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篇 村民自治

1983~1984年,陜西省在農(nóng)村廢止了人民公社—生產(chǎn)大隊—生產(chǎn)隊“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管理體制,以生產(chǎn)大隊規(guī)模為基礎,建立了村民委員會;以生產(chǎn)隊規(guī)模為基礎,建立了村民小組。1989年全省共設村民委員會3.34萬個,后多次進行調(diào)整合并,到2009年,減少到2.74萬個。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簡稱“四個民主”)為基本內(nèi)容的村民自治制度。

1990~2010年,是陜西省村民委員會建設和村民自治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在此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陜西省用3年時間在全省開展了宣傳學習和貫徹實施活動。1990年12月,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試行)》,以“四個民主”為內(nèi)容,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框架。隨后,用7年時間,在全省開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動。1999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對原“實施辦法”進行重新修訂,正式頒布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和《陜西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兩個辦法”增加了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及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的條款;增加了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和村民代表會議的條款;增加了在民主選舉時,成立選委會、由選民直接提名候選人、差額選舉、無記名投票、設立秘密寫票處、公開計票、當場公布選舉結果等條款。此后,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下發(fā)一系列有關換屆選舉、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重要文件,組織實施了第四次至第七次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進一步完善了“四個民主”制度。全省基本形成“組織體系健全、民主形式多樣、民主實踐活躍、自治理念深化、民主程序完善”的農(nóng)村民主政治建設格局,村民委員會建設和村民自治全面邁入法制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新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深泽县| 隆德县| 蓬莱市| 康乐县| 新乡县| 肥西县| 资溪县| 普兰县| 屯门区| 济南市| 蓬溪县| 邯郸县| 金寨县| 安岳县| 嘉义县| 甘德县| 齐河县| 新乡市| 阿瓦提县| 丹江口市| 洞口县| 顺平县| 通州市| 阳山县| 招远市| 漠河县| 榆树市| 乌鲁木齐县| 迁安市| 平原县| 本溪| 罗江县| 资兴市| 泰来县| 桃园市| 凤阳县| 永嘉县| 射洪县| 辉南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