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芳草

當歸

也叫干歸、秦哪等,多年生草本。根圓柱狀,分枝,有多數肉質須根,黃棕色,有濃郁香氣。主產甘肅東南部,其次為云南、四川等省。根為著名中藥“當歸”,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腸滑腸;可治療血虛頭痛、眩暈、跌打損傷等。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以秦歸頭圓尾多色紫氣香肥潤者,名馬尾歸,最勝他處;頭大尾粗色白堅枯者,為攙頭歸,止宜入發散藥爾。

芎?(xiōng qióng)

也叫“川芎”。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芹菜,秋季開花,白色,全草有香氣。因可用于泡茶飲用,故又名為“茶芎”,種植歷史始于明代,清同治5年《崇陽縣志》載:“芎?出雨山諸處”。地下莖可入藥,性溫和,味辛微甘,無毒、清香。有行氣開郁、祛風燥熱之效。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蜀地少寒,人多栽蒔,深秋莖葉亦不萎也。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橫埋之,則節節生根。八月根下始結芎?,乃可掘取,蒸曝貨之。

白芷

別名芳香,多年生高大草本,根圓柱形,有分枝。外表皮黃褐色至褐色,有濃烈氣味。常生長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及山谷地。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亦可作香料。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根長尺余,粗細不等,白色。枝干去地五寸以上。春生葉,相對婆娑,紫色,闊三指許。花白微黃。

芍藥

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分枝為黑褐色。在我國分布于東北、華北、陜西及甘肅南部。花瓣各色;根可藥用,稱“白芍”,能鎮痛、鎮痙、祛瘀;種子含油量約25%,供制皂和涂料用。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

昔人言洛陽牡丹、揚州芍藥甲天下。今藥中所用,亦多取揚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長,三月開花。其品凡三十余種,有千葉、單葉、樓子之異。入藥宜單葉之根,氣味全濃。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

牡丹

也叫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花色澤艷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栽培類型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根皮供藥用,稱“丹皮”;為鎮痙藥,能涼血散瘀,治中風、腹痛等癥。

唐·蘇敬 等《唐本草》曰:

生漢中、劍南。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實圓綠,冬實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藥,肉白皮丹。土人謂之百兩金,長安謂之吳牡丹者,是真也。

木香

學名木香花,又名七里香、蜜香等。多年生高大草本。小葉稀疏,花成傘形花序,花期4~5月。耐寒冷和半陰,怕澇,常生于海拔500~1300米的溪邊、路旁或山坡灌叢中。木香花含芳香油,可供配制香精化妝品用;同時也是著名觀賞植物,常栽培供攀緣棚架之用。

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曰:

常自岷州出塞,得青木香,持歸西洛。葉如牛蒡,但狹長,莖高二三尺,花黃一如金錢,其根即香也。生嚼極辛香,尤行氣。

甘松香

多年生草本,由于其味甘,所以稱為甘松香。根狀莖木質、粗短,直立或斜升。生于高山灌叢、草地,海拔2600~5000米的地方。為著名的香料植物,其根及莖干燥之后,可以用來作為藥用及香料之用。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今黔、蜀州郡及遼州亦有之。叢生山野,葉細如茅草,根極繁密,八月采之,作湯浴,令人身香。

高良姜

又名膏涼姜、蠻姜、佛手根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叢生,直立。葉片線形,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熟時紅色。多生長在路邊、山坡的草地或灌木叢中。根莖圓柱狀,表面呈棕紅色或紫紅色。夏末初秋采挖,切段、曬干后入藥。可溫胃散寒,消食止痛。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

春末始發,初開花抽一干,有大籜包之,籜拆花見。一穗數十蕊,淡紅鮮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則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齊瓔珞及剪彩鸞枝之狀。每蕊有心兩瓣,人比之連理也。其子亦似草豆蔻。

縮砂密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3米,莖直立、散生,葉互生,花白色。其成熟的種子稱為縮砂仁,亦簡稱砂仁,可供藥用,是芳香健胃劑,開胃驅風。多生于海拔600~800米的山地蔭濕之處。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三月、四月開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實,五七十枚作一穗,狀似益智而圓,皮緊濃而皺,有粟紋,外有細刺,黃赤色。皮間細子一團,八隔,可四十余粒,如大黍米,外微黑色,內白而香,似白豆蔻仁。

益智子

別名益智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米,根從生。果實橢圓形,有特異想起,味辛、微苦,表面棕色或棕灰色。夏秋間果實由綠變紅時采收,曬干或低溫干燥后可供入藥。有健脾胃、理元氣的功用。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

今之益智子形如棗核,而皮及仁,皆似草豆蔻云。

蓽茇(bì bá)

別名畢勃、蓽撥、鼠尾等,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下部匍匐,葉互生,花單性,雌雄異株。子似桑椹,八月采,果穗由綠變黑時采收。果穗呈圓柱狀,稍彎曲;有特異香氣,味辛辣,可入藥。中醫認為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氣熱味辛,陽也,浮也。入手足陽明經。然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肉豆蔻

熱帶著名的香料和藥用植物,屬常綠喬木植物。冬、春兩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產地用假種皮搗碎加入涼菜或其他醃漬品中作為調味食用;種子含固體油,可供工業用油,其余部分供藥用,治虛瀉冷痢、脘腹冷痛、嘔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蟲驅除劑,治療風濕痛等。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

