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歷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折武彥 高建國主編
- 1256字
- 2019-09-09 16:52:07
一、遼軍中的作戰對象
在五代尤其是北宋政權與契丹的頻繁交戰中,折家將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折家將不僅抵御了遼朝軍隊的騷擾和入侵,而且有時主動進入遼境,有力地配合了中原王朝中央軍的對遼作戰。
(一)遼圣宗耶律隆緒和承天太后蕭綽
遼圣宗耶律隆緒即位于乾亨四年(982),時年12歲,母承天太后蕭綽攝政,至統和二十七年(1009)承天太后死后始主政。承天太后攝政后,以“明達治道,……習知軍政”的才能穩定了遼政權內部統治,更親領遼軍對外作戰。景德元年(1004)閏九月,遼圣宗及其母承天太后率軍進攻宋朝,直逼黃河北岸的重鎮澶州。宋政府命麟、府、保州軍入遼境擊其后方,以分其勢。知府州折惟昌“奉詔率所部兵,自火山軍入契丹朔州界,前鋒破大狼水寨”
,殺敵甚眾,生擒400余人,繳獲馬、牛、羊、鎧甲數以萬計。時遼軍正圍岢嵐軍,得知后方失敗,便解圍而去。
(二)韓德威
韓德威出自于玉田韓氏家族,該家族是遼代著名的世家大族,曾世代擔任西南面招討使,負責遼王朝的西南地區防務。至道元年(995)正月,韓德威誘脅黨項自振武軍入侵府州,府州折氏與之交鋒?!罢塾鋼魯≈谧雍鱼狻?img alt="李埴:《皇宋十朝綱要》卷2《太宗》,中華書局,2013年,第83頁;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7, “至道元年正月戊申”條,中華書局,2004年,第807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115BD/13898256905444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246973-DndPHw0xMsv4M2cq4fopxgG0iCFMqvJr-0-b4d9b7c2d6fb3fdd491fb431027a1f95">,勒浪、嵬族等部族乘亂反戈,遼軍全軍覆沒,其將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等被殺,“德威僅以身免”。韓德威的戰敗,亦使“夏人喪氣,不敢深入為寇”。同年十一月,折御卿罹重疾,為遼軍偵知。韓德威再攻府州,御卿“輿疾而行,德威聞其至,頓兵不敢進”
。御卿卒于軍中。
(三)后族蕭繼遠
蕭繼遠乃承天太后蕭綽之弟,其妻為遼景宗與蕭綽所生長女秦晉國大長公主耶律觀音女,因而他是集國舅、駙馬身份于一身的高級將領。咸平二年(999)九月,遼軍大舉攻宋,十二月折惟昌與宋思恭、劉文質率兵攻入契丹五合川,拔黃太尉寨,獲戰馬、牛、羊萬計,有力地牽制了遼軍。此次戰役,遼軍相關主力由蕭繼遠領兵。
(四)鐵林軍騎兵統帥鐵林相公
咸平四年(1001)七月,遼兵南下,攻略宋地。當時宋“以王顯為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十一月壬申……王顯奏破契丹,戮二萬人”。戰爭伊始,統軍鐵林相公率領遼軍精銳鐵林軍騎兵前來薄陣,為宋軍擒獲
。又據《折惟正墓志銘》載,是年,折惟正“任鄭州兵馬大督監……會高陽路告獫狁犯境,在擇能者御之。□詔公日,鄭之彼□□□登赴敵,甚致肅寧”
。由此可知,折氏家族亦參加了此次戰役,并取得一定戰績。
(五)不明將領
開運元年(944),后晉出帝令府州刺史折從遠攻契丹,“從遠引兵深入,拔十余寨”。次年,折從阮又奏“攻圍契丹勝州,降之”
。
太平興國七年(982)五月,折御卿敗契丹兵萬余眾于新澤砦,斬首700級,俘虜酋長百余人。
遼宋自澶淵之盟訂立后和平相處百余年,但邊境摩擦仍偶有發生。元祐四年(1089),被差為代州土登寨主的折克禧修葺工事,契丹以違約為由遣人阻止,克禧據理力爭說:“屋廬皆舊址,特圭其陋,而非違約也,汝且遂忘謁希之役乎?”折克禧以“謁希之役”相威脅,使得“虜不知對止”。折克禧生于嘉祐二年(1057),卒于政和三年(1113),元豐四年(1081)隨兄進討西夏,正式出仕。若“謁希之役”為其經歷之戰事,則當發生于1081年至1089年之間,或許雙方當時結成了相關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