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綱鑒易知錄·全2冊(中華經典普及文庫)作者名: (清)吳乘權等本章字數: 12958字更新時間: 2020-12-11 18:30:59
綱鑒易知錄卷四
周紀
釐王
綱 庚子,周釐王元年,春,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人會于北杏。夏六月,齊人滅遂。
紀 會于北杏,以平宋亂。遂人不至,齊人滅遂而戍之。
綱 冬,魯侯會齊侯盟于柯。
紀 齊桓公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桓公許,與魯(會)柯而盟。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曰:“反魯之侵地!”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沫。管仲曰:“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與曹沫三敗所亡地于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
綱 辛丑,二年,冬,晉曲沃伯稱滅晉,弒其君緡。
綱 癸卯,四年,冬十二月,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
綱 甲辰,五年,春,王崩,子閬踐位。
惠王
綱 乙巳,周惠王元年。
綱 丙午,二年,秋,五大夫以王子頹作亂。頹出奔溫,復奔衛。衛人、燕人立頹。
紀 初,莊王愛少子子頹,欲立為太子而不克。至是大夫邊伯等五人怨王,作亂,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蘇子奉子頹奔衛。衛師、燕師伐周,冬,立子頹。
綱 丁未,三年,春,鄭伯執燕仲父。王處于櫟。
紀 鄭伯和王室不克,執燕仲父。夏,鄭伯遂以王歸,王處于櫟。
綱 戊申,四年,春,虢公、鄭伯胥命于弭,奉王歸于王城,殺子頹及五大夫。王賜鄭伯虎牢以東。
綱 己酉,五年,春,晉人伐驪戎,獲驪姬以歸。
綱 陳人殺其太子御寇,公子完與顓孫奔齊。
紀 陳厲公生子完,字敬仲。及宣公,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殺其太子御寇。御寇素愛厲公之子完,完懼禍及,于是與顓孫奔齊。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免于罪戾,君之惠也,敢辱高位以速官謗!請以死告!”使為工正。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綱 辛亥,七年,冬,郭亡。
紀 齊桓公之郭,問父老:“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公曰:“若子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也。”
綱 甲寅,十年,夏,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
綱 己未,十有五年,秋七月,魯公子牙卒。八月,魯莊公卒,子般立,冬十月,魯慶父弒般,啟方立。
紀 魯莊公疾,問后于叔牙,對曰:“慶父材。”問于季友,對曰:“臣以死奉般!”公曰:“鄉者牙曰‘慶父材’。”成季使以君命鴆叔牙,曰:“飲此,則有后于魯國;不然,死且無后。”飲之卒,立叔孫氏。公薨,子般立。冬,慶父使圉人犖賊子般,成季奔陳,立閔公。
綱 公子慶父如齊。
綱 庚申,十有六年,春正月,齊人救邢。
紀 狄人伐邢,管仲言于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齊人救邢。
綱 秋八月,魯季子歸于魯。
綱 晉侯作二軍。滅耿、霍、魏。為太子申生城曲沃。封趙夙于耿,畢萬于魏。
紀 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霍,滅耿,滅魏。還,為太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士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為之極,又焉得立!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吳太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
綱 辛酉,十有七年,秋,魯慶父弒其君閔公,季友以公子申如邾。哀姜、慶父皆出奔。
綱 冬,齊高子如魯盟,魯公子申入立。取慶父于莒,殺之。
綱 十二月,狄入衛,殺懿公。戴公立,卒,弟燬立。
紀 狄人伐衛。衛懿父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戰于滎澤,衛師敗績,殺懿公,衛眾潰。濟河,立戴公,以廬于曹。卒,齊人立其弟毀。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綱 壬戌,十有八年,春,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
綱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綱 冬十月,魯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挐。魯侯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
綱 癸亥,十有九年,春正月,諸侯城楚丘以封衛。
綱 夏五月,虞師、晉師伐虢,滅下陽。
紀 晉荀息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許之。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
