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綱鑒易知錄·全2冊(中華經典普及文庫)
- (清)吳乘權等
- 8566字
- 2020-12-11 18:30:59
綱鑒易知錄卷三
周紀
成王
綱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旦相王,踐阼而治。
紀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攝政,踐阼而治,南面負扆,以朝諸侯。
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成王有過,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綱 周公旦作誥以告召公奭。
紀 時召公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召公疑之,周公作君奭,于是召公乃說。
綱 夏六月,葬武王于畢。
綱 王冠。
紀 既葬武王,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見諸侯。周公命祝雍作頌,曰:“祝王辭達而已,勿多也。”祝雍辭曰:“使王近于民,遠于佞,嗇于時,惠于財,親賢而任能?!逼漤炘唬骸傲钤录眨跏技釉ネ跤字痉柭殹J若昊天,六合是式,率爾祖考,永永無極!”
綱 命周公元子伯禽代就封于魯。
紀 伯禽就封于魯,周公謂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之叔父,吾于天下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綱 管叔及蔡叔、霍叔流言,周公居東。
紀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曰:“公將不利于孺子!”王疑周公,周公乃避位居東,取易之三百八十四爻,各系以辭。
綱 丁亥,二年,王聽政。周公居東,罪人斯得。
綱 戊子,三年,周公居東,作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鸮。
綱 秋,大雷風。王迎周公于東,出郊,雨,反風。
紀 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王大恐,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匱,見周公請代武王之事,執書以泣。乃出郊迎周公,天乃雨,反風,禾盡起,歲則大熟。
綱 管叔及蔡叔、霍叔與武庚叛,奄、淮夷、徐戎皆叛。
紀 成王既迎周公歸,三叔懼,遂與武庚及淮夷等叛。
綱 命周公東征,周公作大誥于天下。
綱 魯侯伯禽帥師伐淮夷、徐戎。
綱 討武庚誅之,封微子啟于宋,以紹殷后。
綱 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鄰,降霍叔于庶人。遂定奄及淮夷,東土以寧。
綱 周公東征凱還,作詩以勞士卒。
紀 己丑,四年,王免喪,朝先王廟,延訪于群臣。
周公歸政于王,王中立聽政,而四圣維之。周公常立于前,導天子以道;太公常立于左,輔天子之意;召公常立于右,拂天子之過;史佚常立于后,承天子之遺忘: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
綱 辛卯,六年,董正百官,制禮樂。
紀 周公相成王,六卿制禮、作樂、頒量,天下大治。
綱 越裳氏來朝。
紀 交趾南有越裳氏,重三譯而來獻白雉。周公曰:“德澤不加,君子不饗其贄。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弊g曰:“吾國之黃耇曰:‘天無烈風淫雨,海不揚波,三年矣,意中國有圣人乎?’于是來朝?!?span id="qjlh7je" class="un1">周公致薦于宗廟。使者迷其歸路,周公錫以車五乘,皆為指南之制,使者載之,由扶南、林邑海際,期年而至其國,故指南車常為先導,示服遠人以正四方。
綱 壬辰,七年,春二月,王命太保召公相宅。三月,周公至洛,興工營筑。王至新邑,命周公留后治洛。
紀 初,武王作邑于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將營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郟鄏,卜曰:“傳世三十,歷年七百?!倍拢?span id="h69v84x" class="un1">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興工營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也?!?span id="wqjodkk" class="un1">周公又營成周。王至洛邑,遷殷頑民于成周,留周公治洛,王復還歸西都。
綱 設南郊,建明堂,立大社。
綱 癸巳,八年,周公分正東都。
綱 王命蔡仲復封之蔡。
紀 蔡仲,蔡叔之子也。叔沒,周公以仲賢,命諸成王,復封之蔡。
綱 甲午,九年,封弟叔虞為唐侯。
紀 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span id="oq2jhw2" class="un1">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庇谑撬旆?span id="zrlsmuv" class="un1">叔虞于唐,故曰唐叔虞。
綱 丙申,十有一年,周公在豐,作無逸以戒王。
綱 周公薨于豐,葬周文公于畢。
