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REFACE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菜籃子”安全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健康。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食品工業的興起,琳瑯滿目的食材擺在我們面前,從冬天的西瓜到夏天的橘子,不是四季混亂了,而是這個社會變了。
記得小時候,將地里的黃瓜摘下來,隨意用衣服一擦就吃,而現在,有些蔬菜即使洗了也不敢吃。從“三聚氰胺”到“毒大米”,從“蘇丹紅”到“地溝油”,無數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敲打著人們脆弱的神經。新聞上的報道聳人聽聞,網絡上反映民意的文章鋪天蓋地,無數的權威專家辟謠更正,許多人站在食品營養安全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
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慢性病卻成了普遍性的健康問題。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呢?我該怎樣選擇我的食材?我又該怎樣才能吃出健康?食品的安全隱患已經成為大眾普遍的“心頭病”。
本人不敢枉稱專家,但致力于營養科普多年,幾百場講座下來,從城市到農村,從成人到孩子,我為當今民眾對食品營養的熱忱和重視所震撼。“營養進課堂”的口號喊了多年,但現在確實是大小城市都在推動,可見政府的重視程度,我也為我所從事的職業感到由衷欣慰。
每次講課結束,總有很多熱情不減的老年人或是家庭主婦,不斷向我咨詢各種食品營養問題,他們眼神中的渴望和信任,讓我覺得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非常重要,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食品營養知識應該成為每個公民的知識結構中的“標配”,食品營養知識的普及,是造福千家萬戶的義舉。
這就是我編寫本書的初衷,也是初心。本書從揭開吃的真相、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食品標簽解讀、常用食材的安全選購五個方面,介紹了什么是食品安全、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食物中毒的預防以及食品選購的誤區和標準等。為廣大關心食品營養安全的消費者,就常見的食品營養問題進行了答疑。
本書編寫過程漫長而艱辛,感謝團隊人員的努力和付出,雖然各個章節已經盡力完善,力求完美,但本人精力和能力有限,本書出現的不當和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