對于這種旋律中有大跳的情況,大多情況下可以采用突出跳進合音,而前面可以保持同度的方式來編配。又如:
例3-21(潘永峰編寫)


上例中,方框內的三處音符選擇,都在最低聲部做出了相應的變化。第四小節中把換成了
以及第八小節中把
換成了
,完全是為了避免生硬的大跳而作出的讓步。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用這種保持同度的做法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5)同步式偶爾也可不同步——方向不一致。
例3-22《這個城市》(郝云,郝云詞曲)


上例中,主旋律在高聲部第一小節中,主旋律向上走,低聲部向下走,而且做了一個半音下行,非常有特點。這種寫法并不多見,但卻是很標新立異的一種方式。在一些歌曲的主歌段落,或是敘事性比較強的段落用此方法會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