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的詩學(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
- (法)加斯東·巴什拉
- 1510字
- 2021-11-23 16:38:58
7
在這篇導言的末尾,我用幾句話作為總結,在孤獨中,沒有可能借助心理學科的研究,我們不能不尋找我們的資料文件。這些文件來源于書籍,因為我們的全部生活就是閱讀。
閱讀是現代心理的“一維空間”。這一維空間將已被文字轉變了的心理現象再進行轉變。我們必須將書寫語言看作一種特有的心理現實。書本是長久性的,它擺在人們眼前就像一個物件。書以一種單調的權威對人們說話,而這種權威甚至是它的作者都不可能具備的。我們必須仔細閱讀寫成的文字。何況作者為了寫作已經進行了一次轉變。他不會說出他所寫的。他進入了寫的心理領域——即使他不承認也絲毫改變不了事實。
被傳授的心理在此得到了它的永恒性。埃德加·基內有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談到《羅摩衍那》
的傳授力量。瓦爾米基
對他的門徒說道:“用心誦讀這首神啟的詩吧,它賜予人美德和財富:當它與時間的三節拍相配合,它充滿了柔美;倘若它與樂器聲相配合,抑或在人聲的七弦上誦唱,它的柔美更有所增加。耳朵為它所陶醉,于是激起了愛、勇氣、焦慮、恐懼……啊,這宏偉的詩篇,真理的忠實形象?!?img alt="這段文字與季羨林先生的中譯本《羅摩衍那·童年篇》(1980)譯文大有出入。法語譯文可能有所改動,中譯本的段落如下: 牟尼蟻蛭和徒弟們, 站在那里吃驚?!∷械乃@些徒弟, 都朗誦這首輸洛迦歌, 他們一會兒歡喜無量, 一會兒異常驚訝地說: “用等量的音節和四個音步, 大仙人把自己的悲痛抒發, 由于翻來覆去地訴說吟詠, 輸迦于是就變成了輸洛迦?!?-譯注"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5972E/1371750570511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715786-Yjr0qRLv9uOoXhT6bPnv7at6xJwUwZeV-0-5c4c1c164088ac4bfe9c342f594afa66">默默無聲的閱讀,緩緩的閱讀使耳朵聽到了所有這些音樂合奏。
但是,對書的特性的最好證明,在于它既是一個潛在的現實,又是一個現實的潛在。讀一本小說,我們就進入了另一個生活,這生活使我們感到痛苦,感到希望及同情,但是我們卻仍然帶有這樣復雜的印象:我們的苦惱仍然是受我們的自由所統轄,它不是根本性的。于是任何一卷使人苦惱的書,都能提供一種減輕痛苦的技巧。一卷使人苦惱的書,為苦惱的人提供了一種苦惱的順勢療法。而這種療法尤其是在經過沉思的閱讀中起作用,尤其是在文學趣味所重視的閱讀中生效。于是心理分裂為兩個層次,讀者同時參與這兩個層次,當他明白地意識到苦惱的審美觀時,他已接近于發現苦惱的虛構性。因為苦惱是虛構的:我們生來是為了歡快地呼吸。
正是在這方面,詩歌——這審美觀的喜悅頂峰——有益于人們的身心。
倘若沒有詩人協助,一個執意談論想象力的年邁的哲學家能有什么作為呢?他沒有任何人作為測驗對象。他將立即迷失在心理學家對那惶恐不安的主體所做的測驗及反測驗的迷宮中。況且,在心理學家的武器庫里確實存在對想象力的測驗嗎?是否有足夠狂熱的心理學家不停地革新研究狂熱的想象力的客觀手段?詩人總是比注視他們進行想象的人想象得更快。
如何進入我們時代的詩的領域呢?一個無拘無束的想象力的時代剛剛開放。詩的形象在四面八方侵入空間,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呼喚著耳朵眼睛來參與擴大了的夢想。這詩人輩出的時代!充滿了大詩人、小詩人、著名的詩人、隱沒的詩人、受愛戴的詩人、使人眼花繚亂的詩人。為詩而生活的人應該無書不讀。有多少次,一卷簡單的書向我放射出了新的形象的光輝!當人們愿意接受新形象的鼓舞時,他們就會發現舊書中的形象也現出了虹光。各個詩的時代都統一在生機蓬勃的記憶中。新時代喚醒了舊時代。舊時代再次生活在新時代中。詩從來沒有這樣多姿多彩,也沒有這樣完整如一。
新書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利益!我只愿每天從天降下滿滿一筐書來述說形象的青春活力。這是很自然的愿望。這是很容易出現的奇跡。因為,在高處,在天上,天堂不正是一個無邊的圖書館嗎?
但只接受是不足的,必須迎上前去。必須像教育家和營養學家異口同聲說的那樣:“吸收?!睘榇耍藗兏嬲]我們不要太快地閱讀,不要囫圇吞棗。人們對我們說,把困難分為最易于解決的那么多部分。的確,細細地嚼,小口地喝,逐句品味每首詩歌。所有這些教導都是金科玉律。但統轄全局的原則是,首先必須有飲食和閱讀的美好欲望。必須渴望多讀、再讀,永遠地讀。
因此,從清晨開始,對著堆積在我桌上的書,我向閱讀之神為貪饞讀者祈禱:
“今天請賜給我們,我們每天的饑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