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交易和規則

回家

當一天結束的時候,電腦屏幕上的微軟的標識慢慢地消失了。比爾·布里奇斷開了因特網的連接,并關掉了電腦。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和同事們去喝了一杯。在回家的路上,他在附近的商店里買了些雜貨,然后就走進了他的公寓,打開電視看起電影來。

比爾的經濟生活,是在一個由規則構成的框架內,進行一系列交易的結果。有些交易是契約型的,而有些并沒有那么正式。有些規則屬于法律規則,而有些則是對行為的預期。比爾和他的雇主之間有一紙契約。然而,大多數雇傭合同并未過多提及工作的具體內容。它們只是對一些程序性的事項做出了描述,例如病假和節假日的權益,退休金和合同終止的安排。比爾的戴爾牌電腦,使用的是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辦公大樓里的每個人,都有使用微軟的Office辦公軟件的許可。網絡服務提供商使用一條威瑞森線路——這是在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制定的規則下安裝的[1]。因特網本身,則是通過一系列正式協議和非正式的慣例來管轄的。

比爾和他的朋友們都對酒吧里的行為習慣非常了解。不過,如果有一位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士想跟他們一起喝酒,他們就得向他解釋一下酒吧里的規則——侍者會把你要的啤酒端給你,但你得比正價多支付10%到20%的金額;你可以使用酒吧里的座位、桌子或是其他設施,但你在喝酒放松(refresh)自己的同時,還得不時地再點幾杯,來“刷新”(refresh)一下你使用這些東西的權利。侍者會就這些義務來提醒你的。

在地鐵里,比爾的地鐵季票能夠打開檢票口的門,讓他能夠利用紐約的部分地鐵系統。如果地鐵列車開了過來,比爾有可能找到一個座位——也許他根本就找不到。紐約地鐵系統是由紐約市運輸公司擁有并運營的——這是“大都會運輸署”(MTA)下面的一個分支機構。大都會運輸署是紐約州政府的一個部門。

比爾買了一包瑪氏能量棒,一個“史密斯奶奶”蘋果(一種味道很酸的青蘋果)和一角“費城奶油奶酪”。瑪氏能量棒的確是瑪氏公司生產的。但“史密斯奶奶”蘋果可不是史密斯奶奶種出來的。“史密斯奶奶”這個商標,只是對這一類型蘋果的描述——任何人生產了這種蘋果,都可以貼上這個商標。“費城奶油奶酪”則是卡夫公司的商標。而包裝中的東西,有可能是該公司選擇放進去的任何合法的東西。它并不是“奶油”的;它也不是在費城生產的;只要是法國人,都不會覺得它是一種“奶酪”。但其他任何公司都不能管自己的產品叫做“費城奶油奶酪”,就算它們生產的甜食和卡夫公司生產的一模一樣,或是干脆就是在費城,用這個城市里的奶牛的奶做的。

比爾跟別人說,他的公寓屬他自己所有,但這句話卻具有誤導性。他所購買的,是一座公寓樓里的一套單元房——即有權占有某塊空間,并擁有建筑物的公共要素產生的部分資產與負債的權利。這樣復雜的法律結構,就是“如何給予人們部分建筑物所有權”這個棘手的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其他國家中,還有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2]

比爾收看幾種形式的付費電視。大多數電視網絡,是由廣告來贊助的;有的公司則主要靠收看者的自愿付費,以及稅收支持,比如公共電視臺(PBS)。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通過訂閱或計次付費來收看。今天晚上,他要播放的是一卷預先錄制好的錄像帶。出現的第一幕畫面,是他和錄像帶經銷商之間的合同條款,以及關于該交易的版權合法性的描述。

法規框架內的合約

我們通過法條(個人和國家之間的一種關系)或合同(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中獲得合法權利。這里的區別很類似于財產權和交換之間的區別,以及規則和交易之間的區別。然而,市場經濟中的大部分交易,是由期望和慣例決定的,而并非通過法律來決定。我們頭腦中很少意識到“制定合同”這件事。當比爾買下他的公寓時,他簽署了一份非常復雜的法律文件;而當他買下那根瑪氏能量棒時,從法律上講,一份合同已經實際形成了。在很多交易中,一方往往會要求把合同強加于另一方。微軟公司堅稱,當你撕開軟件包裝上的封條時,就意味著已經接受了它的合同;這種由單方面強加合同條款的方式,有的時候可以行得通,但法院卻對這種做法并不認同。[3]