綱 乙丑,二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侯、宋公、魯侯、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楚屈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
紀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問師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罪也,敢不共給?明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盟于召陵。
綱 丙寅,二十有二年,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紀 初,晉獻公以驪姬為夫人,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及將立奚齊,姬謂太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公田,姬寘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太子!”太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或謂太子:“子辭,君必辨焉。”太子曰:“君非驪姬,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縊于新城。姬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綱 夏,齊侯、宋公、魯侯、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會王世子于首止。
紀 惠王以惠后故,將廢太子鄭而立王子帶,故齊桓公帥諸侯會王世子,以定其位。
綱 秋九月,虞大夫百里奚奔秦。秦始得志于諸侯。
綱 冬十二月,晉人滅虢,虢公丑奔京師。遂滅虞,執虞公,歸其職貢于王。
綱 己巳,二十有五年,冬十二月,二崩,太子鄭踐位。
襄王
綱 庚午,周襄王元年,宰周公會齊侯、魯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于葵丘。
紀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使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綱 晉獻公卒,奚齊立。冬,晉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齊,荀息立奚齊之弟卓。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紀 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對曰:“臣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冬十月,里克殺奚齊于次,書曰“殺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輔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殺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
綱 辛未,二年,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秦師及齊隰朋,立晉公子夷吾為晉侯。
綱 壬申,三年,春,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
紀 晉侯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后乎?王賜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干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綱 癸酉,四年,秋,王子帶奔齊。
紀 王子帶以戎入寇,王討之,王子帶奔齊。齊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禮饗之。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王曰:“舅氏,余嘉乃勛,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
綱 丙子,七年,冬,齊大夫管仲卒。
紀 仲病,桓公問:“群臣誰可相者?”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開方如何?”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豎刁如何?”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仲死而桓公不用其言,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綱 丁丑,八年,春正月,隕石于宋五;六鹢退飛過宋都。
綱 戊寅,九年,冬十二月,齊侯小白卒,五子爭立。
紀 桓公卒,五公子各樹黨爭立,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戶。易牙立無虧,孝公奔宋。
綱 壬午,十有三年,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于盂,執宋公以伐宋。
綱 癸未,十有四年,夏,王召叔帶于齊。
綱 冬十一月,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