肉豆蔻花及實狀雖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顆則不同。顆外有皺紋,而內有斑纈紋,如檳榔紋。最易生蛀,惟烘干蜜封,則稍可留。

補骨脂

又名破故紙、婆固脂、胡韭子等。二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厘米,葉為單葉,花冠黃色或藍色,花瓣明顯具瓣柄,旗瓣倒卵形。喜溫暖濕潤氣候,常生長于山坡、溪邊、田邊。果實入藥,有補腎壯陽、補脾健胃之功能,并可治牛皮癬等皮膚病。產于云南(西雙版納)、四川金沙江河谷等地。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莖高三四尺,葉小似薄荷,花微紫色,實如麻子,圓扁而黑,九月采。

姜黃

別名寶鼎香、黃絲郁金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壯;葉根生,葉片橢圓形或較狹;花冠淡黃色。多生于平原、山間草地或灌木叢中。氣香特異,味苦、辛。秋、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

唐·蘇敬 等《唐本草》曰:

姜黃根葉都似郁金。其花春生于根,與苗并出,入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

郁金

別名桂郁金、黃郁金、廣郁金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壯,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根。花葶單獨由根莖抽出,穗狀花序圓柱形;花冠管漏斗形,白色而帶粉紅。主治行氣解郁,涼血破瘀。郁金和姜黃的根莖均為中藥材“姜黃”的來源。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郁金有二:郁金香是用花,見本條;此是用根者。其苗如姜,其根大小如指頭,長者寸許,體圓有橫紋如蟬腹狀,外黃內赤。人以浸水染色,亦微有香氣。

蓬莪術

別稱莪術、廣術、文術、黑心姜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莖卵圓形塊狀,側面有圓柱狀的橫走分枝,根系細長,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狀。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或狹卵形,葉脈中部具紫色暈。野生于山間或村邊林下草地,塊根可供藥用。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其莖如錢大,高二三尺。葉青白色,長一二尺,大五寸以來,頗類蘘荷。五月有花作穗,黃色,頭微紫。根如生姜,而術在根下,似雞鴨。

莎(suō)草香附子

即香附子,又稱雀頭香、水巴戟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莎草高約15~95厘米。莖直立,三棱形;根狀莖匍匐延長,部分膨大呈紋外向型形,葉叢生于莖基部。多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邊潮濕處。根莖氣香,味微苦,可供入藥。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莎葉如老韭葉而硬,光澤有劍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莖,三棱中空,莖端復出數葉。開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細子。其根有須,須下結子一二枚,轉相延生,子上有細黑毛,大者如羊棗而兩頭尖。

藿香

又名合香、蒼告、山茴香等,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花冠淡紫藍色,成熟小堅果為卵狀長圓形。各地廣泛分布,喜高溫、陽光充足環境。可全草入藥,有止嘔吐,治霍亂腹痛,驅逐腸胃充氣,清暑等效;果可作香料;葉及莖均富含揮發性芳香油,有濃郁的香味,為芳香油原料。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藿香方莖有節中虛,葉微似茄葉。

澤蘭

別名地瓜兒苗、地筍、地石蠶、蛇王草,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走,先端常膨大成紡錘狀肉質塊莖。莖方形,常呈紫紅色,沿棱及節上密生白色。分布于我國大部地區。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割,曬干后可入藥。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腫之效。

宋·蘇頌《圖經本草》曰:

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干青紫色,作四棱。葉生相對,如薄荷,微香。七月開花,帶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

香薷

多年生直立草本,又名香菜、香茸、蜜蜂草等。高30~50厘米,有密集的須根。花冠淡紫色;小堅果長圓形,棕黃色,光滑。多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內、河岸。全草入藥,治急性腸胃炎、腹痛吐瀉等癥。嫩葉可喂豬。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香薷有野生,有家蒔。中州人三月種之,呼為香菜,以充蔬品。丹溪朱氏惟取大葉者為良,而細葉者香烈更甚,今人多用之。方莖,尖葉有刻缺,頗似黃荊葉而小,九月開紫花成穗。有細子細葉者,僅高數寸,葉如落帚葉,即石香薷也。

薄荷

多年生草本,土名叫“銀丹草”。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全株青氣芳香。葉對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結暗紫棕色的小粒果。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藥,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等癥。曬干的薄荷莖葉亦常用作食品的矯味劑和清涼食品飲料。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曰:

薄荷,人多栽蒔。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莖赤色,其葉對生,初時形長而頭圓,及長則尖。吳、越、川、湖人多以代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婺源县| 女性| 怀来县| 南靖县| 四会市| 都兰县| 无为县| 田东县| 弥渡县| 偏关县| 潞城市| 安泽县| 承德市| 鹤峰县| 关岭| 惠来县| 祁东县| 安溪县| 西和县| 荣昌县| 梁山县| 马鞍山市| 抚州市| 正蓝旗| 墨脱县| 泰顺县| 常德市| 苏尼特右旗| 巨鹿县| 疏勒县| 通化市| 镇康县| 五寨县| 怀远县| 罗平县| 张家口市| 水城县| 高清| 宁安市|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