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聲

單音字太多的語文,常常要靠聲調的抑揚高低來分別同音字。我國自漢以前,字的聲調就有長短的分別,例如《春秋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的何休注,解釋“伐”字,說“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即用長短音分別主動被動的意義。到南北朝齊梁之間,周颙著《四聲切韻》,沈約撰《四聲韻譜》,于是字的聲調又有平上去入的四種分別了。除四聲說外,又有五聲說(將平聲分陰陽二類)、七聲說(平去入都分陰陽)、八聲說(四聲都分陰陽),現在粵語且有九聲的分別(入聲有三種)。但就讀書的應用說,讀六朝以后的詩文詞曲,以及翻檢韻書,都只需懂得四聲。平上去入的分別是:(一)平聲長,上去較短,入聲最促;故上去入又統稱仄聲。(二)平聲始終如一,沒有升降;上聲由低升高,去聲由高降低;入聲短,無所謂升降。因此唐《元和韻譜》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至于陰陽或清濁的分別,是陰清較低,陽濁較高(粵語入聲分高中低三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岳阳市| 芜湖市| 弥渡县| 平果县| 汉川市| 芦山县| 温泉县| 高密市| 奎屯市| 会东县| 肇源县| 通山县| 冀州市| 固阳县| 三河市| 永平县| 遂昌县| 仁寿县| 天全县| 城固县| 巢湖市| 永昌县| 灵石县| 嫩江县| 虞城县| 乐平市| 台安县| 梁平县| 固始县| 大关县| 通山县| 泽州县| 新津县| 龙泉市| 普安县| 广灵县| 曲沃县| 延津县| 荥经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