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蕭條前資源的基礎作用
大蕭條前,資源的供給趨勢是消耗越多,價格越低,正是這豐富的資源才支撐起工業革命,并導致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危機。
現在我們回顧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社會發展,我們自然會想到周期性經濟危機和以產業工人為主的無產階級和以企業主為主的資產階級的對立,這是其不足之處。其實,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也有另外兩大優勢,這就是層出不窮的創新,并由此引發了工業革命以及資源的高效配置。先有創新和工業革命,然后,才有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危機。
首先是蒸汽機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既便宜又高效的動力,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導致了工業革命,而工業革命又使社會關系急劇惡化。資本家的財富越積累越多,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為了獲得利潤,資本家卻還想方設法降低工人工資,工人狀況無法改善。而后,隨著火車、電機、內燃機、汽車、飛機的問世,這些新的工業創新,使資本家的財富積累更加迅速,而工人的狀況同樣沒有得到大的改善,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矛盾越來越嚴重。這表現在經濟上是1825年,英國爆發了資本主義的首次經濟危機,以后,大約每隔10年爆發一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危機程度越來越嚴重,直到1929年的大蕭條。政治上,以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6年英國的憲章運動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為起點,開啟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運動,最終建立了社會主義的蘇聯及以后的諸多社會主義國家。
馬克思主義者把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危機歸結于資本主義制度自身,而建立了計劃經濟的公有制,而后歷史的發展表明,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發達國家,實行國家干預的政策,其生命力要優于計劃經濟的體制,因為計劃經濟的體制現在已經改變為以私有制為主的市場經濟,這說明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矛盾的根本不在于資本主義制度自身。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表面上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制度自身導致了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危機,實際上這是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之上的,這就是豐富的資源,正是豐富的資源才使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而引發工業革命。自工業革命開始,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工業發展,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和無產階級革命就如影隨形,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就是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引發的。資本家對勞動工人的剝削最終導致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
現在,我們對大蕭條前資本家的利潤進行分析。資本家的利潤應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資本家使用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最新的科技成果,利用更多的資源帶來的高額利潤;另一部分是資本家使用大量廉價的工人,也就是對工人的剝削。
我們先討論資本家使用廉價工人的根源,在一個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與資本家的人權是平等的,工人行動自由,不是被強制工作,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形成雇傭關系,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應是公平的,不存在對工人的剝削,而工人工資之所以低廉,在于工業革命之初,大量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個崗位有許多人要做,才使得資本家支付很少的工資也能雇到工人,所以資本家能夠榨取工人剩余價值的根源,在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一方面工業革命之初,勞動力供求失衡的局面難以改變,另一方面資本家逐利的特性,不會自動給工人增加工資,寧肯把銷不出去的貨物毀掉,也不給工人,使得工人階級只有通過與資本家的斗爭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權益,難以通過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自身解決,這就是當時造成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在于豐富的人力資源及私有制。
另一方面,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主要問題是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而整個社會消費力低造成的。社會集體消費力低是大多數下層工人工資低造成的,而資本家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在于快速的資本積累,這來自于資本家使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先進的生產設備,利用了更多的資源,而使用廉價工人帶來的利潤為次。
工業革命初到石油危機前,隨生產設備不斷改進,生產效率不斷提高,資源消費也不斷增加,而資源價格卻越來越低,形成消費越多、價格越低,生產越多、利潤越多的趨勢,這使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人類利用資源的收益僅石油一項就可看出,石油價格由1870年的9.82美元/桶降到1970年的1.79年美元/桶,人均石油消費從1890年的0.1桶一直上升到1973年的5.15桶,是1890年的51.5倍,這足以證明,資源帶給人類可觀的財富積累。
這一財富積累并不是人均受益,而是80%的窮人占有20%的財富,20%的富人占有80%的財富。也就是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資本家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大部分人的消費能力難以提高,相對越來越低,生產過剩的危機越來越大,直到1929年大蕭條的爆發,使得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不得不對體制進行調整,而采用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政策。同時由于經濟、政治矛盾難以調整,在蘇聯、東歐、中國等地建立了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制,所以近代這一重大歷史進程的產生是不斷提高的生產力和豐富的人力和礦產資源造成的,豐富的資源是基礎。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不斷發展,另一方面消費卻不能隨之提高,形成政治、經濟危機,又阻礙了自己的發展。大蕭條后,這一狀況才得以緩解。