紀 鄭伯如楚,宋公伐鄭,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子魚曰:“彼眾我寡,請及其未既濟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世笑以為宋襄之仁。
綱 甲申,十有五年,秋九月,晉惠公卒,子圉嗣。
綱 乙酉,十有六年,春正月,晉公子重耳入于晉。
綱 王使王子虎、內史興錫晉侯命。
綱 晉侯賞從亡之臣。
紀 初,文公出奔,十九年而后反國。嘗餒于曹,介子推割股以食之。及歸,賞從亡者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而不及子推。子推之從者懸書宮門曰:“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乏食,一蛇刲股。龍返于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于中野。”公曰:“噫!寡人之過也!”使人求之不得,隱綿上山中。焚其山,子推死焉,后人為之寒食。文公環綿上田封之,號曰介山。
綱 秋,王廢狄后。王子帶以狄入寇,王出居于鄭,告難于諸侯。
綱 丙戌,十有七年,夏四月,晉侯逆王入于王城,王賜之田。
紀 秦伯師于河上,將納王。狐偃言于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晉侯辭秦師而下,右師圍溫,左師逆王。王入于王城。取叔帶于溫殺之。晉侯朝王,請隧。王弗許,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惡也。”乃賜以陽樊、溫、原、茅之田。
冬,晉侯圍原,命三日之糧,原不降。命去之,諜出曰:“原將降矣。”軍吏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
綱 戊子,十有九年,冬,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
紀 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曰:“報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宋免矣。”于是搜于被廬,作三軍。謀元師,趙衰曰:“郤縠可。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乃使郤縠將中軍。
綱 己丑,二十年,春,晉侯侵曹。晉侯伐衛,楚人救衛。
綱 三月,晉侯入曹,執曹伯畀宋人。
綱 夏四月,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師敗績。
綱 冬,王狩于河陽。
紀 諸侯會于溫。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
綱 癸巳,二十有四年,冬,晉侯重耳卒,子嗣。
綱 甲午,二十有五年,春二月,秦人入滑。夏四月,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
綱 冬十二月,魯僖公卒,子興嗣。
綱 丁酉,二十有八年,春,秦人伐晉。
紀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尸而還,遂霸西戎,用孟明也。
綱 庚子,三十有一年,夏,秦穆公卒,子嗣。
紀 穆公卒,葬雍。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綱 壬寅,三十有三年,秋八月,王崩,子壬臣踐位。
頃王
綱 癸卯,周頃王元年,春,毛伯如魯求金。二月,魯叔孫得臣如京師。辛丑,葬襄王。
綱 丁未,五年,夏,邾文公卒,子貜且嗣。
紀 初,邾文公卜遷于繹,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茍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茍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于繹。五月,邾子卒,君子曰“知命”。
綱 戊申,六年,春,王崩,子班踐位。
匡王
綱 己酉,周匡王元年,冬十一月,齊侯侵魯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紀 齊侯侵魯,遂伐曹,入其郛,討其朝魯也。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己則無禮,而討于有禮者。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以討人,難以免矣!”
綱 壬子,四年,春,魯文公卒,子赤嗣。秋,魯公子遂弒其君之子赤及公子視,立公子倭。
綱 甲寅,六年,秋九月,晉趙盾弒其君夷皋,迎襄公弟黑臀于周立之。
紀 初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殺之,靈輒免之,遂自亡也。趙穿攻靈公于桃園,宣子未出境而復。太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嗚呼,‘我之懷矣,自貽伊戚’,其我之謂矣!”
綱 冬十月,王崩,弟瑜立。
定王
綱 乙卯,周定王元年,春,楚子伐陸渾之戎,王使王孫滿勞楚子。
紀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王使王孫滿勞之,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鑄鼎象物,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綱 甲子,十年,春,楚子圍鄭。夏六月,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晉師敗績。
綱 晉屠岸賈殺趙朔于下宮,滅其家。