紀 周公在豐,病將歿,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于畢,從文王,以明其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以周公有勛勞于天下,賜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是以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于太廟,以文王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
綱 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
紀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
綱 丁酉,十有二年,巡狩,朝諸侯于方岳,因行黜陟之典。
綱 戊戌,十有三年,作九府圜法。
紀 初,唐、虞、夏、商之世,幣金有三品,至是太公望乃立九府圜法。錢圓函方,輕重以銖,通九府之用。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
綱 壬戌,三十有七年,夏四月,王命太保奭及群臣受顧命。
綱 王崩,太子釗即位。
康王
綱 癸亥,周康王元年,遍告諸侯朝于酆宮。
紀 諸侯來朝,王作康誥遍告之,宣示文、武之功業,乃朝見諸侯于酆宮,由是諸侯率服。
綱 甲戌,十有二年,夏六月,命畢公保厘東郊。
綱 戊子,二十有六年,太保召公奭薨。
紀 初,召公治西方,甚得民和。有司請召民,召公曰:“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乃巡行鄉邑,聽斷于棠樹之下。至是卒,人思其政,不忍伐棠樹,作甘棠之詩歌詠之。
綱 王崩,子瑕踐位。
紀 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年不用。
昭王
綱 己丑,周昭王元年。
綱 壬寅,十有四年,魯侯弟,弒其君幽公而自立。
綱 己卯,五十有一年,有光五色貫紫微。井水溢。王巡狩至漢,崩,子滿踐位。
紀 時周道漸衰,王南巡狩,反濟漢,漢濱之人以膠船進王,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皆溺死。
穆王
綱 庚辰,周穆王元年。
綱 壬午,三年,命君牙為大司徒,伯冏為太仆正。
綱 丙申,十有七年,王西征。徐戎作亂,王歸征徐戎,克之。
紀 有造父者,以善御幸于王,得八駿馬,西巡狩,樂而忘反。
徐子,嬴姓,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得朱弓矢,自以為天瑞,乃稱偃王,四方諸侯朝于徐者三十六國。王聞徐子僭號,造父為御,長驅而歸以救亂。與楚連謀伐徐。徐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百姓隨之以萬數。徐子將死曰:“吾賴于文德,而不明武備,故至此!”王乃以趙城封造父,其族由此為趙氏。
綱 甲寅,三十有五年,征犬戎。
紀 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不祭、不祀、不享、不貢、不王,于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于德,無勤民于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犬戎氏以其職來王,而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綱 己巳,五十年,作呂刑誥四方。
綱 甲戌,五十有五年,王崩于祗宮,子繄扈踐位。
紀 初,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其詩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王以是獲沒于祗宮。
共王
綱 乙亥,周共王元年。
綱 丁丑,三年,王游于涇上。
紀 王游于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夫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粲,美物也,汝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小丑備物,終必亡!”康公私而不獻。一年,王滅密。
綱 丙戌,十有二年,王崩,子囏踐位。
懿王
綱 丁亥,周懿王元年,徙都于槐里。
綱 戊子,二年,王室衰微,詩人作刺。
綱 辛亥,二十有五年,王崩,共王之弟辟方立。
孝王
綱 壬子,周孝王元年。
綱 甲子,十有三年,封非子為附庸,邑之秦。
紀 惡來革之后有非子者,好馬,善養息之。王命主馬汧、渭之間,馬大蕃息。王封為附庸之君,邑于秦,使續伯翳后。
綱 大雨雹,牛馬死,江、漢冰。
綱 丙寅,十有五年,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
夷王
綱 丁卯,周夷王元年,天子始下堂見諸侯,覲禮廢。
綱 己巳,三年,命虢公伐太原之戎。
紀 時荒服不至,命虢公帥六師以伐太原之戎,至俞泉,獲馬千匹。
綱 甲戌,八年,楚子熊渠伐庸、揚粵,至于鄂。
綱 壬午,十有六年,王崩,子胡踐位。
綱 殺齊侯不辰,立其弟靜。王暴虐,詩人作刺。
厲王
綱 癸未,周厲王元年,楚子自去其僭號。
綱 癸巳,十有一年,淮夷入寇,命虢仲帥師征之。
綱 辛丑,十有九年,齊公子山弒其君胡公而自立。
綱 齊侯徙治臨淄。
綱 壬子,三十年,以榮夷公為卿士。
紀 王好利,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諫曰:“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今獨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諸侯不享。
綱 乙卯,三十有三年,使人監謗,殺言者。
紀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span id="ngzr4xo" class="un1">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
