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歷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折武彥 高建國主編
- 1202字
- 2019-09-09 16:52:09
一、生存空間不斷拓展
府州,即府谷縣,地處陜西最北面,是晉陜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府州領府谷一縣,后唐以麟州東北河濱之地置之。這里本為河西蕃界府谷鎮,折嗣倫為鎮將。后唐莊宗天祐七年,升鎮為府谷縣;八年,升建府州以扼蕃界,以折從阮為刺史。古城始于五代時期,是我國北方保留相對完整的石頭城。2011年,我們考察過府州古城。城里的文廟、城隍廟、南門甕城、水門等都是著名的建筑。古城是依著整個山體而修建的,懸崖絕壁之下的南面就是滔滔黃河,控制著黃河西岸;東西兩面為甘露、馬家兩溝相夾,北部與高山相擁,與鄂爾多斯高原相鄰,且有長城相護,在形勝上襟山帶河,實乃易守難攻之地。府州城自古為邊塞險隘,隔河的山西保德縣城清晰可見。三百年前,康熙皇帝前往寧夏親征噶爾丹,就是由這里渡河西進的。這里是一條通道,也是一處要塞。宋史記載府州是“控扼西北,中國賴之”
。以宋人的眼光審視府州,對于它的存在與經歷,會從背景上有一個較為深邃的認識和理解。
折氏家族發跡,始于折華。他應該是府州折氏的創始者,史籍雖無折華相關經歷的記載,但《刺史折嗣倫碑》有簡明的信息透露,“祖華,云中人也”,他可能出任過早期府谷鎮的遏使一類官職。在折氏的家族發達過程中,這是緣起。唐朝末年,折從阮的曾祖父折宗本,補振武軍緣河五鎮都知兵馬使。振武軍,唐肅宗乾元(758—760)《舊五代史·折從阮傳》記載,籍貫云中(山西大同),父折嗣倫,為麟州刺史,官至太子太師,正當五代初年,是折氏發跡的基礎。折從阮,是折氏家族發達的里程碑。
父輩折嗣倫奠定的政治基礎,直接影響著折從阮。后唐莊宗(923—926)時期,因北部邊患不斷加劇,即起用折從阮為河東牙將,領府州副使,不久再授府州刺史。930年前后入朝,后唐明宗授其檢校工部尚書,復授府州刺史。后晉建號晉陽,折從阮率兵南下歸附,朝廷提升府州為永安軍,析振武所轄之勝州并沿河五鎮歸永安軍所轄。同時,遣折從阮率兵深入北界,連拔契丹十余寨。開運元年(944)八月,遷本州團練使,兼領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契丹西南面行營馬步都虞侯。其間,率兵圍攻契丹勝州并獲勝。乾祐元年(948)加特進、檢校太師。明年,折從阮舉族入朝,朝廷命其子折德扆為府州團練使,授折從阮為武勝軍節度使。后周太祖郭威時期,遷徙并鎮滑州,之后還授過靜難軍節度使。后周顯德二年(955),赴闕途中“以疾卒”。折從阮的一生結束了,但他歷經后唐、后晉、后周三朝,為后來二百余年府州的基業穩固與延續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后周時,其父折從阮在出任靜難軍節度使時,其子折德扆已任馬步軍都校。府州提升為永安軍時,折從阮出任邠寧節度使,折德扆出任府州節度使,“俱領節鎮,時人榮之”。在父輩折從阮創業的基礎上,折德扆將府州折氏的影響力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折氏的軍事實力進一步得到鞏固。折德扆之后,兩個兒子——折御勛、折御卿即為著名的將領,尤其是折御勛。折氏家族的影響力與軍事實力,在這一代已經奠定,其生存空間不斷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