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云南味道
  • 張家榮
  • 2578字
  • 2021-11-23 16:40:28

青頭菌

青頭菌,云南林間菌子的一種,像云南普通人,清爽,淡定。

菌子就是蘑菇,云南人所稱的“菌”,讀音與“見”同,是真菌在地面上的繁殖體。雨季的山林,它們長出地面,釋放孢子,完成生命的傳承。它們形狀多樣,傘狀最為常見。在童年的山林里,它們就是童話中的蘑菇房子。

每年的7月至9月是云南的雨季。這個季節是詩意的,遠山近水,全朦朧在雨絲里。因在高原,又有原始山林的陪襯,這樣的雨季淋漓而清爽,我只在西藏林芝體驗過。空山新雨,小鳥鳴翠,不像江南的梅雨那樣使人煩。獨自在山林里行走,心境遼遠而跳躍,是抑制不住想唱歌的。若有人兮山之阿,山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生長起來的。

雨季就是菌子的季節,就是青頭菌的季節。云南全省境都有菌子,且種類繁多,尤其從滇西香格里拉至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這一帶,更具規模。這一帶也是云南松的地帶,間雜其他樹種。每到這個季節,這里就彌漫著松林的清香,菌子的清香。路邊的松林下,就有精靈般的家伙吸引你,它們就是青頭菌。

拾菌子就在這樣的雨季里。云南人用“拾”字,表示很多,不用刻意去尋找,隨地俯拾的意思。當然,這是過去的事了,那時菌子與森林里其他生物一樣,并不顯得特別珍貴,只是當地人隨意的食物,就像到屋后的菜園里摘幾個豆角回來炒食一樣。事實上,它們也就在山寨人家房前屋后的林子里。現在,由于它們的自然屬性(很多食物已不具自然屬性)和外地人的參與,它們變得珍貴起來了,“拾”字似不大合用,而應用“尋”字來表達。

山林里青頭菌最多。它們就生長在松樹下或者雜木下,菌蓋是淺綠色的,這在菌子中是少見的顏色,這給它們增加了清新感。青頭菌剛冒出土地時,呈小圓球形,然后是青綠的半球形,像山寨里明亮的彝族小姑娘。菌蓋全打開時,中間部位凹陷下去,過成熟者表皮裂開,呈斑狀。

青頭菌可生食。在山林里拾菌子的人們,有時嘴里閑著,就隨手把剛冒出來的圓形青頭菌放進嘴里嚼。前幾年回云南老家,上山拾菌子,妹夫的這個小小舉動把我嚇了一跳。在他的動員下,我也入口生嚼,有點脆爽,口味厚,山林的味道濃,但卻是清爽的。

山上拾菌子,拾多了,就要到街子上去出售。出售的多了,就形成菌街子。菌街子與云南傳統的街子不一樣。傳統的街子貫穿全年,菌街子只出現在雨季,此前此后則只有零星的攤點,十冬臘月想去趕個菌街子選幾種菌子品嘗一下,不可能。在雨季,云南大部分縣城每天都有菌街子,多半集中在某一條街,沒有規定,約定俗成。這與傳統的街子每隔幾天趕一次也不一樣,菌子放不住,隔幾天再趕街子交易,菌子都腐敗了。

菌街子一般在下午四點開業直至天黑。清晨,山里的人們到山林里拾菌子,只有到下午才能將新鮮的菌子送到街子上。我讀初中時,教室門外就是一條通往縣城的山路,在欄桿邊看,成群結隊的小姑娘背著菌子往縣城趕,有的還騎著自行車。她們與我年紀相仿,但大多數連小學都沒上完就在家勞動了,有時也向學校投來向往的眼神。現在趕街條件好了,有的騎摩托車,有的騎自行車。到街子上,找一個空地,蕨葉鋪開,將一朵朵菌子小心地撿出來,等著人們挑選。菌街子人頭涌動,人們挑挑揀揀,討價還價,很熱鬧。

賣菌子的多為女子,這也算是云南的傳統吧。《景泰云南圖經志書》“昆陽州”有“婦任戴負”條:“土人之婦,遇街子貿易,物貨則自任負戴而夫不與,此其舊俗也。”在明代就是舊俗了,現在也仍是如此,尤其在哈尼族、納西族等地區,女性更為吃苦耐勞。

