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票據的核心功能是融資

商業票據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信用工具。商業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礎,票據則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所產生的最有代表性的信用工具。隨著信用制度的發展變遷,票據發展出匯兌、支付、結算、融資等功能。研究表明,在發達市場經濟條件下,票據的核心功能最終演化為融資。

發達的票據市場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模式。我國建立票據市場服務于實體經濟,是支持產業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金融創新。但同時,票據市場制度體系也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修復、調整。可見,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確實需要加強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制度建設,深化票據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尤其是發揮好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作用。[4]

2.2.1 票據功能的發展過程

票據具有“一手交票、一手交貨”的特點,票據為交換和貿易而生。票據是信用的載體,信用決定是票據的功能與表現形式,隨著信用關系的不斷變化和信用制度的變化,票據的功能作用不斷調整變化,發展出匯兌、支付、結算、融資等功能。

早期的票據用以避免在長途貿易中轉運貨幣產生的費用和風險,即匯兌票據,用來解決異地之間金錢的兌取和兌換。所以商業匯票代替現金行使流通和支付手段,首先是一種結算債權、債務的信用工具。商業匯票可以以銀行貼現進行融資,開始具有一定的融資功能。

1.流轉功能

票據確立背書制度實現流通,票據代替現金支付,開始具有了支付功能。

2.結算功能

隨著貿易的進一步繁榮,當事人在多次貿易中存在相互欠款或相互支付關系時,通過票據交換,沖減和抵消相互債務,票據開始具有結算功能。

3.融資功能

銀行的信用與企業相比較,具有獨有優勢,所以銀行信用的介入可以彌補商業信用的不足,有助于促進交易的實現。同時,銀行通過票據貼現,可以滿足于票據未到期而持票人急需現金的需求,票據的融資功能得以進一步發展。

由于銀行信用克服商業信用的不足,使得銀行信用具有無因化的特點,在市場經濟較發達階段,銀行信用逐步取代商業信用,發展成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信用形式。

2.2.2 外國票據發展經驗借鑒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中不斷進行金融脫媒的演化,最終形成銀行、股市、資產證券三大企業融資市場,企業融資主要依賴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

其中,融資性票據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融資性票據是發行人以商業信用在金融市場中進行直接融資的一種方式,有別于以具體商品交易為基礎的真實性票據。可以認為,融資性票據是票據市場發展至成熟階段的標志。

1987—1992年美國發生儲貸危機,銀行信用受到打擊,美聯儲取消了對銀行承兌匯票的優惠政策,美國銀行承兌匯票市場開始大幅萎縮。另外,電子支付對傳統票據的匯兌和支付功能進行競爭,承兌匯票在國際貿易融資中開始降溫,隨之而起的是商業票據市場的興起。商業票據以開票人的自身信用為主,是一種無擔保的短期期票,其直接融資的方式具有成本低、靈活性強的優勢,2017年美國商業票據全年發行量約21萬億美元,年末余額9659億美元。

可見,商業匯票的沒落和商業票據的興起主要在于能否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我國1996年發布《貸款通則》,票據貼現被列入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促進銀行審慎辦理貼現。1997年發布《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支付結算辦法》《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定了銀行開展票據業務的制度框架,明確了在商業信用不足的情況下銀行信用對商業信用的補充。

自2000年以來,我國金融管理部門主要以利率市場來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其中包括票據市場,主要策略有:一是推動票據市場利率市場化;二是“票據融資”不再計入金融機構的存貸比考核;三是取消商業銀行“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實行總量控制,其承兌總量不得超過上年末各項存款余額的5%”的指標限制;四是在穩步發展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同時,積極推廣使用商業承兌匯票;五是發揮再貼現功能,引導票據融資業務,以加大對擴大中小企業和下游弱勢企業的融資支持;六是建立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

