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金融5.0:自金融+區塊鏈票據
- 段偉常 梁超杰
- 3637字
- 2019-06-19 16:03:20
第2章 理論與技術基礎
2.1 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的模式與價值
2.1.1 記賬的價值
記賬是會計的基礎,而會計在人類經濟與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記賬以量化的方式,將經濟行為運用一定的方法記錄在賬簿上: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將所有發生的收付、資產進出變化連續記錄起來,包括出納現金記賬、倉庫物資進出庫記賬、會計資本結構的復式記賬等。在登記賬簿時,要求按記賬憑證日期、編號、經濟業務內容摘要、金額等逐項記入賬內,做到登記準確、及時、書寫清楚。另外,為使賬簿記錄清晰,便于內容保管和長期查考使用,所記錄內容禁止涂改。
在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和生產行業日趨分化,尤其是在私有制經濟出現以后,為合理地處理好日益突出的生產、分配、交易、消費等方面的矛盾,人們開始嘗試以實物、繪畫、結繩、刻畫等方式再現客觀的經濟活動及交往方面的數量關系,這是原始會計記賬的萌芽,如圖2-1所示。

圖2-1 刻畫、結繩、繪畫記事
例如實物記賬,狩獵后以積存獵物的頭骨的數額,來反映獵獲的對象及數量;繪畫記事是原始社會創造的以繪畫形式來反映經濟活動:利用礦石粉等在居住的山洞及巖壁等處,將重大活動以形象的圖形繪畫出來,從而記錄客觀活動,如狩獵、馴養、祭祀、文化娛樂等。結繩記事是原始社會創造的以結繩的方式來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及其數量關系,方法是“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刻畫記事是以刻畫某種物體遺留痕跡的形式來反映經濟活動及其數量關系,如刻畫缺口于動物骨片,還有刻木記事、刻竹記事、陶器刻符等。
以記賬為基礎的會計是對社會各利益集團行為過程及結果的綜合計量核算與報告,使有限的經濟資源合理配置擁有了客觀基礎,從而為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會計通過預算、核算、分析、審計及定期公開報告,把社會公益的理念有效地嵌入各種經濟活動,從而,使各利益主體訴求的滿足不僅取決于各主體的負責努力,還達成對公益要求的有效增進。可見,記賬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用,會計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性保障作用也顯而易見。[1]
記賬在對財富的管理與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財產和權益需要記錄,包括記錄土地、房產、奴隸和牲畜的所有權;向社會提供證據,表明自己已履行了各種義務。記賬的重要性在于其未來觀:未來某個時刻必須收取某項債權、斷然拒絕冒牌的債主、捍衛所有權或拒絕統治者的要求。記賬對于個體生存和社會經濟的安全發揮著至關重要甚至生死攸關的作用。從古至今,會計把人類各種活動的精髓(文明的原始狀態)傳承下來,承擔獨特的職責,并發揮其基礎性作用。
在馬克斯·韋伯的經典理論框架中,認為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是等價的,兩者的基本前提是自由市場競爭,而商業組織的核心精神就是把會計制度作為企業標準,進而實現資本的目標,貨幣計量為主要或唯一最終計量的會計準則,復式簿記形式在技術上實現了資本對盈利的導向性。
因此,會計是人類源頭文明的啟明燈,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前提保障。
2.1.2 分布式記賬的價值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現代金融的基石。融資就是基于會計信息真實的契約行為,而分布式記賬則完全建立在會計信息真實的基礎之上。只有真實的會計信息才會促進價值交換,而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將會給信息主體造成極大的風險。
在交易時,交易主體之間互相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當然不是全部的經營信息),交易主體依據對信息的判斷做出交易決策,以財務報表、財務報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資者、債權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自己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透明能夠使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讓外部使用者及時、容易、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從而得到清晰、完整、不失真的企業圖像。
公司從最初確認計量到對外披露會計信息,再到投資者解讀會計信息并形成對公司的“圖像”,經過了一系列復雜過程。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對于價值創造具有重要作用。當然,會計行為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會計信息的模糊性、人的有限理性等特點,使得會計信息披露不可能做到絕對透明。投資人(或交易對手)對于會計信息的解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傳統的間接金融,以專業化的中介功能去審查會計信息的真空性、有效性、影響性,從而判斷交易的價值。而去中介化(或稱“弱中心化”)的交易則完全依賴于對交易對手的會計信息的判斷來達成交易,交易者承諾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是交易契約本身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對于中心化模式,建立在會計信息真實性基礎之上的分布式記賬,將徹底改變生產者(交易者)之間的關系:原來交易對手之間是互相不信任關系(盡量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得談判優勢),變成了交易對手之間需要承諾記賬信息的真實性,極大地抑制了提供不真實信息的沖動,互相盡量保證記賬信息的準確性,進而促進了交易效率和后期的協作效率。
