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貝尼尼也有很多次失敗,但是假裝謙卑肯定不在其中。不過,既然從未有人懷疑他是人中翹楚,那他如果不那么自命不凡,反而令人意外。他的父親、佛羅倫薩人皮埃特羅(Pietro),也是一位雕塑家。1605年6月,他從那不勒斯來到羅馬,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皮埃特羅充其量也就是傳統上夠格的手藝人,但當時人才稀缺,機遇良多——正是羅馬教廷大興土木的時候——而與其他庸人相比,他的才華在通常情況下還算能夠脫穎而出。(不過也不總是這樣:他設計的一處墓穴被認為實在糟糕,以至于他不得不將其重雕了一遍。)皮埃特羅時常處于被認可和遭拒絕的邊緣,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最寶貴的財產就是兒子身上那一早體現出來的天分(小家伙生于1598年)。于是,吉安洛倫佐·貝尼尼被增選來為圣母大教堂(Santa Maria Maggiore)的嬉戲小天使形象增添些許活力,使之充滿生命的熱烈氣息,否則這又會成為大教堂中一件沒精打采的傳統作品。這種拿動物性力來惡作劇的青春本能,在一件表現一對小混混折磨牧神的巨大性器的雕塑中展露無遺。歡樂和痛苦相伴相生,而這將會成為貝尼尼的標志之一。

少年貝尼尼經過了父親的包裝吹捧,很快便出類拔萃。當他被帶到博爾蓋塞家的教皇保祿五世(Pope Paul V)面前時,年僅八歲的貝尼尼畫了一幅機靈討巧的圣保羅速寫,“筆觸大膽而靈動”,這打動了頗為驚訝的教皇,后者甚至希望自己眼前的這個孩子就是第二個米開朗基羅。于是,十二枚銀徽章落入他的掌心,小男孩的雙手甚至堆不下這么多銀幣。為了培養他的才能,保祿五世授命樞機主教馬費奧·巴貝里尼(Maffeo Barberini)來監護小貝尼尼并為他量身制訂教育方案。主教也深受震撼以至于他對皮埃特羅感慨:“當心啊,貝尼尼閣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對此,自豪的父親回答說(而且看不出來有任何不開心):“如果這樣的話,閣下,我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失敗者同時也有所成就啊!”父子間的親緣紐帶,連同其中所有的含混不清,以及分量不斷改變的驕傲與責任,或許造就了貝尼尼的大師級雕塑作品:埃涅阿斯(Aeneas)抱著父親安喀賽斯(Anchises)*逃離陷入火海的特洛伊城,其中的含義遠不止特洛伊戰爭中的小插曲。無論是兒子的精壯剛健,還是父親身上那明顯的松弛,抑或是嬰孩身上那胖嘟嘟的嬰兒肥,不同類型的肌肉組織在一件作品中全部得到了精準的表現。

《酒神節狂歡:孩童戲弄牧神》

1616—1617

大理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

接下來就是每一個雕塑家都必須經歷的時期:數年之中,他們必須研習和借鑒古典作品模型。就算是具有天才的孩子也必須學習創作規則。不過貝尼尼后來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不敢打破規則的人,永遠不可能超越規則”,況且,除了古典胸像和軀干雕像之外,他顯然還凝視別的東西——他自己。對于卡拉瓦喬、倫勃朗和貝尼尼這三位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戲劇大師來說,鏡子作為創作工具的重要性不亞于刷子、蝕針和鑿子。使用鏡子的目的無一例外是將對于激情的表達方式從古典樣板那人為施加的限制中解放出來,賦予面部的自然活動以及身體運動以最大程度的真實性。當他們自己為這個賦予生命力的過程充當模特的時候,他們發現了自己對故事的強烈認同與投入。自我戲劇化令藝術家同時成為演員和觀眾,同時成為演出的制作者與消費者。

《埃涅阿斯和安喀賽斯》

1618—1619

大理石

博爾蓋塞美術館,羅馬

當貝尼尼第一次進行這種自我表演,即創作《圣洛倫佐的殉難》(The Martyrdom of San Lorenzo,1613)的時候,他只有十五歲。圣洛倫佐(圣勞倫斯)是早期教會的圖書檔案保管員,他被放在燒紅的鐵網上活活烤死。既然這位圣徒與貝尼尼同名,這次創作也就有了個人的含義,不過貝尼尼對前者的認同達到了極致,以至于他將自己的腿貼上了一個燒熱的火盆。他要么是對著鏡子,在這種體驗中注視著自己如何遭受虐待,要么就是找人拿著鏡子,自己迅速將臉上痛苦的表情畫下來。不過,圣洛倫佐的表情罕見地混合了痛苦與狂喜,因為貝尼尼試圖忠實地還原殉道場景中的那個轉折點。根據廣為流傳的圣徒言行錄記載,在痛苦達到頂點的時候,圣洛倫佐轉過來看著行刑者,對他們說,這一面烤好了,翻個面吧——難怪他后來被尊為廚師的守護神。

這個瞬間可不是一個可怕的笑話,而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改寫。傳說記載,當圣洛倫佐遭到炙烤時,燒焦的人肉味神奇地變成了強烈的芳香。殘忍的行刑者的鼻息因此顫抖,無信仰的異教徒于是皈依,靈魂由此得到了救贖。貝尼尼試圖抓住的,正是靈魂和肉體同時轉變的那一瞬——同時體會到痛苦和愉悅。這種奇怪的感受令圣洛倫佐的身體拱了起來,而這個場景將會在三十年后的《圣特蕾莎的狂喜》中重現。火是血紅色體液的天然介質(對貝尼尼來說肯定是這樣),它在這兩件作品中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擁護繪畫藝術的人曾經夸耀這種藝術的優越性,認為火就是那種永遠無法用石料來表現的元素,而這也是為什么年幼的貝尼尼會想方設法來表現那吞噬一切的火焰。這種表現是如此真實,以至于這些石雕的煤塊在我們的想象中似乎閃爍著點點紅燼。

這位天才熱衷于玩火,不過他的方式一定出了點兒問題。貝尼尼再次把自己烤焦。這次灼傷的部位是前臂,于是他找到了《受詛咒的靈魂》(The Damned Soul,作品中的臉孔是他本人)*中那副驚懼而咋舌的表情,就好像瞥了一眼火光熊熊的地獄,那正是這個靈魂被判前往的地方。作品所描述的場景令人毛骨悚然:受詛咒的靈魂被縛著站在那里,沒有盡時,充滿恐懼,其身軀被雕刻得狀如火舌。這幅作品用可見的焰火來表現詛咒。此外,貝尼尼還創作了另一件《受祝福的靈魂》(Blessed Soul,1619)來與之對應,后者的目光向上望著天穹,不過這絕非巔峰之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无为县| 桦甸市| 洮南市| 定结县| 肥东县| 瑞丽市| 盘锦市| 石城县| 仲巴县| 柯坪县| 普兰店市| 长垣县| 浪卡子县| 灌云县| 太仓市| 湖州市| 张家港市| 凤城市| 南召县| 南昌县| 建湖县| 祥云县| 博兴县| 乐亭县| 洱源县| 临邑县| 绥中县| 遵义县| 和政县| 诸城市| 凉城县| 志丹县| 乳山市| 洛扎县| 上饶县| 甘谷县| 富阳市| 从江县| 怀安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