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第一課:零基礎輕松讀財報
- 產志君 冉曉榮
- 2956字
- 2019-06-19 15:53:07
1.5 負債
資產是企業的一種表內資源,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則是這些資源的源頭。
企業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與對應的資產結構相配合,企業經營用的資產需要流動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去支撐,生產性資產和投資性資產最好是企業的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支撐,所以說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非常重要,沒有健康的負債結構就難以支撐企業資源的利用,如圖1-10所示。

圖1-10 資產的來源
1.5.1 借款
負債按歸還和結算債權人的期限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此時在負債結構上需要與資產結構相對應。
企業要發展需要相關的資源要素,資源要素有一種獲取方式是銀行借款。這部分又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短期借款主要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不足的補充,長期借款在于購建大型設備和設施。
從銀行借款的種類上也可以看出銀行如何衡量企業的償還能力,銀行借款按種類主要分為信用借貸款和擔保借貸款。
● 信用貸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其特征就是債務人無須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擔保就能取得貸款,并以借款人信用作為還款保證。
● 擔保貸款是指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質押貸款的貨物可以用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以及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質押與抵押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質押物必須移交給銀行占有。
信用借款看的是企業借款人的信譽,擔保借款看的是擔保資產的質量。這些都是銀行的附帶條件,其實質都是在現金短缺出現問題時的備用方案。短期借款由于是滿足企業的經營活動所以相對來說還款的保證性很高,但長期借款就沒有那么簡單,因為企業的錢都投入到固定資產里了。這些資產不那么容易變成現金,再說也幾乎沒有企業正常經營下賣掉企業的固定資產去還長期借款。最后還要用企業的現金償還,所以說快速變現的現金,是企業經營能力和償還能力的表現。
1.5.2 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這里按照購買原材料舉例),是企業對其他企業的欠款,所以不需要計提壞賬,但需要分析賬齡,弄清楚企業為什么長期掛賬?
1.應付賬款賬齡分析
要知道應付賬款主要是核算經營過程中的科目,這是直接跟其他企業進行物品交易的過程,屬于一種短期信用行為(低于一個經營周期),總體的原則是交易雙方盡快履行自己的責任,這樣對雙方互利互惠,尤其是應付賬款的拖欠時間。一般而言企業的應付賬款信用時間是三個月左右,這是一個合理的信用賒銷期間。企業可以在這段時間里多去拿一些生產用的資產資源,使得企業在這三個月的信用期內有很多原材料進行生產。不能在信用期之外拖欠上游企業的貨款,這樣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如果遠遠超過一個信用周期會對企業的形象造成極其不良的影響。
所以寧愿在信用期內多購買點原材料經營生產,也不要對已經形成信用期的應付賬款進行延期支付。
2.企業的競爭與應付賬款規模的影響
改變應付賬款的結構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爭取更長的信用期,使得企業占用其他企業的“資金”更長時間;二是企業在一個信用期內采購更多的原材料,提高采購效率。
信用期的延長本質上是企業綜合競爭力強的外在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強勁,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能力也就遠遠好于同類企業。供應商看到企業的強大銷售能力,能夠放心地擴大賒銷信用期。在這個環節中供應商雖然損失了提前收回貨款的能力,但是整體是受益的,企業只是損失當前的利益,但獲得更多的下游訂單。這里更多的是一種主動提升的付款信用期,相對于有些企業的被動提升付款信用期(賴賬行為)有較大的優勢。
一次性采購大額的原材料也只有競爭力強的企業才可以有這樣的優惠條件。試想一家企業的規模很小,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時有時無。這樣的企業要跟供應商要求更多的信用期和一次性大規模的采購,供應商會答應嗎?這樣做對供應商的風險會非常大,而且可能會導致企業的貨款難以收回。為什么供應商會答應競爭力強勢企業的一次性大規模采購?首先供應商不擔心企業的還款能力,競爭力強的企業已經證明了自己的銷售能力。供應商能夠獲得這些利潤,就不會糾結給予企業多少額度有風險,而是在批準的采購額度內盡量地去滿足。
企業的應付賬款出現拖欠,可能是企業的信譽出現問題,也可能是資金出現問題,這兩方面都會對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企業應付賬款的增加也是企業“免費”占用其他企業資金的一種強勢能力,不是企業還不上負債的表現。每年企業的應付賬款增加說明企業在行業中相對于上游供應商來說更為強勢。
1.5.3 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指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商而發生的一項流動負債。企業不需要供貨商用貨幣抵償,而是要求供貨商在短期內以某種商品、提供勞務或者服務來抵償。
1.企業未來業績預測的先行指標
預收賬款的由來在于企業的客戶提前給企業支付了貨款,而這些貨物在企業這里并沒有得到確認,也即企業的利潤并沒有兌現,是一種潛在的“收入”。對于那些預收賬款占比比較大的企業,投資者可以根據預收賬款的變動情況做利潤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未來業績的預測指標。
白酒行業素來有先收到貨款再發貨的行業特性。在2013年之前,五糧液每年年末的預收賬款一直在增長,企業下一年的收入也呈現出大比例的增長。到了2013年度隨著政策、消費習慣的改變,白酒市場開始承壓,企業的預收賬款大幅度減少,從2012年的64.67億元下降到2013年的8.25億元,下降幅度高達87.24%。公司方面稱,白酒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公司盈利能力較強的高價位產品銷售受到影響,導致收入、利潤出現下降。作為一個先收款再發貨的行業,企業的經銷商出現了不愿意打款的意愿,意味著行業或者企業的產品在終端市場上不受歡迎,如圖1-11所示。

圖1-11 五糧液預收賬款與下一年收入關系圖
2.預收賬款增長方式
通過行業或者企業的預收賬款窺測企業下一年收入的變動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這就要看在行業中是少數企業預收賬款的增加還是大多數企業預收賬款的增加。預收賬款的同比增加,意味著企業訂單的增加,這與企業良好的運營管理、產品營銷有一定的關系,但單個企業預收賬款的增加并不能反映出整個基本面的好轉。只是企業市場營銷和運營水平提升的一種表現,這種短時期內的業績爆發,持續性可能不夠強。
在白酒行業2013年開始轉入衰退期時,金種子酒的預收賬款增長卻表現出強勁的勢頭。2013年年報中公司的預收賬款達到2.96億元,比上一年年末增長了71.64%,而同時期的其他白酒企業的預收賬款卻在急劇下降。預收賬款與行業趨勢的背離是由于公司在銷售端力度的加大,公司廣告費從2012年的1.87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2.85億元,促銷費用從2012年的2403萬元大幅增加到2.35億元,兌獎費用從4527萬元增加到1.97億元。圖1-12所示為金種子酒2013年年報的相關費用說明。

圖1-12 金種子酒2013年銷售費用及對比
反觀公司在白酒行業的黃金時期的2010年,其他企業的預收款增長很快,金種子酒的預收賬款增長幅度達到近1倍,而同時行業內的企業銷售費用并沒有大幅度提高,那時的金種子酒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0%。由此可見,在行業整體處于上升趨勢時,每個企業的賺錢狀態是一樣的,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到市場上拓展自己的份額。而在承壓的時候,公司想要發展就必須在銷售商那里做文章。盡管企業的預收款指標好看,只不過在這樣的指標下卻是企業投入力度的加大。所以不同的預收賬款對于公司的意義不同。最重要的是看這部分是由行業整體帶來的,還是企業用其他代價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