在大多數日常交易中,人們會根據期望,來制定并強化協議。美國餐廳里的侍者們會期望拿到——而且他們會依靠——可觀的小費;然而,給小費的做法在日本和新西蘭等國家并不普遍。商店會聽取顧客們的抱怨,這也并不是出于對法律訴訟的擔心,而是它們對商譽看得很重。對每一次交易都寫下合同,并用法律手段來執行它們的成本,對于絕大多數交易來說,簡直是高得離譜。而且,法律并不是要去引發買方和賣方的交易行為,而應當遵從于該行為。法院則對隱含的合同條款進行細化,實現交易雙方的期望。

支配著我們經濟生活的規則、法律和慣例,經歷了幾千年的演化,而這種演化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人口過多的歐洲大陸,到孤懸海外且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它們都經歷過一個不同的共同演化過程。

澳大利亞的魚

20年或30年以前,澳大利亞的烹飪幾乎是最為乏善可陳的。而近年來,由于意大利、希臘和越南移民的涌入,令悉尼和墨爾本的餐廳變得愈來愈豐富。歐洲的游客們對肉類——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很熟悉;但他們對魚類菜肴卻不甚了了,關于珍鲹、梭魚、長壽魚和澳大利亞小龍蝦的美味之處,他們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建議。[4]

農民們占有牲畜,但漁夫們卻并不占有魚類。當歐洲移民們來到澳大利亞的時候,也帶來了很有用處的牲畜——他們養牛和綿羊來供應食物,用馬匹作為運輸工具,而貓和狗則可以當寵物。他們將這些牲畜裝船運到澳大利亞,因為他們可以合法而且切合實際地對這些動物進行掌控。鱈魚和比目魚可以直接游到太平洋來,因此它們并沒有隨船帶來。也有幾種魚從歐洲進口到澳大利亞來了。鱒魚是最適合食用的淡水魚(在我看來,它是唯一可以食用的淡水魚),而且可以在主人的湖里進行養殖。同來的還有鯉魚。而且,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就連塔斯馬尼亞鮭魚都在墨爾本餐廳的菜單上現身了。

然而,以上只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而已。物種的輸出,為什么幾乎是單向的?眼下,澳大利亞的絕大部分食品生產,源自于歐洲的牲畜和農作物,而歐洲卻并沒有從澳大利亞進口任何動物或農作物,以供飼養和耕種。我們很喜歡某些來自澳大利亞的裝飾性植物——例如含羞草,不過澳大利亞最為著名的食物特產,則是一種英文名為“Vegemite”的食物醬。[5]澳洲新幾內亞人亞利曾經就這個問題,向來自美國的訪客賈雷德·戴蒙德發問:“為什么美國向新幾內亞出口了那么多東西,但新幾內亞卻很少出口到你們那里呢?”在1997年的知名著作中,戴蒙德就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

十有八九,澳大利亞原先并沒有草原和牲畜。但是,澳大利亞的土著人根本就沒有什么理由來發展農業,他們也并沒有這么做。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適合游牧生活方式。歐亞大陸的人們精選出牲畜和牧草來進行養殖,培育出溫順的奶牛和惹人愛憐的貓咪,還有營養豐富的小麥——而這些在澳大利亞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些歐洲產品跟隨著庫克船長,來到了澳大利亞。有了不同的大陸,不同的條件,不同的共同演化過程也就出現了。[6]

勞動力和工資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來自人口的壓力和新技術的出現。而雇傭制度也是基于同樣的原因而發展起來的。在有生產力的經濟體中,大多數人都有工作。我們選擇一份職業,也選擇一位雇主。我們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工作時長來工作;我們得到“該去做什么工作”的大致指示;我們獲得周薪或月薪。我們希望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擁有這份工作[7]——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限期。我們對于擁有工作的狀態是如此地習慣,以至于很少去思考和這個制度的本質有關的事情。

不過,從經濟史上的大部分時間來看,工作這件事,并沒有那么司空見慣。而且,在富裕國家之外,職業仍然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很少有人能夠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任何選擇。人們的經濟生活曾經是——現在也仍然是——幾乎完全由出生時的狀況(包括地理位置和社會地位)所決定,也取決于所在社會的傳統和慣例。

“自耕農”目前是,而且一直是最為常見的職業。一個農民,通常要和社會地位更高的人“分享”他們收獲的農作物,或是為他的上級提供勞動力。奴隸制度和農奴制度,規定了佃農要對供養他們的領主負有的義務。而其他勞動者們也要依附于貴族階層,在他們之間生活,工作。學徒們要跟師父學習——有可能還得跟師父住在一起——直到他們成為能夠獨挑一攤的手藝人,才能對下一撥學徒進行管理。在以上這些經濟活動中,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是相互關聯的。