近年來,監管部門逐步完善票據市場的監管規則、加大監管力度,但是票據市場的問題及風險事件仍然時常發生。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已經不能僅依靠監管上的“修修補補”和執行上的“一亂就收”。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并徹底改變票據市場的運行模式,才能推進票據體系的發展。區塊鏈技術的興起,從理論上來看,數字票據的功能與特性可能會解決票據市場存在的風險多發、監管效能不高等問題。

2.2.3 票據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作用

票據已經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工具。2017年,我國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17.0萬億元;期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為8.2萬億元。2017年,金融機構累計貼現40.3萬億元;2017年年末,票據融資余額3.9萬億元,各項貸款占比3.2%。從企業結構看,中小型企業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約占三分之二。

以銀行承兌匯票為主、實現票據融資(銀行信用補充企業信用),具有簽發便利、流動性高的優點,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小企業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門檻較低,存放一定比例的保證金(20%左右),收取少量手續費,銀行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信用擔保融資。相比股票市場或債券市場的較高門檻,銀行承兌匯票采用柜臺簽發,不受企業規模的限制,甚至對信用等級沒有強制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短、頻、急”的特點。

另外,票據融資利率低于一般貸款利率,可以節約融資成本。2017年,票交所辦理的票據融資業務為59.34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商業匯票承兌和貼現業務發生額分別較2017年同期增長31.96%和27.98%,出票人為中小企業的票據占比為69.65%,票據承兌業務已成為中小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

2.2.4 票據市場制度體系需要與時俱進

我國票據市場正在快速發展,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相比仍然差距較大,問題仍然較多。當票據從以支付功能為核心轉向以融資功能為核心時,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票據市場相繼爆發了一系列重大風險事件,表明票據市場中存在結構性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經濟中基礎性的商業信用不足

商業信用建立在良好的契約關系、信用關系、法律制度和司法環境之中,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時間較短,使得這類基礎性的信用因素對票據市場發展形成阻礙作用。例如,企業信用度差,出票與兌付行為不規范,參與者的負面影響會迅速影響整個市場對票據使用的態度,甚至國內部分區域的票據市場開始出現停擺現象。商業信用的不足,使得市場更加重視銀行信用,我國市場的特點對銀行信用信賴無疑,因此票據信用必須建立在對銀行信用的過度依賴中,使得銀行承兌匯票占絕對主導地位,而商業承兌匯票不被市場接受。

2.票據交易基礎設施的建設滯后

傳統的紙質票據轉為數字票據后同樣存在缺點;雖然重視票據的結算功能,但票據的交易、融資等功能存在明顯不足,比如對投資人資質、發行、交易、托管、結算等規范性要求欠缺;缺少全國統一的市場,使得票據不能形成統一的定價,在分散割裂的市場中必然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點。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簡稱為 ECDS)的建立也不能形成全國統一的票據市場體系,由于缺乏統一的票據登記、交易、托管、信息查詢和交割清算機構,因此,票據市場的資產公開、交易公平、交割和跨市場轉讓的便利性等都受到影響。票據市場分割直接形成票據交易的壁壘,同時使得交易規模下降、交易成本提高。

3.相關法律滯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為《票據法》)等法律法規具有時代局限性,票據的融資功能是通過票據的貼現、轉貼和再貼現來實現的。根據相關法律的有關規定,票據的簽發、取得、轉讓及承兌、貼現、轉貼現、再貼現應以真實、合法的商業交易為基礎,而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很明顯,法律法規對于純粹的融資性票據是禁止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久治县| 南康市| 台州市| 麻江县| 宝应县| 龙门县| 彭阳县| 玛曲县| 江油市| 子长县| 新兴县| 广丰县| 察隅县| 承德县| 伊吾县| 边坝县| 绥德县| 中山市| 青龙| 柞水县| 东阳市| 咸宁市| 宝兴县| 涟源市| 安康市| 石阡县| 顺平县| 云阳县| 邵东县| 抚州市| 长丰县| 无为县| 阿拉善右旗| 会同县| 福建省| 隆德县| 松阳县| 新密市| 恩平市|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