綱 丙辰,三十有四年,召公作詩諷王。
綱 凡伯作詩,切責僚友,因以諷王。
綱 丁巳,三十有五年,王暴虐滋甚,芮伯作詩刺之。
綱 國人作詩刺王。
綱 己未,三十有七年,國人叛,王出居彘。太子靖匿于召公家。
紀 王心戾虐,萬民弗忍,乃相與叛,襲王;王出奔于彘。太子靖匿于召公之家,國人乃圍之。召公曰:“昔吾驟諫王,王不從,以及此難也。今殺王太子,王其以我為讎而懟怒乎?夫事君者,險而不懟,怨而不怒,況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脫。
綱 庚申,三十有八年,春,王在彘,召公、周公行政,號共和。
紀 召公、周公二相,以太子靖幼,相與和協,共理國事,號曰“共和”。
綱 癸酉,五十有一年,王死于彘。周公、召公奉太子靖即位。
宣王
綱 甲戌,周宣王元年,周公、召公輔政。
紀 周公、召公輔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任申伯、仲山甫、張仲,諸侯復宗周。
綱 命秦仲為大夫,討西戎。
綱 命尹吉甫帥師北伐狁。
綱 乙亥,二年,旱。
綱 命方叔將兵南征荊蠻。
綱 遣召穆公虎帥師伐淮南之夷。
綱 王自將親征淮北徐夷。
綱 己卯,六年,大旱,王側身修行。
紀 宣王承厲王之烈,內有撥亂之志,遇災而懼,側身修行,欲消去之。天下喜于王化復行,百姓見憂,故仍叔作詩以美之。
綱 乙酉,十有二年,魯侯來朝,以其二子括、戲見王,王命戲為魯世子。
綱 王不藉千畝。
紀 王不藉千畝。虢文公諫曰:“夫民之大事在農,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共給于是乎在,和協輯睦于是乎興,財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純固于是乎成。是故,稷為大官,惟農是務,無有求利于其官以干農功。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故征則有威,守則有財。若是則能媚于神而和于民,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用民?”王弗聽。
綱 乙未,二十有二年,王后姜氏脫簪珥諫王,王勤政中興。
紀 王嘗晏起,姜后脫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不才,至使君王樂色而忘德,失禮而晏朝。夫茍樂色必好奢,好奢必窮樂。窮樂者亂之所興也,原亂之興自婢子始,敢請罪!”王曰:“寡人不德,實自生過,非夫人之罪也?!弊允乔谟谡拢绯塘T,卒成中興之名。
綱 癸卯,三十年,有馬化為人。
紀 時有馬化為人,有兔舞于鎬京。
綱 壬子,三十有九年,伐姜戎,戰于千畝,王師敗績。
綱 癸丑,四十年,料民于太原。
紀 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司民協孤終,司商協民姓,司徒協旅,司寇協奸,牧協職,工協革,場協入,廩協出。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知也。于是又審之以事,王治農于藉,搜于農隙,耨獲亦于藉,狝于既烝,狩于畢時。是皆習民數者也,又何料焉?且無故而料民,天所惡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弗聽。
綱 丙辰,四十有三年,殺大夫杜伯;左儒爭,死之。
紀 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于王,九復之而王不許。王曰:“汝別君而異友也?!?span id="jk92t8u" class="un1">儒曰:“君道友逆,則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順友以違君?!蓖跖唬骸耙锥詣t生,不易則死!”儒曰:“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過,以正杜伯之無罪?!蓖鯕?span id="c99r8d9" class="un1">杜伯,左儒死之。
綱 己未,四十有六年,王崩,太子涅立。
幽王
綱 庚申,周幽王元年。
綱 壬戌,三年,王嬖寵褒氏。
紀 初,褒人有罪,請入女子于王以贖罪,是為褒姒。幽王三年,之后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
綱 西周三川皆震。涇、渭、洛竭,岐山崩。
紀 西周涇、渭、洛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足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夫天之所棄,不過其紀?!笔菤q也,三川皆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滅,周乃東遷。
綱 癸亥,四年,衛侯和作詩悔過,因以諷王。
綱 群臣作詩刺讒,因以諷王。
綱 詩人傷時之亂,征役不息,作詩以刺時政。
綱 乙丑,六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綱 丙寅,七年,用尹氏,家父作詩刺之。
綱 丁卯,八年,以鄭伯友為司徒。
綱 戊辰,九年,夏六月,隕霜。
綱 王廢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奔申。
紀 王廢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褒姒不好笑。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王與諸侯約,有寇至舉烽火為信,則舉兵來援。王欲褒姒笑,乃無故舉火,諸侯至而無寇,褒姒大笑。褒姒好聞裂繒聲,王發繒裂之以適其意。虢石父為人佞,善諛,好利,王以為卿,用事,國人皆怨。