“圈地運動”剝奪了很多小農進行傳統耕作的權利,但卻讓地主們能夠對“拿薪水的勞動力”加以利用。[8]薪水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比其他任何社會階層都要低。直到20世紀結束時,薪水領取者階層中的一些人——大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們——才成為這個社群中收入最高的人,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有所提高。現在,富裕國家的雇傭合同已經標準化了,在社會慣例和法律的約束下,雇傭合同并不會和制式合同有太大的偏差。合同既不能草率了事,也不能過分冗長——無論是臨時工作,還是農奴制度,都會遭到效率和公眾輿論的反對。

在富裕國家中,現代男性和大多數的現代女性都會外出工作,下班后回到家里。職場生活可以和個人生活區分開,這是以前難以做到的事情。馬克思認為,這種情況將會改變政治和社會的本質——他這句話說得沒錯,盡管他并沒有預料到,工作方面的經濟權力,不但可以被資本所有人所運用,也能被拿薪水的職業經理人所運用。工作和家庭的分離,讓企業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區別,變得更加可能實現。

不過,正如我接下來將在第18章和第26章中詳述的那樣,企業和個人價值之間的區別變得可能這件事,并沒有真正發生。雖然我們可以在家庭和工作中進行時間上的平衡,但我們卻很難對自己的人格進行拆分。雖然我們并不需要將職場生活和社交生活聯系起來,但很多人實際上都是這樣做的。而且,隨著亨利·福特的汽車工廠的大量生產的實現,勞資關系也到達了它的極盛期時,認為企業本質上屬于“完全工具”的這種觀點,正在逐漸消失。工作的本質受到了它隸屬的社會背景的影響。資本主義發現,馬克思所提出的“異化過程”實際并沒有那么有效,大型制造企業也不再對經濟產生主導性作用。

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運用這種主導性的過程,是十分冗長的。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以及中世紀,企業是由個人經營,或是由一群彼此熟知的人來合伙經營的——否則,風險還能由誰來承擔呢?當合伙人人數較多的合伙制企業形成時,投機和欺詐的行為也就隨之出現了;在南海泡沫事件之后,大規模商業組織就遭到了禁止。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把投資限制在參與者們能夠更加了解的領域中。然而,就整個歷史來看,從1636年的郁金香熱,到1999年的“dot-com”(網絡公司)企業泡沫,貪婪和欺騙已經將這個目的徹底挫敗。

現代公司的先驅,是那些國際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這些公司在它們的殖民地上扮演著企業和政府的雙重角色,它們控制的疆域甚至比它們的母國還要遼闊。運河的開拓始于1790年,鐵路則始于1820年,這些事件促使歐洲和美國成立大型國內企業,進行大規模的運作。這類組織通常是經過立法成立的,法律授予它們修建運河或鐵路必需的權限,也規定了它們的資本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

現代有限責任公司的框架產生于19世紀上半葉。這一框架是一系列相關理念的產物。其一為:組織應分離于經營該組織、為該組織工作、對該組織投資的個人。這一法人概念可以追溯到1819年的最高法院判決,該判決有效明確了達特茅斯學院的這一狀態。另一理念是:只要多個個人共同確定好他們的目標,安排好公司治理,該組織就可以成立,不需要特定的法律權威通過。

第三個至關重要的要素,就是“有限責任”——股東可以以自己認繳的額度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的責任。這令他們可以投資由受薪經理管理的大型企業。自身沒有大筆資源的企業家們可以管理企業,富有的個人可以將個人資本提供給這些企業,而自己不用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

國家相互競爭,為新企業提供最具吸引力的環境,這種多元主義令美國成為率先發展這種新公司組織形式的國家。緊接著,英國也通過了法律,允許開辦私人有限責任公司,很快,所有富裕國家都接受了這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到21世紀,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一個像家樂福這樣,有著很多股東的法國公司,又名“家樂福SA”(家樂福股份有限公司),SA代表“社會匿名”。這體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個人和公司之間的差異,這是自組織產生時,便存在于其法律人格和文化人格中的。阿爾弗雷德·斯隆的通用汽車公司,成為了現代企業的典范,該公司便由一群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高管經營。[9]20世紀后期,通用電氣公司這類企業,將這種管理專業化做到了極致。到2000年,其他商業組織形態——互助公司、合伙公司,或是國有企業——大部分都已經轉化為有限責任公司了。

然而,這種結構的關聯,在21世紀就變得比較模糊了。當股東們買下了工廠,而員工們在工廠里工作時,股東和員工在角色上的區別是十分明確的。然而,現代企業的主要資產是知識、品牌和商譽——這些都掌握在員工的手里,或是藏在他們的大腦中。就算股東“擁有”這些東西,又能有什么意義呢?

