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河西死神
書名: 一口氣讀完戰(zhàn)國史:戰(zhàn)國很有料(全集)作者名: 鳥山居士本章字數(shù): 3294字更新時間: 2019-05-17 10:53:13
吳起到了籍姑以后,沒有像傳統(tǒng)的將領那樣將城池圍住,因為吳起知道,當攻城兵力不占優(yōu)勢的時候,集中一點打擊才是取勝之道。
并且,吳起也沒有必要將籍姑圍住攻打,因為他不但有當時最勇猛的士兵,還有當時最先進的遠程火力。
說到古時候的遠程火力,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弓箭、弩和投石車。不過戰(zhàn)國那個時候的投石車相當?shù)穆浜螅⒉皇乔暌院竺晒湃藦奈饔颍ㄒ徽f印度)那邊弄來的配重式投石機(回回炮),而是最原始的人力投石車,所以各個諸侯國在攻堅戰(zhàn)的時候很少用到。
而吳起先進的遠程火力既不是弓箭、弩、也不是投石車,而是另外一種遠程兵器——床弩。[19]
那什么是床弩呢?要詳細介紹實在是太麻煩,就簡單的來說一下吧。
床弩,就是將一個類似床架子一般的東西放到地上,再在這個“床架子”上裝一個超級大的弩。這個弩的拉力極高,需要好幾個人用力拉動弩弦,將其拉滿,然后用一根鐵棍固定住,再放一個超級粗大的“箭矢”上去。
當這一切準備完畢以后,一名士兵用錘子將這個鐵棍敲下去,砰的一聲,箭矢就竄出去了,其有效殺傷距離能達到400米以上,再加上沉重粗大的箭矢,甚至能扎到城墻里去,那就更別提打到人身上了。
畫面轉(zhuǎn)到秦軍方向。
站在城墻上的繁龐大夫意氣風發(fā),就等著魏軍前來送死,可讓他奇怪的是,魏軍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發(fā)動攻擊,而是手拿一些奇怪的木頭裝置在組裝些什么。
大概兩個時辰以后,數(shù)百架床弩準備完畢。雖然繁龐大夫并不知道這奇形怪狀的東西到底有什么功效,但他還是緊張得流出汗來。
磅磅磅!隨著魏軍床弩的發(fā)射,一根根粗壯的大木頭棍子被射上了天空,當他們落下來的時候,繁龐變成了地獄。射到城里的箭矢將里面密集待命的弓箭手們射成了人肉串,射到城墻上的箭矢則直接將上面的士兵給拍成了碎肉,而迎面沖到城墻上的箭矢則將城墻射的轟轟作響,有的城墻甚至直接被射穿(主要還是當時的筑城水平不發(fā)達,城墻太薄),繁龐城里頓時亂作一團。
可這只是吳起的第一波攻擊,緊接著,第二波、第三波,當進行完第四波弩潮以后,吳起吹響了攻城的號角。
魏武卒們就好像公牛一般直沖繁龐,而此時繁龐的秦軍已經(jīng)被床弩徹底干敗了,城墻上的秦軍一個個連頭都不敢抬,城內(nèi)待命的弓箭手全都龜縮在民居之中,哪里還有半分抵抗的斗志?哪里還有密集的火力支援?
吳起就是抓住了這個空子命全軍攻城。
繁龐,這個所謂的堅城在一天之內(nèi)便被吳起攻陷。
次日,吳起趁勝南下,兵峰直指函谷關。
這回秦簡公再也坐不住了,函谷關是秦國的門戶,秦國人就是靠著函谷關才能抵御中原各諸侯國的入侵,如果函谷關丟了,那秦國就好像一個脫光衣服的大姑娘站在眾多色狼面前,結(jié)果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秦簡公親自帶領舉國十二萬秦軍迎戰(zhàn)吳起。
面對多出自己五萬的秦軍,吳起沒有絲毫慌亂,而是率領魏武卒主動向西迎擊秦軍,就這樣,兩軍在杜平(今陜西合陽東)相遇。
秦簡公深知魏軍床弩的厲害,所以見了面以后根本不給吳起組裝床弩的機會,直接命弓箭手對魏軍展開瘋狂的射擊,然后命令全軍沖鋒,勢必在這一戰(zhàn)中全殲這支恐怖的魏國生力軍。
秦兵,這個春秋時期最不怕死的軍隊,曾經(jīng)是多少諸侯的噩夢,可如今碰到了吳起所率領的魏武卒,夢該醒了。
秦軍氣勢洶洶,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兇狠的表情,在他們的上空好似懸掛著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煞氣,可是吳起不為所動,只是冷笑一聲,“哼!野豬式?jīng)_鋒,不過如此”。
只見吳起令旗一擺,七萬魏武卒一聲大喝,用盾牌護住全身。嗖嗖嗖,面對著如雨點般的箭矢,魏武卒紋絲不動,因為大部分的弓箭都射到了魏軍的大盾上面,就是有一些箭矢通過空隙射到里面也無法對身披三層重甲的魏武卒產(chǎn)生致命的傷害。
就這樣射射射,一直到箭矢全都射完以后,秦軍對魏軍展開了沖鋒。
吳起見狀又舉起了一面令旗,魏武卒瞬間將盾牌全部扔下,每人都從背后取出一個重弩(韓國進口)對秦軍展開齊射。(為什么從韓國進口的弓弩我先不解釋,留個懸念,以后各位就知道了。)
秦國士兵還沒等沖到魏軍近前就被射得損失慘重,可是秦國士兵不怕死那是出了名的,一波箭矢并沒能阻擋他們沖鋒的步伐。