綱 庚午,十有一年,伐申。申侯與犬戎入寇,戎弒王于驪山下,鄭伯友死之。晉、衛、秦以兵來援,平戎,與鄭世子掘突,共立故太子宜臼。
紀 王欲殺故太子宜臼,求之于申。申侯弗予,王伐之。申侯與鄫人召西夷犬戎伐王。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犬戎遂殺王于驪山下,虜褒姒,并殺鄭桓公,盡取周寶賂而去。晉文侯、衛武公、秦襄公將兵救周,平戎,與鄭世子掘突即申國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平王,而西周遂亡。
平王
綱 辛未,周平王元年,遷都于東都洛邑。
紀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避戎寇也。是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綱 命秦襄為諸侯,賜以岐、豐之地。
紀 王東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王。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豐之地。襄公于是始國,而與東諸侯通使聘享之禮。
綱 命衛侯和為公,錫晉侯仇命。
綱 秦祀上帝于西畤。
綱 癸酉,三年,以鄭掘突為司徒。
綱 己卯,九年,秦東徙汧、渭之會。
綱 癸未,十有三年,衛武公薨,子揚嗣。
紀 初,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曰:“自卿以下,至于師長士,茍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必交戒訓導我。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倚幾有誦訓之諫,居寢有暬御之箴,臨事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矇不失誦,以訓御之?!庇谑呛踝鬈步湟宰跃?。及其沒也,謂之叡圣武公。
綱 乙酉,十有五年,秦作鄜畤。
紀 秦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問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庇谑亲?span id="ldwrgny" class="un1">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綱 己丑,十有九年,遣畿內之民戍申。
綱 辛卯,二十有一年,秦伯大敗戎師,收岐西之地。自岐以東歸于王。
綱 壬辰,二十有二年,王室衰微,諸侯背叛。
綱 甲午,二十有四年,宗周宮室圮,詩人作黍離。
綱 秦初有三族之罪。
綱 丙申,二十有六年,晉侯封其叔父成師于曲沃。
綱 戊午,四十有八年,魯初請郊廟之禮。
紀 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于天子,王使史角往魯,公止之,其后在魯,于是有墨翟之學。魯之用郊始于此。
綱 魯惠公薨,國人立其子息姑。
綱 己未,四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紀 是時天子微弱,諸侯放恣,賞罰不行。故孔子因魯史修春秋,以寓王法,托始于此年,首書“春王正月”。
綱 秋七月,王使宰咺錫魯惠公仲子之赗。
綱 辛酉,五十有一年,春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綱 三月,王崩,孫林踐位。
綱 秋,武氏如魯求賻。
綱 鄭祭足帥師入寇。
紀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惫?span id="41ybi4r" class="un1">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夏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
桓王
綱 壬戌,周桓王元年,春二月,衛州吁弒其君桓公而自立。
綱 丙寅,五年,春三月,鄭伯使宛歸祊田于魯。
綱 己巳,八年,冬十一月,魯公子軌弒其君隱公而自立。
紀 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太宰。隱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莬裘,吾將老焉。”羽父懼,反譖公于桓公而請弒之。壬辰,羽父使賊弒公于氏,立桓公。
綱 庚午,九年,春三月,鄭伯以璧假魯許田。
紀 桓公即位,修好于鄭。鄭人請復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許之,鄭伯以璧假許田,為周公祊故也。
綱 甲戌,十有三年,秋,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
紀 初,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戰于葛。蔡、衛、陳皆奔,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鄭伯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茍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
綱 甲申,二十有三年,春二月,王使家父如魯求車。
綱 三月,王崩,子佗踐位。
莊王
綱 乙酉,周莊王元年。
綱 丁亥,三年,春正月,魯侯會齊侯于濼,魯侯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夏四月,齊侯殺魯桓公,立其子同。