互聯網和基因組

每一代人,都需要把市場經濟的規則加以發揚光大。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新移民們需要創造出“土地權”。而正是大規模生產的需要,使得企業組織應運而生。現在,為了互聯網和染色體組的需要,新的規則需要被制定出來。[10]

互聯網架構是由美國國防部制定,并由學術研究社區開發的。很多企業都希望通過對某些要素進行支配,來獲得對互聯網的掌控。網景公司和微軟公司之間發生的商戰十分慘烈,就是因為它們都認為瀏覽器是這種要素。[11]微軟公司最終通過免費贈送瀏覽器而獲得了勝利,但卻沒有在取得互聯網影響力方面達到公司的預期。

無論是Excite公司,雅虎公司,美國在線還是思科公司,也都沒有獲得對互聯網的影響力。Excite公司半途而廢,雅虎公司變成了門戶網站,美國在線成了一個聊天室,而思科公司則是最大的硬件供應商。然而,這些公司都沒能獲得微軟公司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的統治地位。數百萬個網站相互競爭,吸引用戶。互聯網服務這個全新的市場,和之前的許多市場一樣,是從供應商之間相互競爭并提供互補服務的這種無政府狀態發展起來的。

網絡上的廉價拷貝和傳播,對現有的市場規則產生了巨大的危害。納普斯特公司允許網絡用戶交換MP3格式音樂的行為,也似乎威脅到了唱片公司的傳統經濟利益。音樂出版公司成功地擊垮了納普斯特公司。但它們卻無法有效地阻止音樂在網絡上的傳播。現在它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去找到從網絡傳播中獲得收入的機制。[12]

1953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實驗室里,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特森確定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結構。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它為人類生命提供了藍圖。在接下來的30年里,伴隨著電腦計算力的提高和進一步的研究,使得確認單個DNA分子的組成結構這件事成為可能。

1989年,美國政府成立了人類基因組國家研究中心,以沃特森為指導,目標是在2005年前完成人類基因組的全部測序。脫氧核糖核酸序列的確定,是20世紀科學方面的重大突破之一。然而,基因測序并不需要非凡的智慧天賦或是科學方面的首創性。它更像是一位能力強的研究員,外加一臺高性能電腦,共同完成的一種平淡無奇的任務。[13]

學術研究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然而私人企業卻要為基因序列獲得專利。這件事令很多人感到奇怪——數十萬年以來自然存在的事情,居然可以用來申請專利。專利應該是頒發給發明家們,讓他們對諸如紡紗機一類的發明享有獨占權的。這項原則自然地拓展到了現代制藥產業中的化學復合物上。最近幾十年來,藥學方面的專利一直是最有價值的。

1980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對于活的生物體,也可以申請專利。[14]這件事證明,專利系統的范圍得到了很廣泛的延伸。各企業紛紛在基因知識的多項進展上申請了專利。這些專利中間,有很多還不確定是有根據的,但就算是侵犯了那些不確定的專利,你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1999年,克雷格·溫特爾——一位轉行做了創業者的基因研究人員——宣布了他的意圖:要在3年內將整個基因組解碼。隨后,他所創辦的塞萊拉公司申請了成千上萬份專利。2000年,隨著基因測序在大西洋兩岸的歐美私營企業中的迅速發展,美國總統克林頓和英國首相布萊爾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基因組已經完成了解碼,原先互相競爭的研究人員們應當通力合作,讓他們所掌握的知識為公眾所用。這次發布會的兩方面內容并不成熟,但對基因組構成元素的一整套描述卻現身存在了。

支配著市場和基因組之間,以及市場和互聯網之間關系的規則結構,時至今日也尚未確定,尚無條理。然而,中央計劃和毫無計劃這兩條路,都無法解答這個問題。市場的進展,是通過技術和社會制度的共同演化而發生的。

規則框架的搭建

對于農業生產的發展來說,對動物和植物產權的重新劃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往,當你將動物屠宰掉,或是將植物采集下來,你就擁有了它們。而現在,當你種下植物或是培育動物時,你就擁有了它們。如果農民們打算在農耕方面投資,這一產權方面的變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這個例子,以及剛才講過的那個“比爾下班回到家”的例子,也能夠清楚地說明,有很多種方式來對財產權進行界定。比起某些方式,另一些方式或許比較合理,而且,對財產權界定方式的選擇,是會隨著技術和社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