紀 晉景公時,趙盾卒,子朔嗣。朔娶晉成公姊莊姬。屠岸賈始有寵于靈公,至景公三年,賈為司寇,乃治靈公之賊,遍告諸將曰:“盾雖不知,猶為賊首。以臣弒君,子孫在朝,何以懲罪!”遂攻趙氏于下宮;殺趙朔,滅其族。朔妻有遺腹,走公宮匿。既免身,生男。賈聞之,索于宮中。夫人置兒绔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無聲。已脫,朔客公孫杵臼謂朔友程嬰曰:“立孤與死孰難?”嬰曰:“死易,立孤難耳。”杵臼曰:“子強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杵臼取他兒匿山中。嬰出,謬曰:“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賈喜,乃使人隨嬰殺杵臼及兒。而趙氏真孤在,嬰與俱匿山中,名曰武。
綱 丁卯,十有三年,秋,魯初稅畝。
綱 庚午,十有六年,冬十月,魯宣公卒,子黑肱嗣。
綱 辛未,十有七年,春三月,魯作丘甲。
綱 壬申,十有八年,夏四月,衛孫良夫帥師及齊戰于新筑,衛師敗績。衛與新筑人曲縣、繁纓。
紀 衛孫桓子帥師及齊師戰于新筑,敗績。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之,桓子是以免。衛賞之邑,請曲縣、繁纓以朝,許之。孔子曰:“惜也,不如多與之邑。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
綱 六月,魯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于鞍,齊師敗績。
綱 乙亥,二十有一年,冬十一月,王崩,子夷踐位。
簡王
綱 丙子,周簡王元年,夏四月,晉遷于新田。
綱 丁丑,二年,秋八月,吳入州來。
紀 初,楚之討陳夏氏也,楚莊欲納夏姬,申公巫臣諫止之。楚令尹子反欲取之,巫臣又諫,子反亦不敢取。夏姬,鄭女也,楚莊使之歸鄭。及楚共即位,巫臣奉命聘齊,遂過鄭取之以奔晉。子反以為賣己,遂族巫臣之家。巫臣怨楚,晉、楚世為仇敵。巫臣請于晉侯,乞通吳于晉,合力以牽制楚師。于是晉侯使巫臣聘吳,吳子壽夢說之,巫臣乃教吳車戰,使之伐楚。八月,吳入州來,楚于是始疲于奔命。
綱 庚辰,五年,秋,晉程嬰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趙氏。
紀 晉景公疾,韓厥言于晉侯曰:“成季之勛,宣孟之忠,而無后,為善者其懼矣!”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見趙武。諸將乃曰:“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矯命為之。今君有命立趙后,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與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武田邑如故。及趙武冠,成人,程嬰乃辭諸大夫,謂武曰:“昔下宮之難,我非不能死,思立趙氏之后。今武既立,我將下報宣孟與公孫杵臼。”遂自殺。武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世祀勿絕。
綱 乙酉,十年,春三月,諸侯立曹公子臧,辭不受,奔宋。
紀 晉侯會諸侯于戚,討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圣,敢失守乎!”遂逃奔宋。
綱 丙戌,十有一年,夏六月,晉侯及楚子、鄭伯戰于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紀 鄭叛晉即楚,晉伐鄭,楚救之。六月,晉、楚遇于鄢陵,諸將請從之,范文子獨不欲戰,曰:“唯圣人能內外無患。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憂,盍釋楚以為外懼乎?”欒書、郤至不從,遂戰。大敗楚師,射楚子中目。子反醉,不能見。楚子宵遁,子反自殺。
綱 丁亥,十有二年,冬,晉殺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
綱 戊子,十有三年,春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庚申,晉欒書、中行偃弒其君州蒲,晉人逆公孫周于京師立之。
紀 晉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曰:“君驕侈而克敵,是天益其疾也,難將作矣!愛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無及于難,范氏之福也。”六月,士燮卒。晉厲公侈,多外嬖。反自鄢陵,欲盡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胥童以胥克之廢也,怨郤氏,而嬖于厲公。既殺三郤,胥童以甲劫欒書、中行偃于朝。公曰:“朝而殺三卿,余不忍益也!”公使胥童為卿。公游于匠麗氏,欒書、中行偃遂執公,殺胥童。正月庚申,使程滑弒厲公。晉荀、士魴逆公孫周于京師而立之。悼公生十四年矣,而甚賢明,使魏相、士魴、魏頡、趙武為卿,民無謗言,所以復霸也。
綱 秋八月,魯成公卒,子午嗣。
綱 己丑,十有四年,秋九月,王崩,子泄心踐位。
靈王
綱 庚寅,周靈王元年,冬,晉荀、齊崔杼、宋華元、魯仲孫蔑、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會于戚,遂城虎牢。
綱 壬辰,三年,冬,晉大夫魏絳盟諸戎。
紀 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晉侯曰:“戎、狄無親,不如伐之。”魏絳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一也;邊鄙不聳,民狎其野,穡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晉,四鄰振動,諸侯畏懷,三也;以德綏戎,師徒不勤,甲兵不頓,四也;鑒于后羿,而用德度,遠至邇安,五也。”公說,使絳盟諸戎。
綱 丁酉,八年,冬,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伐鄭。十一月,同盟于戲。