紀 魯侯將有行,與姜氏如齊。申曰:“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惫珪?span id="k8esjoy" class="un1">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夏,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齊人立其子同。
綱 秋,周公黑肩謀弒王,伏誅。王子克奔燕。
紀 周公黑肩欲弒莊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與王殺周公。王子克奔燕。初,子儀有寵于桓王,王屬諸周公。辛伯諫曰:“并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周公弗從,故及。
綱 戊子,四年,夏,單伯送王姬。秋,魯筑王姬之館于外。冬,王使榮叔如魯,錫桓公命,王姬歸于齊。
綱 甲午,十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綱 乙未,十有一年,冬十一月,齊無知弒其君諸兒。
紀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于僖公,襄公絀之。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請代,弗許。二人遂因無知以作亂,弒襄公而立無知。初,襄公立,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奔莒。亂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奔魯。
綱 丙申,十有二年,春,齊人殺無知。魯侯及齊大夫盟于蔇。
綱 夏,魯侯伐齊納糾。齊小白入于齊。
綱 秋八月,魯及齊師戰于乾時,魯師敗績。
綱 九月,齊公子小白立。齊人取子糾于魯殺之。
紀 鮑叔帥師言于魯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蹦藲?span id="8kfoj4o" class="un1">子糾于生竇。召忽死之;管仲請囚。
綱 齊侯以管夷吾為相。
紀 初,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為宰,辭曰:“君加惠于臣,使不凍餒,則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管夷吾乎!臣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于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于軍門,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span id="vx94mcl" class="un1">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于死?!?span id="9cfaw8e" class="un1">鮑叔曰:“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span id="rb62ubz" class="un1">桓公于是請諸魯。莊公以問施伯,對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憂矣!請殺而以其尸授之。”莊公弗聽,使束縛以予齊使。比至,桓公親逆于郊,解其縛而與之坐,問焉。公曰:“成民之事若何?”對曰:“四民者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易。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惫唬骸岸裰尤艉??”對曰:“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公帥十一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惫唬骸拔岷我愿粐俊睂υ唬骸拔ü偕健⒑榭啥?。謹鹽策與鐵官之數,其余輕重準此而行,然則舉臂勝事,無不服籍者?!惫唬骸拔嵊麖氖掠谥T侯,為之奈何?”對曰:“作內政而寄軍令,于是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置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春以獀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軍旅整于郊。內教既成,令勿遷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喪同恤,禍災共之。人與人相疇,家與家相疇,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聲相聞,可以不乖;晝戰目相視,可以相識。其歡欣足以相死,居同樂,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御也!”桓公悅,于是任管仲為相,號曰“仲父”。
綱 丁酉,十有三年,春正月,魯侯敗齊師于長勺。
紀 齊師伐魯,戰于長勺。莊公將鼓之,曹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span id="1ac2h9i" class="un1">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彼熘?span id="gzjquya" class="un1">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綱 己亥,十有五年,冬十月,王崩,子胡齊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