很多經濟學家們談到市場經濟的規則時,都會將其視作一種所有權的分配方式。然而,市場制度的發展歷史,涉及的絕不僅僅是財產權的發明。而且,很多現代市場制度實在是太過復雜,太過微妙,沒法僅僅從“所有權”這個角度加以說明。放在我的籃子里的蘋果,就是我的;當它們被轉移到你的籃子里的時候,它們就變成了你的——然而,當我打開電視欣賞節目,或是搭乘地鐵時,“所有權的交換”究竟是在哪兒出現的呢?[15]

有人在非吸煙區吸煙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們侵害到了那些不吸煙的人們的財產權”。然而,如果我們直接說“他們違反了規則”,這個表達也許會顯得更加簡潔明快。更有啟發性的是,這樣一種表達方式也會提醒我們,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法律責任、個人行動和社會慣例等——來對規則框架進行搭建和實施。

對于所有權的強調,有那么一點保守主義的色彩。當我們說到“界定財產權,并對其加以實施”時,我們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幅畫面——一道圍墻,一塊寫著“請勿入內”的警告牌,或是一位值守于此的警官。在對互聯網和基因組的討論中,這種保守主義是顯而易見的:音樂出版商們保護他們所描繪的財產權;而基因序列的專利持有者們也會說,他們也只是爭取所有權而已。市場經濟必須持續創造出新的規則。對于所有權進行的類比,并沒有太大的幫助:最好的規則框架,能夠讓人們對新技術的投資和創新得到鼓勵——這就如同之前那些充滿活力的社會,在飼養培育動植物方面發明了新的所有權結構,發明了雇傭合同,發明了有限責任公司那樣。與這些規則伴隨而來的,是農業、付薪勞動力,以及大規模產業組織史無前例的大發展。

本書的這一部分,將對現代市場經濟演變的規則,以及它要面對的問題加以說明。富裕國家讓貿易和交換變得更加順暢,并提倡創新,因此能夠獲得利益,變得富有生產力。在本書前兩章中所提到的,制度方面的改革——農業、雇傭制度和公司制,引發了經濟制度從自給自足生產到現代市場經濟的轉變——我們替別人工作,并消費別人栽種和生產出來的東西。“分工”,正是發達的經濟制度最為重要的特征。


[1]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是主管通過無線、有線、電視、衛星和電纜協調通信的政府機構。

[2]公寓分配給每名住房所有者一個可轉讓的公寓權利包。在英國,公寓所有者只能出租公寓,但租賃期限很長(通常為99年),并享有分配公寓的權利。澳大利亞的法律則規定,個人為該部分建筑的法定所有人(單位所有權)。

[3]法院也不認同通常的“條款之爭”,即雙方各自給出自己的合同條款。

[4]Bertram(1865),Roughley(1951),FISHw.

[5]一種用于涂抹的麥芽提取物。

[6]Durham(1991)對各種遺傳和文化系統進行了論述。

[7]美國的平均工作任期為6.6年(歐洲則為10.6年)。ILOw.

[8]關于封閉的經濟學論著豐富,最近有所發展的是McCloskey(1989),McCloskey(1991)。

[9]Chandler(1963)對該事例進行了最深入的論述。另可見Hannah(1976)。

[10]Sulston and Ferry(2002).

[11]Wolff(1998)對該問題進行了饒有趣味的探討。

[12]Napster允許其約5000萬用戶共享壓縮音頻文件。Merriden(2001).

[13]參見Davies(2001)和Sulston and Terry(2002),對基因測序的問題進行了解釋。

[14]該生物是轉基因細菌,案例為Diamond v. Chakrabarty。

[15]在極端廣義的情況下,廣義的文學作品適用產權,例如,Demsetz(1964),Sulston and Terry(2002)。Barzel(1997)稱,“因此,保險公司是建筑物的業主之一:他或她擁有建筑物的火災事故屬性”。(第61頁)North(1990)將產權定義為“個人的勞動以及所擁有的物品和服務對應的權利”。盡管該定義比經濟學家的標準狹義,但依然比法學家們所定義的財產要廣義得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霍城县| 历史| 滕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秭归县| 鱼台县| 阿拉尔市| 济南市| 顺平县| 龙门县| 广德县| 喀喇沁旗| 保山市| 镇赉县| 平凉市| 吉首市| 苏尼特左旗| 历史| 胶南市| 陆丰市| 神木县| 武邑县| 广丰县| 靖边县| 柞水县| 库伦旗| 古蔺县| 嵩明县| 大丰市| 舞阳县| 沐川县| 永川市| 沛县| 凉城县| 永清县| 中江县| 海口市| 礼泉县| 民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