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拉煤(二)
- 鳳凰橋往事
- 豫東布衣
- 1504字
- 2022-02-08 12:02:00
姚慶磊苦笑著說:“年前俺家分了四十斤小麥,磨了三十斤面。也不能過年這幾天就把好面吃完,因為得留幾斤將來家里來客的時候用啊!過年包餃子用了幾斤,俺家又蒸了幾斤好面的年饃,又炸了十斤面的油條,炸的油條我就吃了一根,給俺爹端去一饃筐,給俺大娘送去十來根,我去看老舅拿了一竹籃油條,俺老婆走娘家?guī)ヒ恢窕@,剩下的半籃子油條,還沒有到初五,幾個孩子就吃完了。幾斤面的白面饃在大年初一那天給長輩們送過去有一半,剩下的就讓幾個孩子吃,我跟老婆頓頓就吃玉米面饅頭。”
羅文斌寬慰他道:“你家現(xiàn)在缺勞力,再過幾年,幾個孩子大了就好了!”
“唉!”姚慶磊嘆了一口氣,“熬到啥時候是個頭啊?”
孟新華問:“姚老師,你家里幾個孩子啊?”
“三個小子,最大的十歲,過了明年暑假就該去你班了!”
孟新華說:“三個小子好啊,將來他們都成了家,一個兒子給你們端一碗,你們老兩口就吃不完了!”
姚慶磊笑了笑說:“都是那樣說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是一個兒子朝俺倆身上跺一腳,俺老兩口就站不起來了!”
羅文斌說:“姚老師,你不用發(fā)愁,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個小雞兩個爪,等你跟前那兩個大孩子長到十六、七,就能夠到生產(chǎn)隊掙工分了,到那時候你家的日子就好過了!”
“那是,”,姚慶磊點點頭,“我也是這樣勸我自己的!你倆都吃好沒有啊?吃好了咱就走吧,趕早不趕晚,戲詞里面不是說了嘛,‘日不落山早住店,日出三竿再動身’。天黑之前咱得趕到漯河北邊,今兒晚上就住到那兒。”
三個人拿著干糧袋和碗出了屋,那位老漢從耳房走了出來,“你們幾位都吃好了吧?”
姚慶磊說:“都吃好了。老先生,算算俺幾個的茶錢得多少吧。”
老漢擺了擺手,“大過年的,茶錢就不要了。你們幾個也不容易,要不然也不會正月十五還沒過就出來拉煤了!”
羅文斌說:“那就謝謝你了,老先生。等俺幾個回來的時候還到你的店里來!”
老漢笑著說:“那中啊,你們要是晚上住到我店里,我請你們仨喝一杯酒!”
告別那位善良的老漢,他們走出了院子。
三個人走到公路上,姚慶磊說:“我聽人說,歸村西邊有幾里的上坡路,咱把繩子解開吧,誰還拉誰的架子車。”
三個人解開了連接三輛架子車的繩子,每人拉著一輛車子往前趕。
黃昏的時候,他們來到了漯河北邊的那家干店。孟新華長出了一口氣,“終于到了,我渾身都出汗了!”
姚慶磊說:“出汗了也不能把扣子都解開!天冷,還刮著小風(fēng),出門在外,要是感冒了就麻煩了!”
幾個人把架子車停在了干店大門口,馬上就有一位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婦女從院子里走過來招呼他們。這位婦女瘦瘦的,中等身材,大眼睛,留著齊耳短發(fā),上身穿一件紅色燈芯絨襖,下身穿一條藍(lán)色的棉褲。
孟新華問她還有沒有房子住,那個女人笑了,“你們有幾個人啊?不就三個人嘛。別說你們仨人,就是再來三十個人也有地方住,那兩所大房子,哪一個都能住下三十來個人啊!”
羅文斌問她:“同志,住一晚上店得多少錢啊?”
那個女的說:“一個人一晚上一毛錢!”
“能不能給俺幾個燒一鍋熱湯啊?晚上冷,喝點熱湯能暖和暖和。”姚慶磊問她。
那位中年婦女說:“你們每個人再交給我兩毛錢,我給你們打半鍋雞蛋湯,一個人能喝兩碗,吃了飯我再給你們準(zhǔn)備兩瓶開水。”
“大姐,”,姚慶磊微笑著說,“連明兒早上的湯你也給我們算上,看總共得多少錢?”
“你這一聲大姐把我喊得心里怪高興哩,你們一個人交給我三毛錢吧,明天早上的稀飯就不給你們要錢了!”說完,她指著院子的西南角,讓他們仨把架子車?yán)侥沁呉粋€草棚下邊。姚慶磊從衣兜里拿出九毛錢交給了她。
孟新華問:“大姐,你讓俺仨住在哪個屋啊?”那個婦女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你這個孩子,連二十歲還沒有,你就叫我大姐,我大兒子也比你小不了幾歲,你得喊我大姨!”
孟新華的臉頓時變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