分布式記賬改變了價值交換的底層邏輯規則,從完全競爭關系轉換為有限競爭和適度合作關系。這既是對現有會計制度的創新,也是對現有的普遍化的中心化交易模式的顛覆,使得合作、協作成為去中心化交易的最優博弈結果。在數字化時代,分布式記賬將成為數字化經濟、虛擬經濟的關鍵協同工具和公司戰略。區塊鏈技術首先引發金融領域的顛覆式創新,正是從改變底層的交易邏輯開始。分布式記賬下的商業模式,讓參與人既能享受到互聯網時代的方便快捷,同時又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基礎性信任,亦能保護參與者的隱私和各項權利,最終將互聯網思想以金融配置的最優化來實現。
區塊鏈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會計信息數據庫,采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相關聯的數據塊,每個數據塊包含了一段時間內全網交易的信息,在驗證信息的有效性后可生成下一個區塊。區塊鏈技術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全員記賬的技術,也是建立分布式總賬的技術。
2.1.3 會計信息的真實與透明化
會計信息是指通過會計核算實際記錄或科學預測,反映會計主體過去、現在、將來有關資金運動狀況的各種可被人們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數據、資料等的總稱。會計信息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的財務信息,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也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評價經營業績進行再生產或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2]
銀行除了擔心中小企業或小微企業的還款能力外,也關注其交易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在供應鏈金融業務實際操作中,核心企業以其ERP為中心化的模式串聯上游采購信息與下游銷售信息,所以銀行必定調查核心企業所用的ERP系統的生產商,由于國際或國內大廠生產的ERP系統結構較為復雜,交易信息不易被篡改,銀行對其信息的信任度有所增加。
盡管如此,銀行仍然擔心核心企業與供應商或經銷商串通篡改交易信息,所以投入人力與物力反復驗證交易信息的真偽。而區塊鏈具有一致性、可溯性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因此可將供應鏈上所有的交易數據記錄分散在所有結點上的數據庫中,且區塊鏈上的數據都帶有時間戳,具有不重復記錄等特性,防篡改特性在證據層面解決了銀行對信息被篡改的疑慮。
會計信息透明化對于將有限的經濟資源合理配置極為重要,對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通過預算、核算、分析、審計及定期公開報告,會計把社會公益的理念有效地嵌入各種經濟活動。會計透明度使得每個人及各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及行為后果負責,因為透明化將使相關信息暴露在監管之下,從而約束主體的行為。由此而論,會計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到基礎性保障作用。
如今會計使用“非經常性損益、大筆沖銷、存貨高估或低估、注銷和轉回存貨、向購貨方融資、商譽注水、操控研發、提前確認收入”等手法形成虛假財務報表,盛行于西方會計界的“真實與公允”的最高原則,已經基本處于“迷失本性”的狀態,妥協于利益各方的百般干涉之下。安然公司是美國一家著名的能源類公司,2000年其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公司連續6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但這個擁有上千億美元資產的公司長期存在財務造假問題,在2002年破產。在安然公司事件中,會計問題首當其沖,人們對美國現行的會計準則架構提出了質疑。
在整個經濟社會中建立會計信息強制披露制度,就是將經濟資源內部化的企業組織,所產生的內部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外部化,從而拉近公司管理者與股東、債權人、金融機構、供應商、客戶、監管部門和政府機關的距離。考慮會計制度政治性的一面,從社會層面看將單位會計信息強制披露的成本是較清楚的,但其收益卻往往是無法估值的。[3]
把握透明度的原則在于“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因為合適的理由獲得關鍵信息”。唐·泰普斯科特出版的《赤裸的公司》一書認為將會計信息透明化具有諸多好處,開放并且坦誠會幫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減少辦公室政治和勾心斗角事件;認為公司需要與利益相關者建立起彼此信任關系才能基業長青,產生“開放式企業”而積極融合誠信、責任和增進信任等,給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新的商業模式實踐表明,將商業伙伴組成一個會計信息高度透明化的網絡,提供有市場差異化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會計信息透明化有效建立市場參與者對企業的忠誠度,信任最終將創造外部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