紀 盟于戲,鄭服也。晉侯歸,謀所以息民。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自公以下,茍有積者,盡出之。國無滯積,亦無困人,公無禁利,亦無貪民。祈以幣更,賓以特牲,器用不作,車服從給。行之期年,國乃有節,三駕而楚不能與爭。
綱 己亥,十年,秋,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于蕭魚。
紀 會于蕭魚,及鄭平。鄭人賂晉以歌鐘、镈、磬、女樂,晉侯以其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夏。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辭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九合諸侯,諸侯無慝,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夫賞,國之典也,子其受之。”絳于是始有金、石之樂。
綱 庚子,十有一年,秋九月,吳子乘卒,長子諸樊嗣。
紀 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季札賢,壽夢欲立之,札讓不可,于是立長子諸樊。
綱 庚戌,二十有一年,冬十一月,孔子生。
綱 癸丑,二十有四年,夏五月,齊崔杼弒其君光,立其弟杵臼。
紀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綱 丙辰,二十有七年,冬,王崩,太子晉母弟貴踐位。
景王
綱 丁巳,周景王元年,夏,吳子使札聘于魯。
紀 吳使季札聘于魯,請觀于周樂,魯人為奏六代之樂。過徐,徐君愛其寶劍,季子心知而許之。使還,徐君已歿,遂解劍懸其墓而去。
綱 戊午,二年,冬,鄭使公孫僑為政。
紀 子產為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鄭人游于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毀鄉校如何?”子產曰:“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仲尼聞之曰:“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綱 己未,三年,夏六月,魯襄公卒于楚宮,子野立。秋九月,子野卒,公子裯立。
綱 辛酉,五年,春,晉使韓起聘于魯。
紀 晉侯使韓宣子聘于魯,觀書于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綱 癸亥,七年,秋,鄭作丘賦。
紀 鄭子產作丘賦,國人謗之曰:“其父死于路,己為蠆尾。以令于國,國將若之何!”子寬以告,子產曰:“何害。茍利社稷,死生以之。詩曰:‘禮義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遷矣。”渾罕曰:“君子作法于涼,其敝猶貪;作法于貪,敝將若之何?”
綱 乙丑,九年,春,鄭人鑄刑書。
綱 己巳,十有三年,秋七月,孔子生伯魚。
紀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弁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而字伯魚。
綱 己卯,二十有三年,冬十二月,鄭大夫公孫僑卒。
紀 子產有疾,謂子太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綱 辛巳,二十有五年,夏四月,王崩,子猛踐立。冬十月,王子猛卒,母弟匄立。
紀 初,太子壽先卒;次子猛,少子朝。朝有寵,王欲立之,未果。至是,王崩,單子、劉子立猛,子朝因舊官百工之喪職秩者,帥要、餞之甲以逐劉子;劉子奔揚。單子奉子猛于莊宮。子朝之徒夜使人取猛以歸。單子出奔,子朝之徒奉王猛以追單子。晉人帥師納王猛于王城。冬,王猛卒,立其母弟王子匄。
敬王
綱 壬午,周敬王元年,秋七月,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子朝。
綱 乙酉,四年,冬十月,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綱 丁亥,六年,秋七月,魯顏回生。
綱 辛卯,十年,冬十二月,魯昭公卒于乾侯。
綱 壬辰,十有一年,夏六月,魯季孫意如廢世子而立昭公之弟宋。
綱 乙未,十有四年,冬十一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舉,楚師敗績。楚囊瓦出奔鄭。庚辰,吳入郢。
紀 初,蔡昭侯朝楚,楚令尹子常不加禮而求賂。蔡侯怨之,以其子為質于吳,乞師伐楚。于是吳王闔閭與蔡侯、唐侯伐楚;子常御之。二師陳于柏舉,闔閭之弟夫概王先擊子常之卒,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吳師及郢,楚子出奔于隨。吳人入郢,處于其宮。
綱 丙申,十有五年,夏六月,楚申包胥以秦師至,敗吳師。
紀 初,伍員與申包胥友,皆楚人也。員父為楚平王所殺,員奔吳,與包胥別,員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復之!”員既奔吳,遂道吳伐楚。既入郢,遂鞭平王之尸。包胥乃如秦乞師,秦伯使就館。包胥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絕,飲食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乃為之出師。申包胥以秦師至,吳師大敗,吳子乃還。秋,楚子入于郢。
綱 冬,魯曾參生。
綱 庚子,十有九年,夏,魯以孔子為中都宰。
紀 孔子為中都宰,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途,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四方諸侯則焉。定公謂孔子曰:“學子此法以治魯國,何如?”孔子對曰:“雖天下可平,何但魯國而已哉!”