菌街子上,見到最多的就是青頭菌,它們價錢便宜,味又好,所以購買的人也很多。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說:“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比牛肝菌高。”

對云南人來說,菌子是山珍,也是普通小菜,尤其是青頭菌。拾菌子的人雖說都將菌子背到街子上出售,或者有人到村寨里去收購,但被挑剩下的菌子還得留著自己吃,所以山珍不僅是別人的,也是自己的,貧窮和富有都與菌子有關。至于縣城里的工作人員,大多來自鄉村,想吃菌子自有渠道;有的人周末還組織到山里去拾菌子。很多縣城就在山腳下,即使像昆明這樣的地方,出城不遠就有山林,菌子就在里面等著呢。城市人上山拾菌子,玩樂的成分多,當然也會有收獲,自己的收獲自己弄來吃,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想上山,到菌街子上去挑挑揀揀,物美價廉,回家弄著吃,也很好。沒聽說城市人吃菌子比山里人少,他們更方便。

青頭菌一直是親民的美味。一些越來越貴的菌子可以不吃。在香格里拉、麗江一帶,過去的雜菌松茸現在價格高漲,成了尊貴的價錢之王,沒關系,很多年前大家就都吃過松茸了,現在不吃也可以,拾來出售給別人享用,還有收入,不錯。楚雄等地的豬拱菌松露因為出口歐美,價很貴,沒關系,它們過去本來就少,也少有人吃,最多不過用來泡酒,運氣好碰上幾個嘗一嘗也不錯,沒有也不影響食菌子的心情,不必跟法國人、美國人去較真。青頭菌味很好,隨處可見,價也便宜,吃吧。

雨季在云南旅行,吃青頭菌子也有去處。山鄉街子的小餐館就是享用菌子的地方。小餐館臨街而建,里面都有一個菜架擺在顯眼的地方,能有的菜都陳列在上面,菌子也擺在上面,想吃什么現點;或者告訴店家做法,或者征求店家的意見,自己選擇一種就可以了,無非是炒與煮。簡單好,吃的是原味,弄復雜了反而失了本分。城市里的酒店也有菌子宴,精致一些,但味還是山林里的味,只不過價錢貴一些。有的人喜歡大酒店的感覺,說是吃環境吃氣氛,有的人喜歡街邊小吃店,吃的是實惠和民間趣味,各有所好。有的外地人喜歡逛一下菌街子,這就更好了,購買一些青頭菌,找一家小飯店,出一點加工費做來吃,更有情趣。

回云南老家的幾次,母親都是用香芹炒青頭菌。香芹,不是外地的芹菜,外地的芹菜是沒有味道的,芹菜、西芹都是如此,水芹有味,但也不對。在外地生活,偶爾購買標著云南標簽的菜,吃起來也不是那個味,苦菜不是那個苦菜,小瓜不是那個小瓜。這些都影響了我對香芹的感受,以為它就是這樣的味。我的味覺記憶錯了,或者是味道已經變了。直到回老家,母親從后園里摘來香芹炒青頭菌,味覺回來了,清爽雅致,好格調。

楚雄人吃青頭菌有自己的方法,他們將青頭菌整朵下鍋煮熟,形仍在,色彩仍是淡雅的青綠色,然后抓一把水腌菜放進去,如此就成為了美味。有人吃得復雜一些,將“嫩頭青”菌帽里填上剁碎的肉清蒸,味也好。

青頭菌是云南菌類中的普通一味,唯其普通,常使人想念。離開云南多年,夢境中淋漓的雨季,仍在松林里撿拾青頭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北流市| 彝良县| 宜兰县| 合肥市| 内江市| 和静县| 土默特左旗| 古蔺县| 墨脱县| 彩票| 日照市| 江永县| 三江| 榆社县| 扎赉特旗| 新建县| 民丰县| 和田市| 凤山市| 岑溪市| 洪湖市| 漳浦县| 大埔区| 改则县| 乌兰县| 吴堡县| 虞城县| 富锦市| 苗栗县| 万安县| 台北县| 新竹市| 寿宁县| 眉山市| 二连浩特市| 乐昌市| 达日县| 慈溪市| 泸水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