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訪(三)
- 鳳凰橋往事
- 豫東布衣
- 2832字
- 2022-02-02 14:25:00
幾位老師回到辦公室后,他們都坐在各自的辦公桌前批改作業。
十幾分鐘后,姚慶磊和楊天民離開了辦公室。田松年對剩下的幾位教師說:“天冷,把作業改完就回家吧,要不然把作業本帶回家批改也中!”
然后,他又對孟新華說:“新華,你要是沒有其他事就跟我到黃余良家去一趟吧,你是班主任,也應該去看看你的學生啊!”
孟新華原本打算放學后繼續抄他的手抄本,一聽老校長點了他的將,就說:“我的作業也改完了,咱現在就去吧!”
一老一少兩個人走出學校,他們先順著學校大門外的那條南北大道向南走了一百多米,來到一個十字路口,他們又沿著那條向西的大路一直往前走。
幾分鐘后,他們來到了鳳凰橋村的村口,他們的眼前是一片低矮的房子,一群群麻雀嘰嘰喳喳地在屋頂上飛來飛去。
村口有一個老漢正在彎腰拾糞,他抬頭看見了田松年就連忙打招呼:“田老師,你們放學了?”田松年微笑著說:“放學了,大冷天你也不在家歇著啊?”
老漢笑了笑,“在家里坐著也沒有啥意思,出來轉轉。”
“黃雙喜的家是不是就在這兒一片啊?”田松年問。
老漢指著不遠處的一條小巷說:“田老師,你們就順著這個過道往前走,再往西一拐就到了。他的家好找,就兩間堂屋,別人家都有灶屋就他家沒有。”
“那好,你忙吧,俺兩個過去看看!”
按照那位老漢所指引的,他們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黃雙喜的家。這個院子沒有大門,院子的南邊稀稀落落長著幾棵參差不齊的花椒樹,東邊和西邊鄰居家的房子成了兩邊的院墻,兩間低矮的土坯茅草房孤零零地坐落在院子的北面。
兩個人走進院子里,看見堂屋的門虛掩著,田松年就站在院子里喊:“雙喜在家沒有啊?”
很快聽到屋里有人回答:“在家,是誰過來了啊?”
堂屋的門開了,從屋里走出來一位四十來歲、一頭花白長發、嘴里還叼著一枝煙卷的男子,他一見田松年,忙用把煙卷拿在手中,滿臉堆笑著說:“田老師,恁冷的天,你倆咋過來了?”田松年說:“放學了,俺兩個過來看看余良。”
“那趕緊進屋吧!”黃雙喜把兩位教師讓進屋里。
田松年和孟新華走進屋里,只見正屋里空蕩蕩的,在后墻上貼了一張毛主席像,外間和里間也沒有用什么東西隔開。
黃雙喜拿了兩只黑黢黢的小板凳讓他們坐。坐下以后,孟新華看了看里間,里間的東北角放著一張大床,床上凌亂地放著幾床被子。靠南墻窗戶的地方擺放著一張小方桌,旁邊壘了一個土灶,幾只瓷碗胡亂放在灶臺上。
田松年問:“余良現在好些了吧?”“好些了,沒有啥事了!剛才他喝了一大碗玉米粥,喝完粥又睡了。醫生說得讓他避幾天風,這幾天他就不去上學了。這個孩子不聽話,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黃雙喜有些無奈地說。
“我知道,豐收都跟我說了。”然后,田松年又問:“豐收放學還沒回來嗎?”
“我還沒有見他,俺這兩個孩子就跟野孩子一樣!他們不是餓得頂不住了就不回來!倆人都不好好學習,還經常跟人家小孩打架,我天天打他們也不中!”黃雙喜氣惱地說。
“也不能光打,孩子大了,得說服教育了!”田松年耐心地說。
“田老師,你也知道,我沒有上過幾天學,肚里也沒有啥學問。余良他娘一死,我活著也沒有啥勁了!”黃雙喜沮喪地說。
“可不能這樣,”田松年勸慰他道,“他娘死了,你還得提著勁干呢!等幾年遇上合適的你再找一個,家里沒有一個持家的女人也不行啊!”
黃雙喜苦笑著說:“再找一個女人,我是不敢有這個念頭了!就是我有這個想法,俺家窮得叮當響,誰愿意跟我啊?”