綱 辛丑,二十年,春,魯以孔子為司空,進為大司寇。
綱 夏,魯侯會齊侯于夾谷。
紀 齊使使告魯為好會,會于夾谷。孔子相,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請具左、右司馬以從。”既會,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旗旄劍戟,鼓噪而至。孔子趨而進曰:“吾兩君為好,夷狄之樂何為于此!”齊侯心怍,麾之。齊有司請奏宮中之樂,優倡侏儒戲而前。孔子趨而進曰:“匹夫熒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加法焉,首足異處。景公懼,歸語其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于是齊人乃歸所侵魯鄆、汶陽、龜陰之田。
綱 癸卯,二十有二年,夏,魯叔孫州仇帥師墮郈,魯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冬,魯侯圍成,弗克。
紀 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于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墮費,公斂處父不肯墮成。冬,公圍成,不克。
綱 甲辰,二十有三年,冬,魯以孔子攝相事,與聞國政。
紀 孔子為魯相,攝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問曰:“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人有大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其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熒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正,周公誅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乙,子產誅鄧析、央何: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
初,魯之販羊有沈猶氏者,常朝飲其羊以詐市人。有公慎氏者,妻淫不制。有慎潰氏者,奢侈逾法。魯之鬻六畜者,飾之以儲價。及孔子之為政也,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越境而徙。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賣羔豚者不加飾,男女行者別于涂,道不拾遺,男尚忠信,女尚貞順。
綱 齊人歸女樂于魯,孔子適衛。
綱 己巳,二十有四年,夏五月,於越敗吳于檇李。
紀 吳闔閭伐越;越句踐御之,陳于檇李,大敗之。闔閭傷將指而卒。子夫差立,誓以復讎,使人立于庭,茍出入,必謂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則對曰:“唯,不敢忘!”三年,乃報越。
綱 秋,衛世子蒯聵出奔宋。
紀 衛侯為夫人南子召宋朝,太子蒯聵獻盂于齊,過宋野,野人歌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太子羞之,謂戲陽速曰:“我從而朝少君,少君見我,我顧,乃殺之。”速曰:“諾。”乃朝夫人。太子三顧,速不進。夫人見其色,啼而走,曰:“蒯聵將殺余!”公執其手以登臺。太子奔宋。
綱 孔子自衛適陳。畏于匡,復反于衛。
綱 丙午,二十有五年,春,孔子去衛過曹。夏五月,魯定公卒,子蔣嗣。
綱 秋九月,孔子自曹適宋,及鄭,至陳。
紀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伐其樹。孔子去。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
綱 丁未,二十有六年,春,吳子敗越于夫椒。
紀 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句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夫差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夏少康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遂滅過、戈,復禹之績。今吳不如過而越大于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于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后雖悔之,不可及已!”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越及吳平。
綱 戊申,二十有七年,春,孔子自陳反于衛。孔子自衛如晉,不果,反乎衛,復如陳。
紀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問曰:“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今得志,乃殺之。君子惡傷其類,故余云然。”又反乎衛,復如陳。
綱 庚戌,二十有九年,夏,孔子在陳,思歸魯,尋如蔡。
綱 壬子,三十有一年,春,孔子自蔡如葉,楚子遣使來聘孔子。
紀 楚子聞孔子在陳、蔡之間,使人聘孔子。陳、蔡大夫謀曰:“孔子用于楚,則陳、蔡危矣。”相與發徒圍之于野;不得行,絕糧。使子貢至楚。楚子興師迎孔子,然后得行。楚子將以書社地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王之將帥有如子路者乎?”曰:“無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且楚之祖封于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綱 秋,孔子自楚反于衛。
綱 丁巳,三十有六年,冬,孔子自衛反魯。孔子敘書,記禮,刪詩,正樂,序易彖、系、象、說卦、文言。
紀 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孔子追述三代之禮,序書,上自唐、虞,下至秦繆。刪古詩三千余篇為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晩而喜易,序彖、象、系辭、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綱 庚申,三十有九年,春,魯西狩獲麟。
紀 魯人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商獲麟,以為不祥,棄之郭外。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泗沾襟,曰:“吾道窮矣!”