就當秦軍沖到距離魏軍五十米不到的時候,吳起再次揮動令旗,魏軍鼓響兩聲,魏武卒迅速組成魏武大陣,只見此陣前排為盾,二排為槍,三排為重刀武卒,在后面的則是精悍的魏武卒預備隊。
轟轟轟,伴隨慘絕人寰的聲音,兩軍短兵相接。可是秦簡公絕望的發(fā)現(xiàn),秦軍根本無法突入方陣,那方陣最前排的魏武卒好像擁有怪物一般的力量,死死的頂著沖上來的秦軍,讓他們無法向前邁出一步,而后面的魏武卒則趁機用長槍狠扎老秦人,整個前線滿布著秦國人的血霧。
戰(zhàn)斗了大概半個時辰,秦國人實在是攻不進魏武卒的方陣,并且體力上慢慢不支。
吳起抓住機會,又一桿令旗揮下。咚咚咚,鼓聲三震,三排的重刀魏武卒突然從方陣內(nèi)殺出,用他們嗜血的屠刀瘋狂收割著疲憊不堪的秦軍。
而后面的預備隊也趁機全部沖上,對秦軍展開了碾壓式殺戮。
戰(zhàn)斗進行到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一邊倒了,秦國人如果繼續(xù)頑抗下去,必定會被全殲。
秦簡公已經(jīng)被吳起和魏武卒嚇破了膽,再也不敢繼續(xù)頑抗,遂敲響了撤兵金鑼。
吳起怎能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他親自領兵追擊,一直追了近百里才算是放過了秦軍。
干掉秦國主力軍以后,面前一片坦途,河西再也沒有能抵抗吳起的軍團了。吳起毫不停歇,繼續(xù)深入河西,他先是在杜平西南建立了元里,打算以此為根據(jù)地繼續(xù)向西。
秦國人算準了吳起的想法,便把殘兵敗將都集中在更向西的頻陽(陜西富平縣美原鎮(zhèn)古城村一帶),準備在此地再次抵御吳起的攻勢。
頻陽在往里面就殺到秦國的心臟地帶了(雍城),所以秦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魏國人進來的,哪怕是拼掉了自己的性命。
可讓人郁悶的是秦軍在那等了好幾天,身在元里的吳起卻再次消失了,只留下幾萬魏武卒和百十來臺床弩守城。
就當秦簡公疑惑吳起去向的時候,吳起的主力大軍卻突襲了河西的南方重地大荔,并將其一舉攻下。
大荔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它身在當時天下第一關——函谷關的身后。大荔一下,函谷關就如同脫了褲子的屁股一般暴露在魏國人的前面。
秦簡公迫于吳起的軍事壓力,只能將駐守函谷關的所有士兵全部撤回,要不然函谷關將會陷入兩面夾擊的窘境,守著函谷關的士兵也將會白白犧牲。
秦國從此失去了東大門(函谷關),徹底暴露在魏國人的鋼刀之下。
占據(jù)了函谷關以后,吳起在大荔北又修建了臨晉關,在水路上徹底封鎖了秦國人。
什么?您以為這就完了?沒有沒有,在封鎖了秦國以后,吳起再次向西出擊,一路上勢如破竹,連戰(zhàn)連勝,僅僅用時一年就徹底吞并了整個河西之地。
以勇猛和不怕死著稱的秦國人被吳起打成了狗一般,龜縮在櫟陽(陜西富平南)以西,終吳起一生都極少敢出頭冒泡。
那接下來呢?吳起是不是繼續(xù)出兵秦國進而將其滅國呢?
當然不是,并不是魏斯和吳起不想一口氣將秦國吞掉,而是有四大原因:
第一,在春秋時期和戰(zhàn)國初期,你可以稱霸,當一名號令天下的霸主,可如果你想要滅掉一個大國,從而使得自己的領土以倍數(shù)增加,那你可就犯了忌諱了,列國的這些君主絕對不會看著一個國家吞并另一個國家而紋絲不動的。
吳起和魏武卒這一次橫掃河西,已經(jīng)使得天下震動,周邊的諸侯全都對魏家虎視眈眈,如果他敢再進一步吞并秦國,就肯定會面對四面臨敵的狀況。魏斯和吳起都不是傻子,當然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他們也明白,像秦國這樣的國家要一口一口的吃。
第二,這次的河西戰(zhàn)役,也不是說魏國就毫無損失,那可是名震天下的老秦人,魏武卒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毫無損失便取得如此大勝。史書上并沒有說魏武卒本次作戰(zhàn)損失多少人,但是筆者分析,最少也得有個三分之一。
第三,吳起的統(tǒng)軍才華雖然彪悍,但是個人的名聲實在是太臭,殺妻求將,母終不送,這倆事在當時隨便挑出任何一件來都是道德敗壞的典范了。所以,魏文侯也害怕吳起尾大不掉,如果讓他滅掉秦國,萬一他在秦國自立為王怎么辦,到時候自己可就會面臨著被列國圈兒踢的窘境了。
第四,老秦人被奪了河西大片土地,甚至連門戶函谷關都迫于吳起的軍事壓力給丟了,那就是要孤注一擲了,所以秦簡公調(diào)集全國剩余的力量在臨近河西的櫟陽一片瘋狂建造防守要塞。老秦人舉國上下同仇敵愾,他們已經(jīng)成了哀兵。
正所謂:“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吳起深明此理。基于以上四點原因,攻秦之事算是暫時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