田松年說:“就是你不再找了,也得想著將來讓兩個孩子娶上媳婦啊!我也聽人說了,你家的灶屋是幾年前因為你扔的一個煙頭引起的火燒的,收了秋你扔的煙頭又把柴禾垛點了。咱鳳凰橋大隊恁多人,你看看有誰的家里連一個灶屋都沒有!就是有人給你提媒,人家女的一看你家這個情況也不會愿意跟你啊!”
黃雙喜羞愧地說:“田老師,你放心吧,等開了春我一定把灶屋搭起來!”
“你兩個兒子都十多歲了,再有幾年他們就是大勞力了!”田松年接著說,“再作難不就是十年、八年嘛!你領著倆孩子好好干,有針線活讓孩子的嬸子、大娘幫幫忙。等剃頭的來了,你去理理發,平時經常洗洗衣服,年輕人得打扮得利利涼涼的,也是給孩子做個榜樣啊!”
黃雙喜流淚了,“田老師,俺爹娘也說過我,但他們一說我就心煩!你說的我都聽,我得給俺倆孩子帶個好頭!”
田松年從衣兜里拿出兩塊錢,“這點錢你拿著給孩子買點紅糖吧!”
黃雙喜不接,田松年硬是把錢塞給了他。
臨走的時候,田松年說:“去把二兒子找回來吧,再等飯就涼了!”黃雙喜說:“那中,田老師,我也不留你倆在這兒吃飯了。”
田松年和孟新華從黃雙喜家里出來,田松年說:“新華,跟我一塊到俺家去吃飯吧?”孟新華說:“不了,俺娘在家里做著我的飯呢!”田松年說:“那我就往南走河堤回田屯了!”說著,田松年徑直沿小巷向南走了。
孟新華急匆匆回到學校,他到辦公室拿出那本手抄本和自己的筆記本,把它們裝進了衣兜里。正當他準備鎖門的時候才想起還沒有拿鋼筆,他就轉身回辦公桌旁拿起自己的鋼筆,又拿了桌子上半瓶墨水這才鎖門回家。
當孟新華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他看到母親正一個人坐在堂屋納鞋底就問:“娘,家里咋就你自己啊?”
母親說:“你爹吃了晌午飯就去公社開會,天快黑的時候回來了,拿了一塊饃說是要去大隊開會,你兩個兄弟吃了飯就跑出去了,家里咋不剩下我自己啊?蒸的饅頭在鍋里箅子上,下面是紅薯茶,半碗菜擱在案板上了,你趕緊端過來吃吧!”
孟新華把飯菜端到堂屋,他問母親:“娘,咱家啥時候買的藕啊?”“哪兒是買的啊,今兒下午你大姐來了,她把他們隊分的藕給咱拿來了幾節!”
孟新華吃著脆生生的涼拌藕片高興地說:“今年的蓮菜真好吃!”
母親關切地問:“新華,你咋回來恁晚啊?”
“放了學我跟田老師一塊去二隊黃雙喜家了。”
“上黃雙喜家有事啊?”母親急忙問。
新華就把去黃雙喜家的經過告訴了母親。聽完新華的講述,母親感慨地說:“田老師真是一個大好人啊!哪家的孩子上不起學,他就跑到學生家做家長的工作再把學生叫到學校,這些學生的書錢跟學費都是他拿工資墊的。”
“墊上的書錢學費,學生還不還啊?”孟新華問。
母親笑著說:“還他他也不會要了,哪一年田老師的工資不得墊上一二十塊錢啊,這錢要是買成雞蛋夠他老兩口吃上一年了!”
“娘,田老師家有幾個孩子啊?他們都在哪兒啊?”
“田老師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大兒子全家在部隊,二兒子和閨女也都在外地上班。田老師原來在城里教書,后來咱大隊辦學校因為缺老師才把他請回來!”
吃過晚飯,孟新華起身把碗筷收拾起來準備送到灶屋。母親說:“放那兒吧,一會兒我還得去灶屋刷鍋洗碗哩。”
新華就說:“娘,那我就回屋去了,明兒做好飯別忘了叫我啊!”
“中啊,天冷,你就多睡一會吧!”
孟新華并不是為了睡懶覺,他回到自己的小屋立即點亮了煤油燈,接著就坐在燈光下匆匆忙忙地抄那本小說。
母親出去把紅旗和大慶喊回來睡覺,又到灶屋刷鍋洗碗,然后去灶屋旁邊扒出來幾個秋后埋下的白蘿卜,她把蘿卜拿到灶屋洗干凈準備明天早上調菜用。等她收拾停當后走到院子里,看見新華屋里的燈還亮著,就走過去輕輕推開了房門。看到兒子正在埋頭寫字,母親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