綱 孔子作春秋。
紀 孔子因魯史作春秋,上自隱公元年,下訖哀公十四年,凡十有二公。絕筆于獲麟。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綱 辛丑,四十年,夏,熒惑守心。
紀 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于相。”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歲。”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綱 壬戌,四十有一年,夏四月,大圣孔子卒于魯。
紀 夏四月,孔子卒。魯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一人’,非名也:君兩失之。”
綱 乙丑,四十有四年,秋,王崩,子仁踐位。
元王
綱 丙寅,周元王元年。
綱 戊辰,三年,冬十一月,越滅吳。
紀 初,越句踐為吳所敗,棲于會稽,使大夫種行成于吳,吳王夫差許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臥薪嘗膽,身自耕作,夫人自織,折節下賢,厚遇賓客,賑貧吊死,與百姓同勞苦。二十余年,其民生長可用,乃以伐吳。吳王兵敗,棲于姑蘇。使人行成于越,請曰:“孤臣異日得罪于會稽,孤臣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今君王誅孤臣,孤臣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罪。”句踐不忍,欲許之。范蠡曰:“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豈可逆天乎?且君早朝晏罷,非為吳耶?謀之二十年,一旦棄之,可乎?且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吳王乃自殺。
綱 越子會齊、晉及諸侯于俆州。
綱 越人致貢,王賜越子胙,命為伯。越范蠡去越。越子殺其大夫文種。
紀 范蠡辭于句踐,乘輕舟以浮于五湖,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越王長頸烏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種自殺。
綱 壬申,七年,冬,王崩,子介踐位。
貞定王
綱 癸酉,周貞定王元年,夏,魯侯出奔越。
紀 魯哀公欲以越去三桓,不克,遂遜于邾,乃如越。
綱 魯哀公卒于有山氏,魯人立公之子寧。
綱 癸未,十有一年,晉荀瑤與趙氏、韓氏、魏氏滅范氏、中行氏,而分其地。晉侯出奔齊。
紀 晉智氏、趙氏、韓氏、魏氏、范氏、中行氏,號為六卿。是歲,智伯與韓、趙、魏共滅范、中行氏,而分其地。晉侯告于齊、魯,請伐四卿;四卿反攻其君,晉侯奔齊。
綱 戊子,十有六年,齊田盤使其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
紀 初,陳公子完奔齊,更姓田,子孫盛多。其后齊亂,公室卑弱,權歸田氏。田恒之子盤為齊相,至是與三晉通使,盡以其兄、弟、宗人為都邑大夫。
綱 晉趙無恤使新稚狗伐狄。
紀 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勝之,取左人、中人。遽人來告,襄子方食而有憂色。侍者曰:“狗之事大矣,而主色不怡,何也?”襄子曰:“夫江、河之大也不過三日,飄風暴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無所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哉!”
綱 丁酉,二十五年,秦伐義渠,執其君以歸。晉伐伊、洛陰戎,滅之。
綱 庚子,二十有八年,春,王崩,子去疾踐位。弟叔弒王自立。秋八月,王子嵬殺叔而自立。
綱 封弟揭于河南,以續周公之職。
考王
綱 辛丑,周考王元年。
綱 甲辰,四年,晉侯反朝于韓、趙、魏氏,晉獨有絳、曲沃地。
綱 乙卯,十有五年,王崩,子午踐位。
綱 西周公封其少子班于鞏。以奉王,是為東周。
威烈王
綱 丙辰,周威烈王元年。
綱 壬申,十有七年,魯侯尊禮孔伋。
綱 魯侯以公儀休為相。
紀 公儀子相魯,之其家,見織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慍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紅女利乎!”
綱 戊寅,二十有三年,九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