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維:讓你人生出眾的另類通道
- 褚明宇
- 1465字
- 2019-05-17 20:25:51
一碗無毒雞湯
Q 作為單親媽媽,想離開原來的穩定工作,去上海試試,但是周圍沒有一個人認同,覺得這是作死的節奏!上海競爭激烈,壓力也大。我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可是有時候想試試!所以,我應該繼續混吃等死,還是選擇離開,去上海?如果選擇離開,那我是繼續做老本行的工作,還是選擇其他的工作重新開始?
前幾天的一個晚上,當我忽然在手機上收到李霞發來的一連串老相片的時候,真的是毫無防備地被觸動了一回。照片里出現了我媽、我爺爺、我后奶奶,還有當年家里、院子里的很多場景,那些當年的花啊,草啊,竹林啊,石頭什么的,看上去很熟悉,又很遙遠。
這樣的東西對于我這么一個“懷舊病”晚期患者來說,簡直是要命的。
照片的間隙中,李霞發了幾條微信語音,她顯然是喝多了,說了一些在完全清醒的時候通常不會直接表述的情感,應該是喝了酒的緣故,她有一點點激動,但是這絲毫沒影響她的思路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她的原話我就不引用了,中心思想是:她很懷念1990年她剛到北京的那段日子。李霞現在是北京一家頗有名氣的建筑裝修公司的老板,除工人以外,她公司光是項目經理就有80多人。前幾年,家里老房子粉刷,開工那天,她帶了一批公司的管理層來參觀她年輕時候“生活、戰斗過”的地方。從那些人對她的態度中,你不難看出她的成功和地位。當然了,還有她開的豪車。
她說:“明宇,你在北京需要開車嗎?跟我說,千萬別客氣,我那里有車,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第一張照片,李霞應該是19歲。
記得有一天我回家,一進門,李霞就說:
“褚明宇,有人欺負我,你幫不幫我出氣?”
“……”
“一個攤煎餅的,就剛才。”
“……”
“他盯著我看,我……”
想起來很慚愧,當時我應該正是能打架的年紀,但是我還是沒有鼓起勇氣去幫李霞打那個無理的煎餅攤小販。不過第二天,我發現家里的后院居然出現了一輛攤煎餅的三輪車,回想起來李霞的執行力,在當年就已經有了跡象。
說實話,我對李霞的記憶只有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她19歲至20歲的時候,一個就是多年后,她已經成了建筑公司老板的樣子,中間的20多年在她的生命中都發生了什么,我一無所知。從這兩個有限的時間段里,我能拼湊出來的故事線索就是:
一個女生在19歲的時候,一人來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在40多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功的、生活幸福的女老板。這是一個勵志的雞湯故事。李霞不是我女朋友,也不是北大的同學,她是在我家打過工的一個安徽女生。
雞湯講完了。很抱歉,我沒辦法給你一個特別詳細的人生計劃,但是我試圖告訴你的是,離開你現在的生活去上海,是個很勇敢、很牛的選擇。
離開熟悉的環境,去一個陌生的大城市,一定會增加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這不正是你需要的嗎?現在的生活確定性太強,用李葆春老師的話說:一眼看到火葬場。李老師說這話本來沒有貶義,他是在描述他自己從事學術工作的穩定和安逸。但顯然,你現在擁有的確定性跟李老師的不同,這不是一種讓你愉快的確定性,不是能夠讓你高高興興奔向火葬場的那種確定性。
既然如此,不如在去火葬場的路上繞個路,去趟上海或者北京,畢竟不確定性的另一種好聽的說法是:可能性。北京、上海能給你提供的是最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最大的可能性。
我知道李霞的經歷跟你的不可比,但是我一想到身邊有一個沒上過大學的女生,自己來到北京闖蕩,然后改變了人生軌跡,我就無法允許自己勸你留在北方的家鄉,我無法替你否定那些本來可以屬于你的所有可能的人生軌跡。你知道,我一貫是個好揭露雞湯的人。但每次一想到李霞,我就無可救藥地變得很雞湯。
未來沒有保證,但是你應該去試一試。換句話說就是:放棄幻想,輕裝前進。就當我的這些廢話是一句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